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其他资料

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思想动力

2008-05-05 15:55 解放日报

摘要:由上海市哲学学会主办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与解放思想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江苏省太仓市花园酒店举行。来自市委党校、上海社科院、华东师大以及本市其他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与哲学学者近50人与会。研讨会由学会会长陈章亮教授主持。

由上海市哲学学会主办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与解放思想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江苏省太仓市花园酒店举行。来自市委党校、上海社科院、华东师大以及本市其他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与哲学学者近50人与会。研讨会由学会会长陈章亮教授主持。

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与会学者认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我们党的主要领导人,始终都强调思想解放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出要从客观存在的“实事”出发去探“求”其“是”之规律,就必须发挥人之主观能动性。其中,“求”就蕴涵着解放思想的含义。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思想路线,提出并进一步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江泽民同志在谈到理论创新时指出,必须实现三个“解放”,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主义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胡锦涛同志强调,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些都充分反映了解放思想这一党思想路线本质要求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与会者认为,解放思想的对立面是思想僵化,思想僵化必然落后于事物的发展,也不可能实事求是地认识并把握不断变化发展的外部世界。客观世界的变化发展不会停止,因此,解放思想也必然不会一劳永逸,而应是一个长期的、无止境的动态过程。

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与会者认为,解放思想给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和思想支撑。不少学者谈到,这从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第一次解放思想,即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主要是反对个人迷信,纠正“两个凡是”,通过拨乱反正实现观念变革,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展开奠定思想基础;第二次解放思想,即从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创新理论的确立,冲破姓“社”姓“资”僵化观念的束缚,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扫除思想障碍。当前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解放思想30周年,就是要延续和巩固第一次与第二次解放思想的成果,继续解放思想,正视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以后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在全面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实践中,攻坚克难,化解矛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

与会者认为,解放思想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学者指出,解放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所在。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革命性与批判性,而要充分发挥出这种属性与功能,就离不开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既要敢于破旧,还要善于立新。

与会学者谈到,当前我们强调思想解放的背景不同于30年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之后,我国社会出现了新变化,例如,利益格局的变化、社会群体的分化、分配方式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变化等,这无疑会增大形成思想共识的难度,提升社会整合的成本。有学者指出,解放思想不应是一种被动的外在的强迫性要求,而是一种主动的理性自觉,其核心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有学者提出,面对种种新问题、新挑战,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要培养和树立宽广的胸襟,始终牢记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从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意义上确立发展的价值,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二要振奋精神、不断创新,出新思路,出新招,为创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幸福生活而竭尽全力。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