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综合

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

2013-09-30 09:10 新浪网

摘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9日正式启动运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为其揭牌。36家中外企业获颁证照,首批入驻试验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9日正式启动运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为其揭牌。36家中外企业获颁证照,首批入驻试验区。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说,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制度创新,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对激发经济活力、创造制度红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建设一个法制环境规范、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具有国际水准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时,加强和完善风险管控,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上海市市长杨雄表示,建设自贸试验区是现阶段上海最重要的改革任务。上海市将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切实防范各种风险,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实施好、完成好建设自贸试验区这项重大国家战略,更好地服务于全国改革开放。

现场获颁证照的36家中外企业(含11家金融机构)中,11家为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经营范围涵盖金融、商贸、文化、通信和跨境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期待在试验区高度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下加速发展,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作出贡献。

自由贸易区是一国或地区对外经济活动中,在货物监管、外汇管理和企业设立等领域,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政策的特定区域,包括自由港、自由经济区、对外贸易区等多种类型。独立的监管、自由地进出、发达的离岸金融和高效的物流是自贸区的主要特征。当下,自贸区是各国在全球范围内集聚生产要素、参与国际竞争、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八部委解读上海自贸区热点

29日举行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情况说明会上,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为试验区设计的配套政策。金融创新、负面清单和税制环境成为其中的热点。

金融创新:放宽准入扩大开放

站在经济金字塔顶的金融业,在自贸试验区内如何创新突破,备受各界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说,试验区内先行先试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将在宏观审慎框架内,根据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按全国统一部署稳步推进,成熟一项推进一项。

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介绍了银监会对自贸试验区银行业监管的八项措施,包括支持中外资银行入区发展经营,鼓励开展跨境投融资服务,支持区内开展离岸业务,简化准入方式,完善监管服务体系等。“放宽准入”“扩大开放”无疑是两大关键词。

具体而言,银监会将研究推进适当缩短区内外资银行代表处升格为分行、以及外资银行分行从事人民币业务的年限要求。此前,《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规定,外资银行须在我国境内开业3年以上,并在申请前2年连续盈利,方可申请经营人民币业务。

证监会对自贸试验区的支持事项则引发更多想象空间——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在试验区内设立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具体推进国际原油期货交易平台筹建工作,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期货交易;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人或单位双向投资境内外市场;允许国内企业境外母公司发行人民币债券;开展衍生品境外交易等。

负面清单:逾八成外商投资改为备案制

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上海自贸试验区将探索负面清单这种新的经济管理模式。

所谓负面清单,相当于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司长孔令龙说,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

毫无疑问,“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将大大释放企业投资的活力。但是,其带来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在金融、航运等诸多服务业领域,我国的发展较国际先进水平有相当差距。有人担心,实施这种制度将打击国内竞争力较为薄弱的产业。

正因为如此,负面清单的内容备受关注。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介绍,在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的支持下,制定负面清单时按国民经济分类,共列出18个门类1069个小类。其中对约190个小类有管理措施,约占整个产业小类的178%。也就是说,超过80%的外商投资项目将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

将负面清单细化到小类,可能看起来会有些长。专业人士指出,事实上这样开放度更高。

税制环境:15%企业所得税率尚不成熟

财政部关税司司长王伟介绍,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的税收政策将实行“72”,即7项明确实行的税收政策和2项探索实行的税收政策。其中,明确类政策包括鼓励投资的政策和促进贸易的政策:前者主要涉及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股权激励等2项政策,后者主要涉及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进口环节增值税、选择性征税、部分货物免税、启运港退税试点等5项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自贸试验区将通过税收政策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对试验区内企业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企业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奖励,实行已在中关村等地区试点的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纳税政策。而试验区内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或金融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项目子公司也将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

此外,王伟还透露,财政部正在积极研究完善适应境外股权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2项税收政策。

王伟说,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不包括此前市场流传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降至15%”,一是因为上海自贸区注重经验的“可复制、可推广”,更强调制度创新而非政策优惠;二是自贸区税制改革要符合国家税制改革的方向,遵循税制公平、统一、规范的原则,自贸区税收政策的前提是不导致利润转移和税基侵蚀,在区内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目前尚不成熟。

商务部部长:将从三方面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格局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29日参加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仪式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选择上海试点是考虑到开放基础、区位优势等原因,试验区将从扩大服务业开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影响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谈到在上海率先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原因,高虎城表示,这主要考虑到三个方面:一是上海有较好的基础。上海开放型经济规模大,内外经济联系面广,国际化企业集聚度高,可以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进行试点。二是上海有较为成熟的监管制度和管理经验。三是上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上海地处长三角,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以发挥辐射效应,带动更大范围、更广区域的开放开发。

对于国务院发布的试验区总体方案,高虎城认为主要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体现主动的、内在的开放。二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比如试验区探索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将清单以外的投资领域由核准制改备案制,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大突破。三是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上海自贸试验区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积累经验。

高虎城指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从三方面对我国开放格局带来影响:一是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将围绕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形成新的开放举措。二是形成新的行政管理体制,比如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三是进一步实现扩大开放的法制保障和制度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暂停实施相关法律规定的审批事项。上海市也要通过地方立法,建立与试点要求相适应的试验区管理制度。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