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才国际化迈出新步伐
摘要:近年来,为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为加速推进经济国际化,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人才国际化战略,着力构建适宜国际化人才持续发挥作用的制度和生活环境,顺利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近年来,为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为加速推进经济国际化,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人才国际化战略,着力构建适宜国际化人才持续发挥作用的制度和生活环境,顺利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一、人才国际化成为“两个率先”的重要支撑
过去的5年,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省坚持以优厚的条件吸引人才,以科学的制度造就人才,以先进的文化哺育人才,以合理的机制凝聚人才,以创新的理念发展人才,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为推动“两个率先”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基本形成。江苏省提出人才优先发展、优先投入,推进人才国际化等战略思想,明确把科教与人才强省作为基础战略,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在全国率先将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人才贡献率等纳入“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体系;制定出台人才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健全人才强省战略体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各级党委、政府、组织部门三个“一把手”共同抓第一资源的工作格局;坚持人才优先投入,要求各级政府按照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2011年,全省人力资本投资达6590亿元,占GDP的13.6%。
以人才集聚引领产业发展的态势逐步凸显。江苏围绕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加快实施“双创计划”、“创新团队计划”,集聚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近5年来,斥资近20亿元,资助引进38个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团队、1318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推广“科技项目+科技金融”的支持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高联动”,以人才先发优势构筑产业先发优势。
国际化人才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江苏坚持在全球范围开发利用、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全面参与国际人才合作和竞争,汇聚各方人才为我所用,以人才高地支撑创新高地。全省累计引进海外人才9万多人、创新团队2200多个。大力实施“333工程”、“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近3年选派1000多名优秀人才赴海外知名高校培训研修。各类国际化人才在技术攻关、科技创业、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2011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企业专利申请量、企业专利授权量以及发明专利申请量等5项专利指标强劲增长,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2%,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
二、推进人才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国内引才活动呈现出“竞相追赶”的态势。因此,我们要清醒认识问题、积极应对挑战、牢牢把握机遇。
近年来,江苏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改革创新,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管理体制方面,重管理轻服务、重审批轻指导、重部门利益轻社会效益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在引进机制方面,有些地方存在着引进人才专业匹配性和适用性不强的问题;在培养机制方面,人才队伍结构性、区域性矛盾比较突出;在评价机制方面,“重学历、重职称”的现象相当普遍;在人才流动方面,“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没有完全实现。因此,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与国际接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的人才开发体制机制;要抢抓国际间人才加速流动的新机遇,充分利用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有利时机,以及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内具备的优势条件,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
三、推进人才国际化战略的新举措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把“践行科学人才观,推进人才国际化”作为人才强省战略的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国际化人才高地,以人才国际化引领经济国际化。
以开阔视野集聚全球英才。引进人才是推进人才国际化的最便捷途径。我们将坚持省市县联动,面向全球范围开发、配置人才资源,全面参与国际人才合作和竞争,汇聚各方人才。放大“双创计划”品牌效应,深入实施“创新团队计划”等重点引才工程,依托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重点学科,建立海外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引进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团队,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才,以及能够引领、带动我省学科建设、基础研究、重点产业发展的高端紧缺外国专家。扩大省属高校、重点科研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科研、管理岗位面向海外公开选聘的范围。依托驻外联络机构、海外留学人员组织等,构建网络化、系统化的海外引才体制机制。
以国际标准培育本土人才。提升本土人才国际化素质是推进人才国际化的治本之策。我们将选送优秀中青年党政人才赴海外培训,学习发达国家政府的创新理念和先进经验,不断提升党政人才队伍的执政能力。深入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等, 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全球视野、战略眼光的优秀企业家。深入实施“333工程”,资助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赴海外开展合作研究或培训,培养一批世界一流科学家、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实施新一轮“千人赴港培训计划”。
以战略眼光推进教育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的基础和源头在教育。我们将坚持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国际化联动,全面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引进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与境外知名大学和教育机构合作办学,推进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建设一批中外合作的高水平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二级学院。实施“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研修计划”、“江苏学生海外学习计划”等,大规模选派各类人才到国外学习交流。扩大省政府“茉莉花”奖学金规模,吸引更多国外留学生到江苏留学,提升我省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以特别机制构建最优人才环境。一流的人才依赖一流的发展环境。我们要进一步落实科学人才观,以特别导向、特殊政策、特别机制,加快创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开发机制。改革评价发现、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薪酬体系、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职业准入制度,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服务机构。健全投入保障、财税奖励、投融资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着力打造国际化人才创新创业的优势平台,建设一批由企业牵头,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与的产业创新国际合作联盟和各类联合研发支持平台。
(作者: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