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发布。这是第四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改革农村流通体制,取消已经实行了30年的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还原农民土地经营者的身份,邓小平称这个文件在改革上“迈出了相当勇敢的一步”。同年,国务院制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中规定,在原已大幅度调减的农副产品计划收购项目中,继续从29种减到10种。4月12日,全国物价会议决定放开生猪收购价格,同时放开销售价格;5月17日,农业税改过去以征收实物为折征代金;6月1日,大中城市放开蔬菜供应价格。
1985年1月5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规定国营企业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职工的收入与职工个人的贡献和企业的经营效果挂钩。扩大了企业在工资、奖金分配上的自主权。与此相配套,1月24日,国家物价局、物资局联合发布《关于放开工业生产资料超产自销产品价格的通知》,无疑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打开了一条重要渠道。7月,劳动人事部、财政部联合颁布了《国营企业工资试行办法》,以使工资改革规范化。
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价格改革。1984年下半年国务院进行了多次讨论,同年12月24日中央书记处又作了专门研究,同意《国务院物价小组关于1985年价格改革方案的汇报提纲》,并指出:“我国的现行价格体系,由于过去长期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其他历史原因,存在相当紊乱的现象,不少商品的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改革这种不合理的价格体系,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
1985年5月15~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人有关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讲话,重点讨论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并研究了实行教育体制改革的步骤和措施。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印发。该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于1985年9月16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决定于1985年9月18日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全会还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草案)》,决定将这个文件提请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审议。全会讨论确定了关于进一步实现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新老合作和交替的原则。全会收到了叶剑英等一批老同志分别请求不再担任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信。全会高度评价这些老同志从党和人民利益出发,积极促进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新老交替的表率行动,同意他们不再担任中央三个委员会成员的请求,并向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985年9月24日于北京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央委员二百零二人,中央候补委员一百二十八人;列席会议的,有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一百七十二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一百二十七人。经过这次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同意不再担任中央三个委员会成员的老同志也列席了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这次全会对中央政治局常委提出的、中央政治局反复酝酿的候选人名单,进行充分的认真的讨论,对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成员,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全会批准了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增选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副主任人选。
1985年9月,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世界银行共同在交通部所属的一条从重庆到武汉的“巴山号”长江游轮上召开“宏观经济管理国际讨论会”,又称“巴山轮会议”。世界银行为这次会议请来了一批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和经济专家。会议主要围绕宏观经济管理的国际经验、计划与市场问题、可供中国参考和借鉴的国际经验三大议题开展讨论。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状态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社会制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改革对中国来说,无异于又一次革命。1985年3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自由民主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提出:“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
1985年1月11日,国务院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各地教师的多次提议,以及各地开展尊师活动的经验,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1985年1月16日上午,国务院总理赵紫阳提出的关于确立教师节的议案被列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全体会议的议程。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的庆祝活动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李先念发出《致全国教师的信》,勉励教师为祖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前进,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顺畅。1985年,《上海滩》出现在内地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屏上。许文强从一个学生到黑道枭雄的演变突破了内地作品的题材禁忌,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男女主角的爱情令人唏嘘不已。许文强头戴礼帽、西装革履,白围巾轻拭鼻尖的派头倾倒无数少女。《上海滩》的主题曲和插曲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剧中人物的各种扮相都成为时尚潮流。
寻呼机,也叫BP机。1983年,上海开通了国内第一家寻呼台,寻呼机开始进入中国。早期的BP机全是进口产品,品牌包括摩托罗拉、松下等。后来,国内企业浪潮与摩托罗拉合作,开发出汉字寻呼机,寻呼机的普及率逐渐提高。到1985年寻呼台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寻呼市场的繁荣,使各地呼台之间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那时候,“有事您呼我”成了最时尚的告别语。
主办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琼ICP备10200862号信息视窗关于我们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