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经济体制 农村改革

辉煌三十年:回眸德阳农村改革发展

2012-10-28 21:54 四川三农新闻网

摘要: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揭开了以集体土地由农户联产承包经营为重点的农村改革的序幕。我市农村改革从“大包干”,农村税费改革,再到被称为改革“第三波”的农村综合改革,不断走向深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

一、历史回顾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揭开了以集体土地由农户联产承包经营为重点的农村改革的序幕。我市农村改革从“大包干”,农村税费改革,再到被称为改革“第三波”的农村综合改革,不断走向深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

(一)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和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德阳农村经济的发展用“爬行”二字形容毫不为过, 1958-1979年的20年间,每人增加粮食8.1公斤/年,人均增加油料0.53公斤/年,每100人一年增加一头肉猪,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4.1元。同期全市净增人口84.9万人,年均递增15.1‰,每年增加的农产品和经济总量,基本上被新增人口所消耗,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农民生活温饱不足。

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德阳农村脱颖而出,“包”字出台成了振兴农业的良方。1978年春,广汉县金鱼公社在全省率先实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社员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当年全社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20%,比全县平均增产比例高出一倍。省委派人实地调查,总结了经验,在全省推广。从此,“包”字拉开了德阳农村改革的序幕。什邡、德阳、绵竹、中江从1979年开始,根据中央决定,借鉴金鱼公社的经验,开始实行包产到组。1982年秋冬,各县先后普遍推行了包产到户责任制,广大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

1979年冬,广汉在向阳公社进行了改革“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试点。1980年6月18日,正式挂出“向阳乡人民政府”吊牌,摘下挂了整整20年的“向阳人民公社”吊牌,在全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恢复乡级建制。到1984年,德阳全市公社改乡、大队改村、生产队改组(社)的工作初步完成。

(二)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确保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1978年开始的农村“大包干”,使农民得到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的生产力。但农村基层政权体制集中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乡镇等基层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不断膨胀,又缺乏正常的财政供给来维持其运转,只好通过向农民要钱要物来解决,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由此而带来的矛盾积聚并不断激化。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决定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德阳市再一次勇立改革新潮头,拉开了继土地改革、家庭承包经营之后农村分配关系的第三次重大改革的序幕。从2003年起,按照“巩固、完善、规范、配套”的要求,在合理调整农业税常产及计税面积、完善农业特产税政策和规范“一事一议”筹资行为的同时,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等配套改革,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证了乡镇机构及村组织的基本运转,保证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必要经费。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除了费改税、规范征收和减免农业税之外,还给予了农民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补贴、退耕还林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通过上述一系列配套改革,减少税费4.7亿元,增加各种补助2.8亿元。“一减一增”为农民人平增加收入近300元。

(三)积极开展农村综合改革,为转变政府职能和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

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按照中央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方针,德阳决定开展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机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建立‘三农’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在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又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方面有了新突破:一是大力推进乡村区划和乡镇机构改革,合并机构和精简人员,乡镇数由建市初的195个调减到2007年的121个,努力构建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转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提高了乡镇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部门自身改革,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安排充足资金,确保“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到位。三是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四是积极开展村组管理体制改革。2007年5月,市委、市政府部署了全市农村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当年11月该项工作基本结束,全市减少423个村,减幅为37%。整合了农村资源,精简了村组干部,拓展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

二、巨大成就

30年农村改革发展,使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全面摆脱农产品短缺状态,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突飞猛进。

改革开放30年来,九次中央全会专题讨论,10个中央一号文件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取少予放活,统筹城乡发展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政策措施和发展思路,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可喜局面。到2007年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40元,比1978年增加了4403元.增长33。1倍,年均增长12.3%。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使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衣、食、住、行方面,广大农民由“温饱型”消费逐步转化为“营养型”消费;农民日用消费品由“必需型”向“享受型”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耐用品的消费从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老四件”到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电风扇、录象机“新六件”,再到电话、摩托车、空调、照相机、影碟机、家用电脑等新型耐用消费品,部分家庭已有了私家汽车,消费档次大大提高。2007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每100户农民家庭拥有洗衣机70.78台、电冰箱39.93台,空调8.93台,摩托车41.08辆,汽车1.73辆,固定电话69.70台,移动电话111.75部,彩电103.01台,影碟机57.94台,家用电脑3.85台。

