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生态文明 生态总论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西部大开发2011年进展情况和2012年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2-05-30 14:54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摘要:2011 年,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西部大开发2011 年工作安排为指导,振奋精神,团结拼搏,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发改西部〔2012〕15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国资委、统计局、知识产权局、证监会、保监会、民航局、邮政局,军队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西部大开发2011年进展情况和2012年工作安排》已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审定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西部大开发2011年进展情况和2012年工作安排》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十日

西部大开发2011 年进展情况和2012 年工作安排

2011 年,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西部大开发2011 年工作安排为指导,振奋精神,团结拼搏,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一、2011 年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

(一)西部开发支持政策不断细化落实,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制定分工落实方案和实施意见,研究出台支持政策,努力为西部大开发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改革在全国率先实施;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税收政策文件颁布实施;国家对西部地区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重点工程和项目继续实行较高的投资补助标准,对“三农”、社会事业等部分公益性项目取消了县级配套。国家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3006 亿元,占全国的48.6%,同比增长37.5%,增速高于全国0.5 个百分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415 亿元。继续安排新开工22 项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总投资2079 亿元。下达用地计划指标146 万亩,切实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用地保障。

2011 年,西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99619 亿元,增长1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9489 亿元,增长29.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820 亿元,增长37.4%;地方财政支出27394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45 亿元,增长1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8%。实现进出口总额1840 亿美元,增长43.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6 万亿元,增长16.5%;各项贷款余额10.3 万亿元,增长18.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8159 元、5247 元,增长14.9%、18.8%。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5 年超过东部地区。

(二)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积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1%、18.3%和11.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52:35。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取得显著成果,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4 亿吨,天然气储量7200 亿立方米。石化产业优化升级稳步推进,支持西北地区通过改扩建提高原油资源就地加工转化比重,支持西南地区依托中缅原油管道新建炼油项目。大型煤炭煤电基地和煤炭深加工综合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核准新增煤矿生产能力8210 万吨/年,核准新增火电装机798 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开工建设澜沧江糯扎渡、金沙江阿海等7 个大中型水电项目,新增水电装机952 万千瓦;甘肃酒泉大型风电基地一期工程等建成投产,西藏10 万千瓦光伏电站投入运营。资源加工产业调整步伐加快,钢铁、有色金属、稀土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实现高技术产业总产值7297 亿元,增长53.1%,重庆、四川信息通讯设备制造和陕西高端装备制造等已经成长为本地区支柱产业。旅游业全年接待入境游客1629 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70 亿美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发展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综合交通路网不断完善。铁路新线建成运营1059 公里,增建二线130 公里,太原至中卫(银川)、张家口至集宁等铁路建成通车。成都至重庆、长沙至昆明、大同至西安、西安至宝鸡等客运专线以及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等项目进展顺利。安排公路建设中央投资1312 亿元,占全国的57.8%,新增公路通车里程3510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03 公里。民航运输发展迅速,阿尔山等个支线机场建成投运,内蒙古阿拉善盟获批开展通勤航空试点。长江、西江水运通道及广西沿海港口建设加快推进。水利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等一批水利发展专项规划相继获批实施。全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326 亿元,占全国的47.8%。国家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农村饮水、水土保持等工程的补助标准提高到80%。西藏旁多等重点水利枢纽实现截流,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全面建成,中哈霍尔果斯河友谊联合引水枢纽开工建设。能源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被誉为“电力天路”的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凤凰—吐鲁番—哈密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建成投运。甘肃庆阳石化成品油外输和新疆吉木乃输气管道项目获准开工。

