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总体改革 改革综合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要战略规划

2014-07-29 14:29 中国社会科学网

摘要:近日,“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新区)发展高层论坛”在兰州召开。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涉及西部地区产业、贸易、金融、旅游、交通等多个领域,为不沿海、不沿江的西部提供了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循环,提升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契机。

   近日,“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新区)发展高层论坛”在兰州召开。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涉及西部地区产业、贸易、金融、旅游、交通等多个领域,为不沿海、不沿江的西部提供了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循环,提升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契机。

  本次论坛旨在为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战略下,甘肃如何结合国家循环经济示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等发展战略,深入研究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的地位、途径、对策;发挥兰州新区向西开放战略平台作用的思路举措和政策建议以及兰州新区获批为国家级新区以来的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创新发展等提出建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呼吁,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规划,防止各省份以丝绸之路为名掀起新一轮投资和产业转移浪潮,一定要防止一哄而上,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韩俊表示,中国版“丝绸之类经济带”建设与美国所推崇的跨大西洋贸易协定不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倡导的是开放包容、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理念和原则,不强迫沿线国家接受统一的规则,在充分考虑各国差异的前提下,寻找利益的切合点,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实现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地区经济发展。而美国主导的跨大西洋贸易协定,将把许多国家置于两难的困境当中。一方面是经济发展水平所处的阶段不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难以接受较高的自由化贸易规划和标准,但另外一方面,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发展中国家将举步维艰。

  韩俊指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需要破解四个难题,一是增强战略互信,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二是筹集资金,加快设施建设。三是要改善区域发展的软环境。四是西部五省区如何发挥地区优势,明确各自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

  【专家观点】

  赵晋平:推进内陆和沿边地区大开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在演讲中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际合作需要找到四个着力点,一、努力构筑东中西部联动发展新模式,要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抱成团,连成线共同谋求发展。二、打造连接南北东西的国际大通道,要推进内陆和沿边地区的开放,贯通经济大走廊,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都需要这样的新举措。三、打造贸易投资合作和开放新平台。四、推动加快促进国内产业布局优化调整。

  赵晋平特别强调,要推进内陆和沿边地区的开放,贯通经济大走廊,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都需要新举措。其以珠三角、长三角举例称,珠三角和长三角实现了通关一体化,这对于货物贸易往来非常便利,“如果我们能够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沿线城市之间实现大通关,那么货物在通过这个沿线的时候不会再增加新的通关成本,这对于促进这个沿线地区的流通、商贸和对外贸易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需要相关城市之间加强合作来实现的”。

  王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要高水平中心城市

  国研中心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王微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要一些高水平的具有物流服务功能的中心城市。

  王微表示,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构建一个联通欧亚大陆之间的物流通道,促进商品和要素之间的,在洲际之间进行大范围的配置,促进欧洲和中国之间在经济方面更加紧密的联系,需要一个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撑,更加需要高效率的物流体系支撑。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我们探索贸易便利化的过程,所以物流体系的建设本身并不是基础设施的问题,可能还需要跟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形成以及贸易安排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从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状来看,特别是从我国东部地区很多区域经济发展来看,在一个紧密经济带形成的过程,更加需要选择一些具有发展便利和高水平的交通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物流服务功能的中心城市来作为区域的物流中心,或者是为区域提供商品、要素、资源配置功能的物流服务体系。那么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具备这样的交通条件和国际物流服务能力的重要节点城市。

  王微称,要高度重视兰州物流体系建设,或者作为区域性的国际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它还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问题。从兰州目前的发展来讲,在交通枢纽的能力上,它还存在很多短板。从服务功能上,兰州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功能主要是通道功能,而在大量的商品和资源的集散、加工配送、供应链的管理等方面它的服务功能还相当薄弱。

  在兰州的体制建设上和定位上,不应该把它简单的放在地区层面的物流体系上建设,而是把它定位在整个经济带的,区域性的,能够连接国内的大的物流体系,特别是连接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非常密集的产业集群,同时又能对接欧亚大陆的市场,在这样的角度上构建区域性的物流中心城市。从这样一个中心城市的角度打造基础设施的体系、物流服务体系和相关的体制机制。

   赵希迪:坚持开放包容、自愿互利原则

  国家外交部原驻外大使赵希迪表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应坚持开放包容、自愿、互利的原则;把握好五通之间的关系;要以经济合作为主轴,务实项目为支撑;离不开沿线各国地方的积极参与;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赵希迪提到,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构想,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响应。一带一路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周边外交的大手笔,写入了中央一系列重要文件,一个外交倡议从提出到写入党的文件中,只有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这在以往的外交实践里是十分罕见的。

  他认为,当前,国际形势处在变革的新阶段,信息化深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我国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如何把握住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更好地面对新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问题上,首先应坚持开放包容、自愿、互利的原则。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是互利互惠、合作共赢之路,是和平的符号。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开放的合作平台,体现的是互学互建、互利共盈的合作精神,它不排斥本地区现有的合作机制,更不搞封闭和排他性的合作集团,它也不是从零开始,而是现有合作机制的延续和升级。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具体合作项目的制定和推动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地尊重各方意愿,绝对不强加于人,我们讲对待各类倡议和机制,使丝绸之路经济带相互支持,各显其能,相得益彰。

  赵希迪认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把握好五通之间的关系。习主席提出了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原则。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政策沟通是前提,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是基础,民心相通是民意的保障。

  同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以经济合作为主轴,务实项目为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只喊口号,而是真作为,真行动,真落实,有实实在在的规划和项目支撑。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会同各有关部门已经制定,并且向国务院上呈了一带一路相关规划,这个规划有早期项目,也有中长期战略规划项目。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启动连云港物流厂站项目等等,这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内的重要项目。因此,中央和各地方主管部门在具体实施规划的时候,一定要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务实项目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骨架。

  再次,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离不开沿线各国地方的积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虽然是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但仅仅靠中央政府交流合作是远远不够的,国内各省市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应该充分发挥开拓创新。甘肃省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黄金段,外交部愿意为甘肃省深化中亚国家合作,以及“走出去”和“引进来”积极牵线大桥做好服务。

  最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这一年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但是它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规模宏大,涵盖众多设计领域,而且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现实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从国家发展战略着眼,集思广益,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以面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在此基础上,各方都应该加快协商和推进,争取承接一项实现一项。各地将优势转化为持续增长优势,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