[page]

(二)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先进技术普及推广。

30年以来,德阳农业连年丰收,粮、油单产及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保持全省前列。1978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为501.62万亩,农业科技也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九十年代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后,我市粮食面积和产量有所调减,从2004年起,中央又连续出台1号文件,强调要千方百计稳定粮食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全市努力实现粮食面积的基本稳定,大力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单产,粮食生产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与1978年比,在粮食播面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总产达到198.3万吨,同比增产67.8万吨,增长51.9%,全市人均粮食保有量仍达514.7公斤。

(三)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经营硕果累累。

1978年畜牧业发展缓慢,全市多经作物总面积仅有99.6万亩,总产量仅为32.1万吨。通过30年结构调整优化,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基地建设和无公害农业迅速发展。到2007年底,我市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52%,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河山。多经作物总面积达到288万亩,总产量268.92万吨,总收入达50.38亿元。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发展超过200余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3家,市级龙头企业104家,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25.7亿元,税利3.27亿元。评定出农业专业镇乡村93个;全市有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个46万亩;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4个34万亩,无公害农产品37个;另有7家企业的34个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推进了农产品精深加工,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产品25个,通过省级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3个,产品36个。注册优质农产品商标40多个。广汉市川粮米业的“川粮牌”大米获得“中国名牌”称号,益海粮油公司成为08年北京奥运会食用植物油的独家供应商。全市还大力加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建设,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到2007年末,已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48个,入会7.5万户,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税利1.5亿元。

(四)农业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改革开放以前,我市农业生产条件相当薄弱,抗灾减灾能力不强,吃水难、行路难、增收难,“靠天吃饭”的问题十分突出,通过30年的努力,特别是“九五”、“十五”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系列骨干工程的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全市基本建成完整的城乡公路网;五大江河重点段堤防工程全面完成,新建一批中小型水库和小微水设施,灌溉渠系全面改造,平坝地区基本实现初级水利化、农机化。丘陵抗旱减灾能力大幅提高。到2007年全市1445个村中,通汽车的村达1442个,通电话1442个,通自来水802个,全市有效灌面达229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88.4%;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30.7万千瓦,年机播机收面达60%以上,全市基本完成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地、退耕还林村工程和天保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达38.45%。

(五)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扶贫解困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把扶贫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好,到2007年全市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4376人,占农村人口的0.144%。

(六)劳动力素质普遍提高,一代新型农民茁壮成长。

为了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全市近年开展了各类培训,着重实施了“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和以农广校为主的学历教育、以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的“四个一”新型农民培训项目、“绿色证书”培训和农民工培训等工作。2003年至2007年累计培训农民80.2万人次。到2007年全市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95.6万,实现劳务收入45.3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510元。全市拥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2.12万人,其中生产能手1.45万人,经营能手3416人,能工巧匠3236人,成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

三、经验和体会

农村改革发展30年来,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大后,德阳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积累以下一些经验和体会。

第一,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法宝。农村改革发展以来,德阳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不动摇,坚持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关系和合法权益,确立了农民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的积极性。

第二,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业投入,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德阳始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覆盖面,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制定有效措施,增加农业投入,加快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和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从而提高了德阳市现代农业建设水平,逐步改变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

第三,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农村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后,德阳市委、市政府在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基础上,认为德阳已经初步具备“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物质技术条件,及时作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正确决策,在指导思想、工作重点、政策措施、资金投入等方面切实向农村农业倾斜,为农业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这符合德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

第四,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是加快农村劳动力战略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德阳全面实施了农民就业培训战略,如“百万农民培训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就业技能和竞争力,有序地转移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和二三产业就业,使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同时又推进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第五,关注解决农村突出的民生问题,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德阳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十大惠民行动”,重点是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最低生活保障及饮水难、走路难、看病难、住房难、读书难等“一保五难”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六,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政治保障。德阳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原则,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都自觉把“三农”问题摆上“重中之重”的议程,认真研究解决,形成党委第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紧密配合,上下联动,党政齐抓共管“三农”工作的局面。

德阳农村改革3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受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我市城乡遭受了空前巨大的灾难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援下,全市农业生产秩序已基本恢复,大小春粮食生产也取得好收成,为全市重建家园奠定了基础。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农村土地管理体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