(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建立和完善生态补

偿长效机制取得新进展。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安排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765 万亩,基本口粮田建设802 万亩,特色农业种植494 万亩,实施生态移民16 万人,开展农民技能培训196 万人次。退牧还草工程稳步推进,《关于完善退牧还草政策的意见》印发实施,安排围栏建设6700 万亩,退化草原补播2188 万亩,岩溶地区草地治理试点56 万亩。继续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关于开展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的指导意见》印发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生态补偿机制总体政策框架初步确立,生态补偿立法工作稳步推进。中央财政安排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63 亿元,安排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136 亿元,下达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31 亿元。安排清洁生产专项资金1.1 亿元,支持工业领域应用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对西部地区“十二五”时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实施总量差别控制政策。地下水污染防治和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有序推进,重点流域污染防治水平稳步提高,乌鲁木齐、兰州等重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五)“三农”工作力度加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中央财政安排西部地区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四项补贴373 亿元。大力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预计新增耕地面积500 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4776 万吨,增长2.4%。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牛羊肉、茶叶、水果、桑茧等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改造农村危房182 万户,实现游牧民定居6.8 万户,新解决2042 万农村居民和342 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及高效节水灌溉等工程加快推进,全面启动170 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农村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20 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率达到92%,行政村通宽带率达到59%。实施1324 个乡镇邮政局所补建。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培训农民107 万人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400 元。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深化,特色农业保险服务和农村小额保险试点有序开展。

(六)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水

平稳步提高。扎实做好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工作,农村初中和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年均700 元和500 元,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年均基本补助标准提高到初中生1250 元、小学生1000 元。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覆盖1600 多万名农村中小学生。继续实施中学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在广西百色和宁夏中南部等地区启动了以职业教育实现就业脱贫工作试点。深入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继续扩大,博士、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点数大幅增加。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7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 个,新疆、广西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突破”。大力推进创新型区域建设工作,重庆、成都、绵阳等城市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顺利启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西部地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超过3.1 万余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144 亿元,推动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同步开展,西藏、新疆、宁夏三个自治区提前实现两项制度全覆盖。中央财政安排资金820 亿元支持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340 万套(户)。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263元和118 元,提高13.6%和22.4%。中央财政安排卫生专项资金660 亿元,支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完善,各级财政对参合农民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200 元,农民参合率超过95%。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将青海全省及甘肃、四川、云南藏区农牧区扶助对象享受年龄提前至55 岁。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稳步推进,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程试点实施。新命名17 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深入开展中央国家机关、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干部双向交流工作,组织选派500 名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到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省市挂职锻炼。继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全年培训西部地区各级各类干部6.3 万人。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选拔2170 人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启动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继续开展“西部之光”、“博士服务团”、“东部城市对口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训计划”等人才开发重点工程。引智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共执行相关项目1755 个。

(七)区域政策有序实施,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大对西藏、新疆以及青海等四省藏区的支持力度,全面实施新一轮对口援藏、援疆和第一轮对口援青工作,编制“十二五”项目建设规划,拟安排650 亿元和141 亿元支持新疆和西藏受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云南、内蒙古、贵州等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批复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 年)》和《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 年)》。中央财政共安排民族地区转移支付334 亿元,5 个民族自治区和3 个民族省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 万亿元,增长13.7%。中央对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做出战略部署,将六盘山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青海等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扶贫开发攻坚主战场。国务院批复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 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胜利完成,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玉树、舟曲灾后恢复重建顺利推进。

(八)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资源税改革运行平稳,提高了西部资源产区地方财政收入,增强了当地保障民生和治理环境等能力。国有林场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已确权集体林地面积占纳入范围面积的89%。成都、重庆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深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领域改革。内陆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6 亿美元,增长28.2%,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量的10%。世界500 强在西部地区投资企业累计已超过200 家。重庆两江、四川天府、陕西西咸等新区建设快速推进。四川自贡、宁夏石嘴山、新疆库尔勒、奎屯—独山子等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支持新疆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政策措施颁布实施,陕西西安、新疆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和新疆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获准设立,组织编制云南瑞丽、广西东兴、内蒙古满洲里等沿边开发开放重点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推进与东中部地区和周边区域开展经济合作,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利用国际组织优惠贷款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全年新安排国际组织贷款25 亿美元。新增67 家企业上市融资,筹集资金781 亿元。

