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社会体制 社会治理

关注北京创造力:“小巷总理”开启十年直选路

2012-05-21 15:57 新京报

摘要:九道湾开启社区居委会直选,户代表“直选”将成主流。九道湾试点之后,全市越来越多的社区,采用“一人一票”或“每家一票”的民主方式选举居委会。

今天的北京,已经成为全国最有创新优势、最具创新实力、最富创新潜质的活力之城。十年来,创新为北京前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九道湾开启社区居委会直选;大望京首试城乡一体化;地铁建设大规模提速;举办奥运、治理大气污染带动城市转型和科技创新发展。

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即将召开,新京报从今日起推出预热系列报道《北京创造》,选取10年来最能体现北京独创、独特、独到、独秀的方面,展现北京10年来的发展和进步。

昨晨7时,87岁的李桂香老人坐在轮椅上,让儿子推着,走了两站地,来到东四十四条小学操场,在投票箱里投入自己的那一张选票。

10年前,也是这片操场。1900多位居民在北京开先河,一人一票“直选”居委会,让九道湾这个窄胡同、大杂院里的社区,扬名全国。

候选人选举前“避嫌”

“马上就要选举了,你这个时候去给困难户送饺子,人家不会觉得你拉选票?”同事们提醒曹建军

5月13日母亲节,上午,九道湾社区居委会主任曹建军和同事们在包饺子。

韭菜猪肉、茴香猪肉、虾仁三鲜……时令新鲜的食材,是用社区公益金买的。社区志愿者在家拌好馅,带到居委会,社区工作者已经擀好饺子皮,等着包了。

饺子煮好,曹建军带着大家趁热分装在保鲜盒里,串胡同送给板桥社区的孤老、空巢老人和困难家庭。

今年3月,板桥社区居民刚刚并入毗邻的九道湾社区。5月20日,新的九道湾社区将通过“一人一票”的现场竞选方式,产生新一届居委会班子。

“马上就要选举了,你这个时候去给困难户送饺子,人家不会觉得你拉选票?”同事们提醒曹建军。

曹建军点头,“快选举了,我作为主任候选人,确实得少跟选民接触”,但逢年过节给孤老、困难户包饺子、送饺子,在九道湾已坚持了10年。新居民加入九道湾,他们理应共享九道湾人的情感支持和照顾。

“不能因为避嫌,饺子就不送了。”曹建军让同事以社区党委和服务站的名义,把饺子分户送完。

热情老人推动社区直选试点

选民和竞选者,都是胡同里普通老街坊,表现出极大的参选热情和民主素质,“不约而同,大家的目光聚焦九道湾。”周鸿陵回忆

10年前,九道湾开直选居委会“先河”。

2002年,通过时任民政部基层政权司城市社区处副处长王时浩推荐,公民教育民间研究学者周鸿陵,来到北京市东城区寻找一个城市居民直选社区居委会的试点。

社区居委会成员的选举方式有居民代表选举、户代表选举和直接选举三种方式。《居委会组织法》未规定居委会选举必须要由直接选举产生,而是可以间接选举的,居民代表选举的方式是应用最为广泛的。

当时,东城区的社区建设热情全国闻名。“我们也正在找一个基层民主实践的突破口和探索平台”,时任东城区民政局社区建设办负责人的李之言回忆,双方几经探讨,很快达成共识。

胡同和大杂院里,居民彼此熟悉,共同利益多,大家决定,找一个平房社区,来搞直选实践。

当年东城除建国门、朝阳门一带,其他地方多为平房社区。九道湾并不是最初的选项。

那年六七月间,九道湾社区向街道办报请成立社区老年人协会。大家意识到,这是一个不错的微观试验机会。于是,在民政部门和专家的支持下,九道湾社区的老人们,尝试直选老年人协会的会长和副会长。

选民和竞选者,都是胡同里普通老街坊,表现出极大的参选热情和民主素质,“不约而同,大家的目光聚焦九道湾。”周鸿陵回忆。

候选人问“是否可攻击对方”

两位副主任候选人果然出现了激烈的辩论。“我记得一位曾直接问另一位,你说你工作取得多少成绩,有没有实例作为证据?”

