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打造开放新天地
摘要:霍尔果斯位于亚欧大陆桥我国最西端,西承中亚五国,东接内陆省市,处在上合组织成员国与观察国整体区域在西部的核心位置。
霍尔果斯位于亚欧大陆桥我国最西端,西承中亚五国,东接内陆省市,处在上合组织成员国与观察国整体区域在西部的核心位置。自隋唐时,这里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1983年11月,霍尔果斯正式恢复开放,成为我国西北恢复开放最早和最大的公路口岸。2004年5月中哈两国共同建立了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建立的首个跨境国际边境合作区,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区域合作的示范区。
2010年5月,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设立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将其建设成为新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全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我们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依托高位推进的政策优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宜居宜业的环境优势,全力提升开发开放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2011年,全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0亿元,增长33.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700万元,增长87%;实现进出口货物量和贸易额分别增长242%和135%;接待国内外游客88万人(次),增长62%。地方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额等多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疆之首。
总结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是开发开放使霍尔果斯重放光彩,走上了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
依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开放。霍尔果斯地处西部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是长期以来制约全区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们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项目资金支持,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连霍高速公路基本贯通,中哈铁路成功接轨,中亚天然气管道实现通气,伊宁机场口岸建设积极推进,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地推动了边贸经济的快速发展。
依靠加强交流合作促开放。我们围绕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制药、机械制造及高新技术等产业,重点引进一批龙头产业项目。围绕打造国际化贸易中心城市,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强与国内港口的交流合作,与连云港签署加强口岸合作的协议,与西安国际港务区、青岛口岸办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依靠扩大对外贸易促开放。良好的通关环境是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建立了中哈双方协调会晤机制,及时解决通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服务品牌建设,推出了一系列“量体裁衣”式的服务和措施。目前,边贸经济发展形势喜人,已经成为带动全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引擎”。
依靠合作中心建设促开放。在开发区实施意见中,国家明确提出了霍尔果斯口岸的建设重点,即加快建设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中心区及配套区。2012年4月合作中心正式运营,中哈双方分别设立临时购物区,商品展示、酒店宾馆、餐饮娱乐、金融服务等领域的15个重点项目入驻中心。可以预见,该项目的建成运营,将全面提升霍尔果斯向西开放水平,对巩固中哈战略伙伴关系和促进外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