二、2012 年西部大开发工作安排

2012 年,做好西部大开发各项工作,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推进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为重点,以统筹推进重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着力点,以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为抓手,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不断开创西部大开发工作新局面。

(一)深入研究涉及西部开发全局的重大事项,贯彻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精心做好《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以及交通、水利等重点专项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新10 年的政策措施,加快制定出台《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等各项政策实施细则和办法。适时启动对政策落实情况的评估工作,有关情况及时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密切跟踪分析经济形势,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预测预警,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研究完善转移支付办法,已有的专项转移支付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中央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加大力度,重点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农”、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落实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西部地区县以下(含县)以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市地级配套资金的政策措施。巩固完善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深化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积极推动以多种方式筹集西部开发建设资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研究制定产业政策执行中的区域差别政策。抓紧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落实建设用地计划差别化管理,重点支持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合理用地。加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开发,研究制定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指导目录。稳步推进国家能源基地建设。有序推进火电项目建设,支持煤炭富集地区发展低热值煤发电,积极推进煤电联营。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支持建设炼油、煤制燃料和生物燃料等大型能源化工项目。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加快水电开发步伐,有序推进金沙江等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鼓励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开发和产业发展。重点引导和支持有色金属、稀土、钾盐等优势资源合理开采及深加工。加快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及产业化水平。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资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电子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等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

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生产性补贴、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推广和公共服务、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的投入力度。支持建设一批特色优势农业产区。推进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特色养殖良种工程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探索集中使用土地整治资金的方式,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土地整理复垦,在科学论证基础上开发未利用地。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业和电子商务,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居民服务业和展览业加快发展,促进服务贸易升级。研究支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具有西部特色的旅游产业,培育和打造一批知名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深化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不断完善西部地区金融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拓宽西部大开发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开展“农超对接”和“南菜北运”,打造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继续选择具备一定基础条件、有一定代表性的地区开展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支持资源型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新兴产业,推进东西部互动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

[page]

(三)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长远发展基础。继续推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提出2012 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重点工程,做好在建重点工程进展情况跟踪及协调推进工作。推进铁路路网建设。加快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以及成都至重庆、西安至宝鸡客运专线等在建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宝鸡至兰州、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以及成都至贵阳、敦煌至格尔木以及渝黔线扩能等重点铁路工程。积极推进蒙西至华中、银川至西安、哈密至额济纳以及成昆线、包兰线扩能等项目前期工作。继续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抓紧打通“断头路”。加大对国省道、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抗灾能力。支持国边防公路、口岸公路、红色旅游公路等建设。积极推进长江上游航道和主要支流高等级航道建设,加快西江航运干线和西南水运出海通道建设,积极推进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其他内河港口规模化、专业化港区建设。完成昆明新机场迁建以及成都、西安等干线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稻城、黄平、延安、石河子等支线机场及阿拉善盟通勤机场,改扩建南宁机场,启动果洛、扎兰屯、那曲等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加快通用航空发展,支持构建公益性航空服务网络。鼓励航空运输企业加大运力投入,继续增加航线航班。科学推进四川亭子口、小井沟、贵州黔中、西藏旁多以及广西漓江补水、甘肃引洮、青海引大济湟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新疆西水东引等重点水资源调配工程。巩固塔里木河、黑河流域治理成果,继续推进珠江大藤峡控制性枢纽工程、陕西引汉济渭、西藏拉洛等工程前期工作。结合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开展东、中线二期工程和西线工程前期工作。加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和节水灌溉、牧区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建设。扎实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实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加快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和各类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力争再解决1900 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推进电网区域网架建设,提高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偏远地区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加快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稳步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完成广西、重庆、陕西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任务,加快其他西部省区增效扩容改造前期工作。加快城镇供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建设。继续实施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推进“村邮户箱”工程。大力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开展通信“村村通”工程,逐步将普遍服务从电话业务扩展到互联网业务。支持实施“宽带战略”,积极推动四川绵阳等开展“三网融合”试点。

