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经济史·大事记(连载三十六)
摘要:1980年4月3日 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长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把集市贸易管好搞活。对转手贩卖农副产品要区别对待:集体商业和有证商贩,可以按其经营范围,到农村采购农副产品;社队集体可以收集本社队、社员的产品进城出售,但不准搞转手贩卖活动;对于从事掮客和欺行霸市活动的要坚决取缔;国营农场的三类产品,在履行收购合同后,可以在农村集市和城市农副产品市场出售;对工业品上市也不要一律禁止,国家允许自销的和完成国家计划收购任务以后的多余部分,持主管部门的证明,可以在集市上出售。
1980年
4月3日 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长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把集市贸易管好搞活。对转手贩卖农副产品要区别对待:集体商业和有证商贩,可以按其经营范围,到农村采购农副产品;社队集体可以收集本社队、社员的产品进城出售,但不准搞转手贩卖活动;对于从事掮客和欺行霸市活动的要坚决取缔;国营农场的三类产品,在履行收购合同后,可以在农村集市和城市农副产品市场出售;对工业品上市也不要一律禁止,国家允许自销的和完成国家计划收购任务以后的多余部分,持主管部门的证明,可以在集市上出售。
5月31日 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农村政策问题时,肯定了安徽省肥西县和凤阳县的包产到户做法。他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现在农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
8月2日-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必须逐步做到允许城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流动;在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上,打破由国家全包的老框框,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大力扶持兴办各种类型的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合作社;鼓励和扶持个体经济适当发展,一切守法的个体劳动者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8月17日,中共中央转发了这次会议议定的《进一步做好城镇劳动就业工作》的文件。
9月14日-22日中共中央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着重讨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在这次座谈会上印发了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其中提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
9月16日民建中央、全国工商联召开联席会议,通过了《关于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对原工商业者的安排使用工作的决议》。《决议》指出:做好对原工商业者安排使用中的工作,不仅党政部门责无旁贷,我们民建、工商联各级组织和成员也要认真负起责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努力协助党和政府更快、更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务使我们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志各得其所、才尽其用。
9月27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文件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建立的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同时指出:集体经济是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前进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社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不同形式,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文件指出:要充分发挥各类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和各行各业能手的专长,组织他们参加社队企业和各种集体副业生产;少数要求个体经营的,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与生产队签订合同,持证外出劳动和经营。
10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规定》指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情况下,允许和提倡各种经济成分之间、各个企业之间,发挥所长,开展竞争。《规定》还指出,对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注册开业后,应当予以支持,在货源、贷款、税收、劳动力、产品销售等方面,统筹安排,给予方便。他们的正当权益,应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任何单位、任何人都不得平调他们的资财,强加给他们不合理的负担,侵犯他们的利益。
10月23日以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为首的一批科技人员,创办了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服务部实行“不要国家编制,不要国家投资,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原则,内部分工、管理按照公司模式运作。
11月1日-7日第一次全国十大城市(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南京、广州、重庆、沈阳、哈尔滨、西安)商业局长座谈会在武汉召开。座谈会提出了发挥大城市商业经济中心作用的四项建议:(1)尽快把传统的商业流通渠道恢复起来;(2)挖掘大城市商业潜力,增设网点,改善布局;(3)打破行业、地区隶属关系的界限,组织工商、商商、农商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企业,把生意做好做活;(4)新建城市贸易中心机构。
12月11日19岁的温州姑娘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了标有“工商证字第10101号”字样的营业执照,这张营业执照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章华妹则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
据统计,截至1980年底,全国城镇个体工商业的从业人员为80.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