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经济体制 金融改革

杨圣明:深化消费体制改革要理顺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2013-06-22 12:10 中国网

摘要: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关于深化消费体制改革的问题”。这个题目既是老题目,又是新题目,为什么是老题目呢?在20多年以前就能够见到这个题目,也就是在90年代,改革的第一个十年里面可以看到这方面的文章。

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关于深化消费体制改革的问题”。这个题目既是老题目,又是新题目,为什么是老题目呢?在20多年以前就能够见到这个题目,也就是在90年代,改革的第一个十年里面可以看到这方面的文章。1990年以后,看不到这方面的文章了,在报刊上有“消费体制”这四个字吗?看不到,我不知道各位是否可以看到,只能看到经营体制改革或者收入分配改革、流通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等。好像“消费体制改革”这个词儿看不到了,成果也看不到了。所以,在这20多年以后,是一个新题目,20多年了,不见这个事情,所以我现在就要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不是一个伪命题,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有没有消费体制改革问题?在座的理论家,包括博士、硕士研究生,可以研究这个问题。这既是新问题,又是老问题,现在我认为应该是老问题,我过去是主张这个事的,我写过一些书,也写过一些文章,比如1985年有长篇大论论述消费体制,从那以后,我没有正式写文章,今天我稍微讲讲。

第一,什么是消费体制,我给下了一个定义,是不是这样就叫消费体制?消费体制是指消费领域中各种消费关系——消费权益、消费组织、消费教育、消费信用、消费信息、消费安全,以及运行机制和调控手段等的总称,这就是消费体制。核心问题就是消费的权益、消费的利益,这是它的核心问题。现在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呢?有三点:一是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这个长效机制到底是什么?怎么建立?我在《财贸经济》刚刚发出一篇文章,《财贸经济》今年第三期文章,就是“关于加快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我认为要建立这种长效机制,首先要解决消费体制问题,没有一个消费体制,长效机制是什么?建立了哪些基础?怎么建?好像都是空的。我认为消费体制是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的一个体制保证和基础,所以也是贯彻十八大决议的需要,这是第一个理由。

二是30年来,从过去的高投资、低消费,走入了更低的消费、更高的投资,这个问题值得研究。从1957年、1958年大跃进开始,一直到1978年这20年,是高投资、低消费的20年,从1958年开始,改革开放以后在1986年大规模讨论消费的问题,大家提出意见,高投资、低消费解决了吗?不是的,从那以后,到现在的30多年,就是从1980年到现在的30年,按消费率和投资率相比,要比过去20年是更高的投资率,更低的消费率,国家统计局同志在这儿,你们可以拿统计数据,是不是消费率、投资率是这种情况,是由更高的投资,就是由高投资走向更高的投资,由低消费走向更低的消费,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什么原因?我认为其中一条,就是缺乏消费体制的研究。原因及其复杂,我今天讲的就是从消费体制上来说。

三是强调消费体制问题,是我们今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因素。中国由一个中等收入国家走向富强国家,最后达到现代化国家的水平,就是达到现代化的消费水平,没有消费体制的改革,没有新的消费模式的建立,是不可能实现“中国梦”的。我们的目的是要改善人民生活,生产发展得很高,投资也很多,但是最后消费还是很低,现在就有这个问题,储蓄转向投资了,高储蓄支持高投资。老百姓不是没钱,是有钱的,我们城乡居民收入率达到35万亿,这是一个极大的数字。储蓄这么大,老百姓拿的钱为什么不花呢?有的人说没有钱,我觉得不是这样的,这是一个收入储蓄消费三者的关系,核心问题是这三个关系要处理好,这个问题要解决,也得要从消费体制解决。

下面讲讲当前应该从哪些方面改,我提五条意见。第一条建议,要理顺各种消费关系。消费关系有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外部关系就是制定生产、分配、交换的关系,就是消费和生产的关系、消费和分配的关系、消费和交换的关系,这是外部环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还有就是消费跟收入的关系,消费跟储蓄的关系,这些关系我认为现在都不顺。这是外部关系。所谓内部关系,消费内部的关系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的关系;二是城乡消费的关系;三是地区消费的关系,东西部地区、南北东西的问题、城乡的问题,我认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或者是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关系。高消费者和低消费者的关系。总体来说,就是消费内部的关系要处理好,这是消费关系,就是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要理顺这个关系。

第二是建立国家、企业和个人多层次消费决策体系、主权体系。我特别强调的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所谓生产者主权理论,还有消费者主权理论,如果按照这个理论来说,我们中国现在正处在由生产者主权为主,过去是生产者主权,一切都是由生产者定的,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什么有多少就消费多少,是主体。消费者是被动的。我们今后必须转向以消费者主权为主,消费什么就生产什么,消费多少就生产多少,消费一个就生产一个,消费两个就生产两个,现在3D打印机的生产甚至能只生产一个消费品。这样就把消费品绝对的个体化了,第一个消费者就可以进行选择。这必须进行改革,而且目标由生产者主权为主向以消费者主权为主进行过渡,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

第三是建立各种消费者组织。消费者组织大家就知道一个:“315”,中国消费者协会只是出来一次亮亮相,不是消费者组织,应该不只这一个,应该成千上万,各行各业各地区都应该有。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中叫做小政府大社会,大社会问题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消费问题,这个消费问题是13亿人的生活消费问题,谁来管理、谁来协调,这些问题谁来帮助解决,这些信息谁来收集,谁来干呢?就是消费者协会。我认为中国现在很需要,这个大社会不是一盘散沙,不是人们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应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在消费方面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不是一盘散沙的,这是大社会。大社会不能是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盘散沙的,而且应该有一定的组织。

第四是加强消费教育,引导消费,提倡文明消费。人类的文明是多方面的,其中消费文明是及其重要的方面,如果用消费文明来看看现实当中,问题太多了。比如旅游,旅游是一个文明活动,但是在旅游当中发生的不文明行为,那也是很多的,吃饭也是这个问题,穿衣也是这个问题,都有。总体来说,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材料,你们可以看看,过去对消费引导、消费教育很重视,我举一个例子,你们可以查询。1984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三大报纸同一天发布一条消息,题目是“河北省武义县成立了青年消费引导协会”,《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文章,标题是这个。《人民日报》评论员为这个写了一篇短评,《光明日报》也写了一篇,《经济日报》也写了一篇,在这一天三大报纸上同时发表消息,同时发表各自的评论员文章,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不多见。你们可以查1984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那个时候对消费引导就是如此重视,我们现在可以说离这个要求还差得很远、很远。

第五是制定有关消费方面的法规。现在关于消费方面没有很独立的法规,都是隐含在比如工商管理、药品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等。没有这些法规问题根本解决不了,比如物业和业主打架,比如存车的问题,还有比如住的楼房上面漏水,楼下不能住了,上面不去修理,这些问题太多了。这方面我们缺法规,比如刚才说漏雨谁修、谁修、限制多长时间修好,香港就有这方面的专门法规,我们现在建了很多大楼,一片一片的,但是管理是极差的,业主跟物业管理矛盾很多,这方面的问题怎么解决,还是要进行法治管理,要建立法治国家,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法规,整天光用拳头打架行吗?不行。我觉得应该制定法规。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