(四)巩固和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果,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出台关于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性文件,加快生态补偿机制立法进程。继续开展流域、海洋、湿地、水资源、矿产等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研究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启动祁连山、秦岭—六盘山、武陵山、黔东南、川西北、滇西北、桂北等7 个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结合编制国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划定生态红线。启动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在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位安排退耕还林(草)任务。统筹落实好各项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和工程项目,不断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研究制定《退牧还草“十二五”规划》和《退牧还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等重点生态保护工程。进一步加大造林以及森林抚育力度。编制实施《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推进污染物减排,严格落实污染减排考核措施。加大环境监管力度,继续支持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深入开展重点流域、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和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加大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投入。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积极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全面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西部地区重点区域和行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严格“两高一资”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环境准入。

(五)全力抓好重点民生工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创造就业机会,努力增加就业岗位。继续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试点。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完善鼓励自主创业政策,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农民创业促进工程。加快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实现制度全覆盖。探索开展工伤保险省级统筹试点,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支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专业化养老机构和精神卫生机构建设。完善城乡救助制度,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加强减灾救灾工作,提升救灾装备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和运行管理机制,将更多城市纳入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范围。继续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加快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提高人均筹资水平,将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参保补助标准从200 元提高到240 元,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卫生监督体系、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加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研究提出加强地方病防治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加强人口计生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支持建设一批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继续推进免费开放,建立健全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继续组织实施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争取启动西新工程第五期建设。推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强各类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研究提出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

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确保西部地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完善西部地区警务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区域警务一体化进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大力推动西部地区放开中小城市户口迁移限制。加强出入境管理工作,在放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申请条件时给予西部地区更多便利。

(六)强化教育科技支撑,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大对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幼儿园建设的扶持力度。开展“普九”成果巩固情况专项调研,推动实施“普九”教育扫尾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支持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完善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继续大力推进东西部、城乡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工作。全国高等教育新增招生计划继续向西部高教资源短缺地区倾斜,继续加大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力度,开展面向贫困地区学生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试点。继续做好以职业教育实现就业脱贫工作试点。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免费师范生招生计划继续对西部地区倾斜,鼓励师范院校逐步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大力推动科技资源向西部地区集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布局。加强民族医药研发及产业化共性技术研究、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推进东中部地区先进适用技术向西部地区转移。建立东中西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积极推进人才开发。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继续推进干部交流,深入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继续选派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到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省市挂职锻炼。组织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抓好“博士服务团”等既有人才项目实施工作。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建设一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做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工作。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及青海三江源人才培养工程,启动少数民族高端人才计划。继续做好干部对口支援和智力引进工作,组织实施西部大开发引智项目“外专千人计划”和“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七)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效率和水平,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推动建立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继续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开展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延伸至小型工程。探索拓展市场融资渠道的方式方法。认真总结成都、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探索解决“三农”问题新途径。鼓励多元化主体投资参与运煤通道建设,推动新增煤电运项目一体化或股份制运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继续抓好甘肃庆阳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研究推动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关试点工作。

切实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制定出台促进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政策性文件和规划,研究规范边民通道和边民互市贸易区管理措施。支持广西东兴、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加快发展。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申请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继续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规范和促进开发区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重庆两江、陕西西咸、四川天府、甘肃兰州、贵州贵安等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进出口配额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当向西部地区倾斜,继续支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

(八)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继续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有关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已出台的重点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做好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榆(林)、新疆天山北坡、兰(州)西(宁)格(尔木)、贵州黔中等重点经济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批复实施《毕节试验区发展规划》。启动编制《贵州“三南”民族地区建设规划》。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支持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做好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积极促进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事业加快发展,重点抓好改善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等工作。制定实施扶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意见,组织实施秦巴山片区、乌蒙山片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开展贫困村整村推进。组织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编制左右江、川陕等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巩固汶川灾后恢复重建成果,加快推进玉树、舟曲灾后恢复重建。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