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沿海城市开放大事记
摘要:1992年1月24日 国务院发出通知进一步开发开放浦东。
1992年1月24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进一步开发开放浦东
国务院给予上海浦东开发五项优惠政策:
(一)授权上海市自行审批在外高桥保税区设立中资、外资从事转口贸易的外贸企业。
(二)授权上海市自行审批浦东新区内国营大中型生产企业营产品的进出口经营权。
(三)扩大上海市有关浦东新区内生产性项目的审批权限。
(四)扩大上海市有关浦东新区内生产性项目的审批权限,总投资在2亿元以下的,上海可自行审批。
(五)授权上海市在中央核定的额度范围内自己发行股票和债券,同时允许全国各地发行的股票在上海上市交易。
1992年2月15日—18日江泽民在上海考察
江泽民指出,全党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要把加强国内科研工作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使科学技术在我国经济中起到“倍增器”的作用。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视察南方数省发表重要讲话
1月18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要点是: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
回过头看,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992年2月28日中央中央发出《关于传达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的通知》(略)
1992年8月13日沿江、沿边、内陆和省会城市扩大开放
国务院决定,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石家庄等4个边境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太原、合肥、南昌、郑州、长沙、成都、贵阳,西安、兰州、西宁、银川等11个内陆地区省会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实行的沿海开放城市政策,主要包括:一是扩大开放城市对外经济合作的权限;二是支持开放城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改造老企业和开发现化农业;三是为鼓励吸引外资,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四是具备一定条件后,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兴办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次开放的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涉及12个省、自治区和16个市,横跨我国中、西两大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腹地。
此前3月11日,国务院已经决定进一步开放黑龙江省的黑河市、绥芬河市、吉林省珲春市和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允许4个边境城市建立边境经济合作区。
1992年10月12日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
江泽民作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大会通过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1992年呈现全方位、大开放的格局
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呈现全方位、大开放的格局。
这一年国务院先后就进一步开放沿边、沿江、沿海作出一系列决定,北方开放黑河市、绥芬河市、珲春市和满洲里市;南边开放南宁市、昆明市、凭祥市、东兴镇、畹町市、瑞丽县、河口县等;沿长江开放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5城市;在内陆开放太原、合肥等15个省会城市。国务院新批准对外开放口岸15个,增加对外开放县26个。全国对外开放口岸和对外开放县市累计分别达到167个和8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