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保工程建设的几个具体问题——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华福周在全国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摘要:对于金保工程建设来说,立项是基础,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特别是各项建设资金和地方建设规模都要在可研阶段予以落实,可以说可研能否做好,能否尽快获得批复,直接关系到建设资金能否有保证,能否有持续稳定的来源。这项工作做不好,我们提的建设目标就难以实现。如果工作做的早、做的好、做的细,就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持。大家一定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紧迫感,作为一项大事来抓,要有专人负责,要根据部里和国家发改委的要求认真编制可研报告,争取早日批复。
(一)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批复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意见,在金保工程国家立项之后,各级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立项工作将直接进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程序,不再做项目建议书。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将由中央和地方分别编制、分级报批。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对于金保工程建设来说,立项是基础,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特别是各项建设资金和地方建设规模都要在可研阶段予以落实,可以说可研能否做好,能否尽快获得批复,直接关系到建设资金能否有保证,能否有持续稳定的来源。这项工作做不好,我们提的建设目标就难以实现。如果工作做的早、做的好、做的细,就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持。大家一定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紧迫感,作为一项大事来抓,要有专人负责,要根据部里和国家发改委的要求认真编制可研报告,争取早日批复。
(二)关于数据中心统一建设
各级数据中心统一建设,是指部、省、市三级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分别只建一个数据中心,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险各项信息由统一的数据中心进行管理,不再单建数据中心。考虑到各地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我们要求各地首先必须把交换区统一起来,统一建在数据中心;生产区暂时分建的,也要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统一的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建设是金保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不仅需要周密的设计和建设,更需要劳动保障系统各业务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统一是大势所趋。只有统一建设数据中心,才能将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才能充分实现信息的共享,避免各业务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各业务间的协同管理;才能保持信息的一致性,保证宏观决策获得准确的信息;才能够在统一的平台上向社会公众提供良好服务;才能实现“一条主干传输”,保证部——省——市主干网络被各项业务所共用,将各级劳动保障信息系统连成一个整体。需要说明的是,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并不会改变业务经办的职责和数据管理权限,相反由于有统一的数据中心和资源数据库的支持,各业务间将更加协同,运转将更加高效。
(三)关于全国联网
关于全国联网工作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要在省内联网的基础上实现部———省联网。联网能否顺利实施,省里是关键,省内联网做不好,全国联网获取的数据就不全面,不可靠。各地应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对于全国联网,部里已经在软件、硬件、环境、线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集中力量解决了一些关键技术难点,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希望各地予以认真吸纳、借鉴。
在联网完成后,我们将进一步推动联网应用,逐步将更多业务的决策信息、监测信息和异地业务处理信息在网上传输。主要任务是:已经启动的部省联网要将工作重点放在继续推进和狠抓数据质量上,要确保今年联网计划的完成,确保明年底绝大部分省市完成联网任务,无论已经实现联网的地区还是正在准备联网的地区,要切切实实下大力气整理养老保险数据,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已经实施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监测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月报和季报信息的上报率上,力争到2005年上报率达到70%,同时,要逐步将上报渠道转移到全国联网的专网上来;医疗保险管理服务监测、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信息监测要做好启动前的准备工作,要在明年年初开始启动,力争在2005年建立起全国医疗监测数据库以及全部登记失业人员、全部领取失业金人员和全部失业保险参保人员数据库;基金管理与监测、异地业务协同管理要积极研究实现的方式,争取早日启动。
这些联网应用的推进将对宏观决策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可使我们从系统中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提高各级政府的知情能力和决策水平。同时,全国联网应用的推进,也为异地养老、异地医保协作等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支持,提高了各地区之间业务协作的能力。可以说,实施全国联网,推进网上应用,将为全国劳动保障工作开辟崭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