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经济体制 市场体系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2013-03-01 10:33 求是

摘要: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综合概念,包括诸多方面。但是,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平行并列的,其中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居于基础和决定地位。

  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综合概念,包括诸多方面。但是,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平行并列的,其中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居于基础和决定地位。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中的许多问题,像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以及如何增强企业活力,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实施对外开放,扩大就业,促进劳动力流动,发展股份制等,都触及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选择问题,引起广泛争论。争论焦点是,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问题。1992年,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怕走资本主义道路等主观认识问题影响,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观点。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判断事物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用“三个有利于”客观标准衡量改革和发展事业,避免了许多不切实际的争论,赢得了20年快速发展时间。

  “三个有利于”虽然解决了在改革中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问题,但“三个有利于”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一些同志思想中还没有完全解决。在实践中,在各项事业发展中,有些同志容易忽略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地位,过多强调其他方面发展。例如,长期以来,我们在人民生活方面欠账很多,应当大力改善人民生活。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忽视了生产力水平和经济能力限制,超前建设一些民生项目,造成地方债务增加,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把握好“三个有利于”中的主次关系,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对现阶段发展至关重要。其实,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后,始终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同志在谈到“三个有利于”时,不仅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还特别强调“关键是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说,手头东西多了,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只有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才能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其他事业发展的关系。

  当前,我国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复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正在发生活跃变化。在生产力和创造性劳动发展下,必然引起社会分工发展,在全社会劳动者中,从事脑力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此,抓住机会,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处置不当,则容易掉进“中等收入陷阱”。

  怎样理解重复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对现实经济的影响呢?重复性劳动在企业生产中表现为引进和复制别人的生产方式。由于自己创新东西不多,经济增长只能靠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依赖于压低工资和消费的货币资本积累。因此,重复性劳动主导的经济发展,容易引起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社会只有通过扩大出口才能解决生产过剩问题。这种增长方式的问题是,随着经济的外延式扩张,劳动力、资源、土地等生产要素供需矛盾加剧,产品出口阻力增大,制约了经济长远发展。这是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特征。

  创造性劳动则引起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该方式从依靠货币资本积累,转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的智力积累。由于科技创新引起社会分工发展,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又使劳动者在生产中地位提高,收入增加。这样,在智力积累情况下,提高消费,不仅不会抑制扩大再生产,反而还加强了这种趋势。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也是智力积累的主要目的,而不像资本积累时代主要通过扩大产品数量来获利。因此,智力积累对生产数量的影响减少,市场趋于稳定。这是高收入或发达国家的经济特征。

  根据生产力现状及其发展规律,当前我们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点是抓住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现在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由于我国仍以重复性劳动为主,只有保持高货币资本积累率,才能实现较快增长,为下一步创造性劳动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另一方面,这种发展方式又潜伏着深刻矛盾,保持高资本积累率,不仅加剧生产要素紧张,也会积累社会矛盾。而当我们调低资本积累率,过度提高收入和福利水平,又势必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带来就业等更严重、更深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从根本上说,社会消费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伴随创造性劳动和生产力发展而实现的。因此,从长远战略来权衡利弊,我们当前保持高一点的资本积累率,保持快一些的经济增长,在解决各种问题时则会更主动、更有利。

  二是扩大出口仍是重要战略选择。从国际情况看,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多是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阶段,没有积聚能量向内涵扩大再生产过渡,后因消费和福利增加,成本上升,竞争优势丧失,引起出口下降,经济开始朝内向经济转型。而内向型经济缺少积累来源,在增长和就业压力下,只能以超发货币替代积累,结果出现“滞胀”,也就是既经济停滞,又通货膨胀。我们要避免重蹈覆辙,就必须把发展出口和外向型经济作为战略选择,力争实现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当前,因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等外部条件变化,我国出口受到一定影响,也暴露出一些其他问题。我们不仅要努力开拓新的国际市场,也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自身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创造性劳动转变,防止不利因素扩大。

  三是加强国家在智力积累中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随着智力积累成为扩大再生产的主要力量,积累的社会化要求也在提高,国家和社会在智力积累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某一领域的综合体系也日益扩大,企业在很多领域必须依托国家和社会智力积累成果,才能开展自己的创新,从而形成企业、社会、国家不同层面的智力积累。我们是发展中大国,一方面要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形成企业核心技术,加快新产品开发;另一方面也要建设“国家队”,加强国家在智力积累中的作用,抢占创造性劳动制高点,保证生产力长远发展。国家通过开展像载人航天、卫星技术、新能源、大飞机等重大科研工程,推动创造性劳动集约发展,经过长期的智力积累,一定会带动大型高科技产品出口,惠及和带动更多企业和产业走上创新发展道路。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