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建设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总体方案
摘要:日前,《广东省建设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总体方案》经国务院同意,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该《方案》是目前国内金融改革覆盖内容最广、涉及范围最大的金融改革方案,以下是《方案》主要内容。《广东省建设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总体方案》的主...
日前,《广东省建设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总体方案》经国务院同意,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该《方案》是目前国内金融改革覆盖内容最广、涉及范围最大的金融改革方案,以下是《方案》主要内容。
《广东省建设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
《方案》设三个试验区,分别是:珠三角城市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湛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和梅州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
《方案》要求,到2015年,金融产业发展成为广东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金融业增加值占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以上。到2020年,金融产业发展成为广东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金融业增加值占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以上。珠三角城市各有分工,其中,广州市加快建立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业高端集聚功能区,不断完善金融资源配置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区域金融管理运营中心、银行保险中心、金融教育资讯中心、支付结算中心、财富管理中心、股权投资中心、产权交易中心。深圳市充分发挥特区先行先试的作用,依托资本市场优势和毗邻香港地缘优势,加快建设金融产品创新中心、创业投融资中心,建设粤港金融合作核心区,深圳划出50平方公里作为金融发展试验区,目标做到1平方公里产出100亿元GDP,全面对接香港资本市场。佛山市以建设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为主导,合理规划、聚集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努力打造辐射亚太等现代金融产业后援服务基地。在中山市开展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创新试点。东莞则开展粤台金融合作试点。
珠三角城市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
六大内容:一是加快建设现代金融市场体系。重点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债券发行主体、发行机制和交易模式创新,规范发展区域产权和股权交易市场,推进区域票据市场电子化建设。二是加快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在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的同时,积极发展有利于支持转型升级、保障民生和创新创业的资产管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财务公司、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各类专业型保险机构以及相关金融中介机构,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加快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和金融服务外包企业。三是加快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序开发跨机构、跨市场、跨领域的金融业务;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产业金融创新;做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逐步扩大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和使用,在横琴新区和前海地区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试验;开展科技金融创新,完善创新创业投融资环境;创新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和工具;研究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将深圳市保险改革试验区相关政策扩大到珠三角地区,赋予相应的保险创新便利;开展金融机构网上支付、网上交易、移动支付等金融信息化服务创新。四是推动珠三角地区金融一体化发展。重点包括建设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广州、深圳区域金融中心,以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为基础建设辐射亚太地区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服务基地,在中山开展城乡金融基础服务一体化试点,逐步推动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监管一体化。五是提升区域金融合作水平。重点是深化粤港澳三地在金融市场、机构、业务、监管和智力等的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在粤金融机构和企业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和信托投资基金、稳健创新跨境人民币业务、稳步开展港澳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推动粤港澳金融机构跨境互设分支机构等。在东莞开展粤台金融合作试点,深化泛珠三角金融合作和与东盟金融合作。六是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包括加强金融法制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
亮点: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在横琴新区和前海地区开展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试验;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和科技保险业务试点;研究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将深圳市保险改革试验区相关政策扩大至珠三角;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试点,探索城市低收入人群参与商业保险的途径;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开展港澳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之前港澳企业在粤投资,注册资本金需要用美元);推动粤港澳三地金融从业人员资格互认;允许在粤港资法人银行参与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推动建立金融专业法庭与仲裁机构。
湛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
两大内容:一是探索城乡金融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城市金融资源支持“三农”发展。主要包括健全金融支持“三农”的财政激励政策和考核办法、创新“三农”信贷担保机构和推进银保合作、建立现代农业股权投资基金、建立农副产品和水产品远期现货交易中心、建立城乡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等。二是加快形成支持城乡协调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优化城乡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创新“三农”保险业务、推动城乡支付结算系统一体化等。
亮点:建立农副产品和水产品远期现货交易中心,建立城乡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城乡支付结算系统一体化(同城清算业务及全国农信电子汇兑业务没有在农村普遍推广,很多农信社不提供);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在县城设立小微企业或“三农”专营中心;推广农村小额人身保险。
梅州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
三大内容: 一是培育完善农村金融要素市场,重点是在国家政策范围内研究推进农村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二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点有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户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组织)、探索一站式、社区型、综合化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和机制等。三是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包括完善支付结算等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信息化水平;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补偿和利益协调机构,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金融投入;加强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
亮点:在国家明确试点范围、条件及抵押登记、期限和抵押权实现等具体政策的基础上,研究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加快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农户资金互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