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社会体制 教育体制

《瞭望》:市场化难解入托难

2010-06-21 15:31 <瞭望>:新闻周刊

摘要:近期,上海、深圳、西宁……全国多个地区“入托难”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入托难”已成为困扰群众的热点问题。眼下的深圳就出现了家长通宵排队争抢入园名额的现象。“入托难”并非新问题,但近年来更加突出。这一问题的存在,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一方面,缘于上世纪80年代单位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大量的单位办幼儿园被推向社会,致使公办和单位所办的幼儿园日渐萎缩;另一方面,社会力量所办的幼儿园大量出现。孩子入托问题,逐渐形成大部分供给由市场力量来解决的局面。

近期,上海、深圳、西宁……全国多个地区“入托难”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入托难”已成为困扰群众的热点问题。眼下的深圳就出现了家长通宵排队争抢入园名额的现象。

“入托难”并非新问题,但近年来更加突出。这一问题的存在,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一方面,缘于上世纪80年代单位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大量的单位办幼儿园被推向社会,致使公办和单位所办的幼儿园日渐萎缩;另一方面,社会力量所办的幼儿园大量出现。孩子入托问题,逐渐形成大部分供给由市场力量来解决的局面。

如果说,上个世纪托幼问题大部分由市场解决尚未出现更多的社会不满情绪的话,那么,今天针对这一问题的社会不满情绪则日益强烈。君不见,因为育儿成本过高,已经令一些适龄生育夫妻产生了生育恐惧,网络上拒当“孩奴”的讨论热烈,已经部分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和严肃性。

这已经触及到一个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像托幼这样公益性的、承担一定社会政策的公共性资源,是否要走过度市场化的路子?在什么层面可以市场化?政府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应该看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的托幼事业完全由市场解决。相反,这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人们对托幼事业的不满,正是由于其公益性渐行渐远,其收费超过相当部分大众的承受范围,而属于公益性的公办幼儿园越来越少,公众的选择面越来越窄。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关于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的呼声日益强烈。

是正视这一呼声,回应这一呼声的时候了。让托幼事业尽早回归公益性,对于大部分地方政府而言,并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财政支出、师资调配、区域布点,也不是不可解决的难题。信心比黄金还要金贵。对于托幼事业回归民生,回归公益,当前最需要的就是政府的决断与信心。

当然,托幼事业回归公益也不可一蹴而就,即使决心下了,规划定了,也还会有一个过渡期。在这一阶段,对市场化的托幼行为,政府应像对水、电、油、气等公共性资源一样,进行严格的价格底线管理,要把托幼收费与区域内群众的收入水平结合起来,合理定价,严格控制收费水平。不能任由主办方巧立名目乱收费,也不能允许相互攀比,以高档化和奢侈化不断推高成本,加重家长负担。至于那些有贵族式入托教育需求的民众,在由市场满足需求的同时,其收费也不能是一笔糊涂账,而应该是公平公正的。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