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经济体制 企业改革

中国民营经济史·大事记(连载三十九)

2009-12-09 13:33 中华工商时报

摘要: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题为《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文件(即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而联产承包制又越来越成为主要形式。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1983年

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题为《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文件(即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而联产承包制又越来越成为主要形式。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为了搞活商品流通,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要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调整购销政策,改革国营商业体制,放手发展合作商业,适当发展个体商业。实现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多种商业经济形式并存。要打破城乡分割和地区封锁,广辟流通渠道。”文件还指出:“近年来随着多种经营的开展和联产承包制的建立,出现了大批专业户(重点户),包括承包专业户和自营专业户。它们一开始就以商品生产者的面貌出现,讲求经济效益,充分利用零散的资金和劳力,发挥了农村各种能手的作用,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分工和多样化的经济联合。”

1月7日-8日针对陈春先创办民办科技机构引起的争议,胡耀邦、胡启立、方毅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内部动态”清样上作了批示。胡耀邦的批示是:“可请科技领导小组研究出方针政策来。”胡启立的批示是:“陈春先同志带头开创新局面,可能走出一条新路子,一方面较快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另一方面多了一条渠道,使科技人员为四化做贡献,一 些确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可以先富起来,打破铁饭碗、大锅饭。当然还要研究必要的管理办法及制定政策,此事可委托科协大力支持。”方毅的批示是:“陈春先同志的做法是完全对头的,应予鼓励。”

1月12日邓小平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谈话。邓小平称赞说:一号文件很好,政策问题解决了。他指出: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新办法比老办法好。总之,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

3月15日 在递交入党申请书3年之后,哈尔滨市个体户白士明终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首个入党的个体户。这一天,全国各大报纸刊登了同一则新闻——《个体户白士明入党》。全国轰动。3月下旬,白士明又成为首个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个体户。

4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的补充规定》。次日,国务院又发布《关于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若干政策问题的暂行规定》。上述文件指出:城镇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之一。文件对如何支持发展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各项政策,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page]

4月15日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陈春先等11名科技人员在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的基础上创办了北京市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陈春先任所长。

5月4日北京市海淀区和中科院联合创办了科海新技术开发公司,这是中关村第一家高科技企业。

7月28日王洪德等8名科技人员和北京市海淀区联社联合,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营计算机机房公司——北京京海计算机机房技术开发公司。

8月30日胡耀邦、万里、习仲勋、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接见300多名全国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先进代表,并在怀仁堂座谈。在座谈会上,胡耀邦即席发表《怎样划分光彩和不光彩》的长篇讲话,鼓励青年人破除陈腐观念,自谋职业。

9月20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条例》共16章118条,对外国投资者和合资企业内各个方面普遍关心的一些政策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条例》的公布,使中外合资企业遇到的认识、政策、法规诸方面的问题,大体上得到了解决。

11月8日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向“两会”致了贺词。

12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决定自1984年1月1日起,对个体经济的贷款利率比照集体经济(月息7.2‰)执行。

据统计,截至1983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为5900856户,从业人员达7464542人,注册资金为306764.8万元,1983年实现营业额2109389.6万元。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