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经济体制 农村改革

积极推进农村清洁工程

2012-06-01 10:22 求是

摘要:农村清洁工程是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以实施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为主线,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为重点,推广畜禽粪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秸秆等生产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一项系统工程。

  农村清洁工程是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以实施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为主线,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为重点,推广畜禽粪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秸秆等生产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一项系统工程。农村清洁工程既不同于单纯的农村卫生工程,也不同于单一的环境整治措施,它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手段,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汉中市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净化、绿化、硬化、美化、亮化”的标准,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重点,在全市大力实施清洁工程。全市累计投资(含物资)19.7亿元,硬化村庄道路4858公里,建设连户步道5535公里,整治污水管渠3519公里,修建垃圾池6866座,新增绿化面积247万平方米,集中供水19.9万户,使用清洁能源14.4万户,整饰建筑物27.3万户。全市43万农户、178.5万农民基本实现了“走水泥路、喝自来水、住砖瓦房、用卫生厕、取清洁能”的阶段性目标。

  总结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深化认识、依靠群众与完善措施是关键。

  深化认识,增强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实践中,我们始终把深化认识放在首位。农村清洁工程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入手,采取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汉中是农业大市,一直以来城乡发展不平衡,既表现为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更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特别是农村公益性设施欠账多、公共服务能力不强是制约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切实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打造一批产业特色村、文明示范村和具有现代气息的农村新型社区,是整体提升我市城乡发展水平,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文明的必然选择。

  发动群众,使农民更加自觉地投入农村清洁工程。汉中市推进农村清洁工程以来,农民得到了很多的实惠。在农业发展方面,通过发展清洁种植和健康养殖,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发展有机肥、食用菌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相关产业和农村物业管理,大大拓展了农业发展空间,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在农民生活环境方面,通过统一改厨、改厕、改圈,统一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民人居环境和乡村面貌大为改观。清洁工程的实施还促进了乡村旅游、农家乐和庭院经济的大发展,全市建成规范化的农家乐700多家,年接待游客700多万人次,收入9亿多元,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创收增收。在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些好处的同时,我们适时向群众深入宣传清洁工程,引导群众自觉自愿参与进来,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全民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

  完善措施,确保农村清洁工程扎实推进、取得实效。一是精心组织领导。在汉中市,清洁工程是“一把手”工程,已经形成了主要领导挂帅、党政班子齐抓、部门联合作战、上下协调联动、群众自觉行动的工作格局。建立了实施清洁工程定期通报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具体问题,选派干部进村入户、蹲点包抓,通过抓清洁工程培养一批干部、锤炼一种作风、锻造一支队伍,到目前清洁工程已经成为汉中市检验干部作风的一块“试金石”。二是夯实工作责任。农村清洁工程的目标任务被量化分解到单位和个人,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更加明确,同时充分发挥部门单位的优势,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农村清洁工程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奖惩,强化督促检查,始终保持城乡清洁工程的强大推动力。

  为继续推动农村清洁工程顺利实施,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明确思路,突出重点。

  抓龙头,科学编制规划。将农村清洁工程与当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起来,体现前瞻性和操作性;既要统一实施必要的项目,又要充分考虑各村经济实力,着眼当地资源,注重个性和特色,合理编制规划。注重统筹兼顾,坚持农村清洁工程规划与乡镇、行政村、中心村规划相结合,与交通、供电、供水、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建设相统筹,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合理布局,力求规划一步到位,分步组织实施。

  抓核心,突出工程主题。以村容整洁、饮水达标、厕所卫生、垃圾收集、村风文明为重点,抓好整治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一要抓好卫生保洁、垃圾回收、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二要大力发展沼气,提高沼气普及率,让农民用上清洁能源;三要加强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坚决纠正乱堆、乱放、乱倒现象;四要加强宣传引导工作,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五要以除害防病为重点,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

  抓主体,打好总体战。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主体是群众,市县重在组织协调,乡镇重在督促推动,村组重在组织发动。在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上,要大力动员引导群众投工投劳筹资,主动参与清洁工程。在工作推动上,市县主要做好规划,抓好示范带动,乡镇要把清洁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干部分片包抓、驻村督导,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村组要逐户建立清洁工程“明白卡”,使群众明确自己应该干什么;实行挂牌销号制度,做到阶段性任务定期公布、完成的任务定期销号;推行“示范户”和“流动红旗”制度,弘扬先进,鞭策落后。

  抓投入,多方筹措资金。资金是农村清洁工程面临的最大难题。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融资渠道,多方筹集资金。有关负责领导和部门要广泛联系、积极协调,向上争取财政资金和项目扶持资金,向社会争取民间资金和捐助资金,实行以奖代补、政府与群众分担、发动群众投劳等方式,调动群众投入的积极性。要整合使用项目资金,充分利用各种扶持政策,捆绑使用好各类专项资金。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千方百计降低建设成本。财政部门要保证各类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相关部门要加强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使清洁工程成为阳光工程、廉洁工程。

  抓保障,健全长效机制。要重点抓住三个环节:一是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明确垃圾处理的职责、任务、方法,尤其要明确保洁员职责及报酬、垃圾分类回收、垃圾处理设施管理等制度。二是公用设施管护制度,对各类公用设施和树木绿化带,要确定专人,落实管护责任,明确处罚,确保完好无损。三是卫生保洁制度,要细分农户卫生责任区,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制定村规民约,规范约束村民卫生行为。

  (作者:张会民,中共陕西省汉中市委书记;胡润泽,汉中市人民政府市长)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