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远征:利率放开只是利率市场化三部曲的第一步
摘要: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全面加速。不久前,随着国家领导人的出访,人民币对英镑、韩元开启直接交易;与此同时,人民币境外清算行亦不断落地,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全球化布局范围正从亚洲向欧洲、北美以及南美洲等地区拓展……人民币国际化话题,引起全球关注和热议。作为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中国银行(行情,问诊)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和角色,目前的七大人民币离岸市场中,其中四地的清算行是中国银行。 本期《金融街(行情,问诊)会客厅》专访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著名金融专家曹远征教授,详述人民币国际化的来龙去脉,介绍人民币国际化
曹远征,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著名金融专家,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是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曾任中国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外经济体制司比较经济体制处处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比较经济体制研究室副主任。
第八节 利率放开只是利率市场化三部曲的第一步
「片花」:近期,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会议上,再度给出了利率市场化的时间表:利率市场化两年内可以实现。目前国内贷款利率已经市场化,仅剩下存款利率尚待进行市场化改革。存款利率市场化将直接冲击银行的其他收益,存款利率市场化有望抬高银行吸收存款的成本,并将出现优胜劣汰现象,而这就需要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
金融界:关于利率市场化,周小川行长也提到在两年内实现利率市场化,你的文章也提到解决存款保险制度,这是否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已经接近了尾声或者说金融改革下一步的重点在哪些方面?
曹远征:所谓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概念,媒体经常讨论的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放开的问题。利率市场化有三个含义,一是放得开,二是形得成,三是调得了,三个含义都实现了,这才是真正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从这三个标准来比较,目前“放得开”几乎就一步之遥,就剩存款保险制度,如果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存款利率就放开了。但是,第二个“形得成”是最重要的,它是竞争性利率的形成,这个利率不仅是在存款和贷款方面,更重要的是市场体系的形成,它是由多种金融产品竞争才能形成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的收益率曲线,它是从一天到三十年的收益率曲线,是由跨货币市场、跨信贷市场、跨资本市场的无数种产品的首尾相接形成的,这有赖于是金融市场的发育与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利率还是可以被管理的,被调控的,最终还要建成可被宏观调控的利率管理体系。目前看来利率市场化就第一步来说似乎已经基本完成了,就是一步之遥了,而第二步市场正在发育中,正在形成之中,第三步也刚刚开始起步。
金融界:所以说利率市场化不像我们理解的只仅仅放开。
曹远征:放开肯定是前提,但放开并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形成一个竞争性的市场利率,这个竞争性市场利率体系还是可调控、可管理的利率体系。
金融界:今天非常感谢曹老师作客金融界会客厅给我们详细解读了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下期见。
曹远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