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调市场化:国务院部署养老服务业改革
摘要:经济转型背景下,已经迈入老龄化国家的中国开始从顶层规划、设计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在这样的规划设计下,社会力量被赋予了重要的角色定位。
经济转型背景下,已经迈入老龄化国家的中国开始从顶层规划、设计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在这样的规划设计下,社会力量被赋予了重要的角色定位。
8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要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创新,发挥市场活力,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把服务亿万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使之成为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力量。
对于是次会议,业内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与肯定。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平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会议释放出的最重要信号是:把养老服务业纳入到了产业调整、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改变了以往社会福利为主的性质,突出了社会性与市场化。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养老服务业所涉及的养老医疗业、地产业、服务业甚至金融业都有望得到政策支持,从而开启新的成长窗口。
来自官方的消息也印证了市场人士的分析与期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司负责人透露,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加紧制订出台引导和扶持民间资本进入养老领域政策,将加大政府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合理安排养老用地需求,多渠道保障土地供应;完善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实行行政事业型收费减免以及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福利待遇。极力解决融资难、用地难、运营难和用人难四大难题。
释放积极信号
这一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给养老服务产业释放了一些积极的发展信号。
8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包括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标准同步建设养老服务设施;重点发展居家养老,支持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上门服务;建设日间照料中心等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
在分层分类提供养老服务方面,将通过简化和规范程序,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专业化养老机构,鼓励境外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
在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方面,会议要求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服务、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领域互动发展。
会议指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既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又能补上服务业发展“短板”、释放有效需求、催生上千万就业岗位。值得注意的是,会议还明确提出,要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创新,发挥市场活力,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
郭平认为,此次会议最大的意义在于,政府明确提出把养老服务业纳入经济建设领域,这意味着养老服务业将逐渐摆脱纯公益性的地位,走向市场化道路。在他看来,这次会议透露出的利好信息之大超过了7月1日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北京太阳城集团营销总监张华正也认为此次会议传达的信号甚至可以被解读为只要合法任何规模、任何模式的养老服务业行为国家都大力支持。
张华正说,这次会议关于养老设施和居家养老服务的推进,也显示了政府坚持推广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居家养老模式的路线不动摇,居家养老仍将是主要的养老模式。“会议还传达了重要一点,要把养老服务业做成产业。”张正华说,会议提出的扩大融资范围也是养老服务企业关注的核心之一。“事实上,除了国家开发银行,现在其他银行也开始发力养老融资业务。”
担忧与困惑
尽管8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推动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产业做出明确表示,各项利好政策也正欲推出。但对于进入养老服务业的企业来说,依然要面对不可回避的担忧与困惑。比如土地,这些年,一二线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的土地寸土寸金,之前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不少政策推动养老设施用地入市,但执行起来颇费周折。
“8月16日的会议总理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这对企业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但它只是一个谈话,并不是正式出台的政策和法律。目前关于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法律和政策是缺失的,现在只是给了一个方向和意见来取代它们,具体到地方执行起来的力度就不好说了。”张华正说,关于土地使用的安排,国土部门年初已经确定,短期内,应该解决不了土地问题。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次会议传达的信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是缺乏细则,加上中央到地方的一个递减效应,存在操作打折扣方面的问题,具体细则和优惠政策还需要落实。”四川省老龄办调研处处长聂奎说。
据聂奎介绍,近年来成都针对养老事业的发展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相关政策,补贴方面也做得比较好。但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截至目前,成都市民政局申请的养老机构专项用地仍未真正落地并投入市场。
“短时间内,具体的优惠政策总体不会有太大变动,税收与土地方面的短板仍将存在。”聂奎指出,另一方面,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责任界定不明也为养老产业的发展形成了阻滞,发展受到了限制。
修订养老服务业发展意见
针对企业及地方政府反映的问题,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阎青春近日透露,目前国务院在加紧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意在破解相关难题。
在《若干意见》中,养老产业发展涉及的的三大瓶颈——土地、融资和人员的相关政策,有望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解决。但阎青春同时也表示,“这个文件不会很快出来,还需要进行一番修订”。
《若干意见》意在出台一系列政策解决市场化养老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土地、资金、人员。以土地政策为例,阎青春说,养老用地要纳入土地建设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使用计划,确保土地供应。同时,非营利项目要采取划拨供应土地的形式,营利性项目也要优先保障土地供给;并要求各级政府研究制定土地优惠政策,但不能改变用途,不能改变容积率。
同时,《若干意见》或将放宽金融机构对养老服务业的信贷抵押物支持范围,“过去只有土地和固定设备可以抵押,将来在这一领域会进行放松”。
此外,阎青春还称,《若干意见》还包括税费优惠、补贴支持、人才培养和就业等一系列政策支持。
一系列政策跟进和到位后,养老服务产业将会迎来快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