2002年8月17日,九道湾作为全市乃至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试点,差额直选居委会。

那天早晨,不到八点,东四十三条小学(现为东四十四条小学)的操场上,就坐满了九道湾的居民。当时的媒体报道描述,整个操场被彩旗和各色气球装点得喜气洋洋,“人们的脸上像过节一样洋溢着喜悦”。

当时刚满40岁的主任候选人之一曹建军,着粉红色套装,精心化了淡妆,头一次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现场脱稿演讲。

居民宋淑英回忆,激动兴奋的人们坐在露天操场上听竞职演讲,从太阳初升到日落,一连三场,台下有人喝茶、有人扇扇子唠嗑,但几乎没有人离场。

在1893张有效选票中,曹建军最终以1494票的高票击败对手,当选九道湾社区居委会主任。

让周鸿陵难忘的,是两位副主任候选人的激烈PK。“在选举前,还有候选人问我们,演讲时,是否可以攻击对方。我们提醒说,不能是人身攻击”,周鸿陵说,在当年的“辩论会”环节,两位副主任候选人果然出现了激烈的辩论。“我记得一位曾直接问另一位,你说你工作取得多少成绩,有没有实例作为证据?”

那一天,九道湾社区“出尽了风头”。媒体聚焦,外界盛誉,领导观摩、地方考察取经纷至沓来。那年秋天,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夫人也走进九道湾观摩。曹建军则被舆论称为北京首个民选的“小巷总理”。

居民代表会议“弹劾”副主任

“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的每一笔支出,都要向居民代表常务会报账,代表们全部签字认可,才能报销。”

全程参与九道湾“直选”方案的李之言回忆,当年,为九道湾搭设的民主自治架构,不仅仅是直接选举,还包括日常的居委会服务职能和居民参与机制,其中,最有示范意义的,就是居民代表会议发挥作用,“社区自治章程”赋予其参与社区重大决策,对居委会日常工作监督、弹劾的权力。

那次直选,除选出居委会9位成员外,居民们还投票选出21名社区(居民)代表。其中,还有1位是流动人口代表。居民代表每个月都要开一次会议,监督居委会事务公开。

2003年非典后,社区居民代表会议首次启动“弹劾”程序,欲罢免他们认为在非典中没有尽力为居民服务的副主任。“后来没有罢免,这位副主任自己辞职了”,社区居民代表黄竹城记得。

10年间,“居民代表会议”模式在九道湾也几经摸索变革,逐渐成为普通居民议政、问政的平台。

“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的每一笔支出,都要向居民代表常务会报账,代表们全部签字认可,才能报销。”

每年8万元社区经费就得精打细算,“买摞纸杯子,都要跑好几家超市,看看哪家最便宜”,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徐春玲说。

曹建军想办法带着大家节省办公费用。“出去开会,领的纸笔都得带回来,会场上别人丢下不要的,也捡回来。”同事张淼“爆料”说,曹主任是人大代表,每年开市人代会,都往回“捡笔”。现在,不少熟识她的代表,一开完会,就把笔主动送给她。

直选居委会已经成为习惯

随着时间推移,居民们对直选的热情慢慢淡化,转化为习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与九道湾同步,10年间,“居民(代表)常务会”这条社区居民自我探索的民主监督途径,已在东城区多个社区铺开。

在东城、西城、海淀等区县,城市居民社区组建“居民常务会”、“民主监督委员会”、“楼门院长会”等民主监督机构,实践基层民主自治。

与社区自治和监督途径越来越丰富相比,近年来,九道湾的直选趋于平淡。

连续10年关注九道湾的李之言感受最深。昨天一早,李之言坐在熟悉的东四十四条小学操场一角。看着零散来投票的居民,选票箱和秘密写票间前,有些空荡的操场,不免感慨,“前一两届,这里一早就坐满了居民。这两届,大家越来越习以为常了”。

站在操场另一侧,曹建军也坦言,直选成本确实很大,除了资金要街道办帮着想办法,为了呈现出全民参与的形式,工作人员要加班,居民们也要牺牲休息时间来开会,“有时候,很多人都会想着赶紧选完”。

“4000多选民,也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扎堆在一块儿投票”,曹建军觉得,随着时间推移,居民们对直选的热情慢慢淡化,转化为习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直选拓宽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和民主监督的平台;直选结果代表更多居民意见和利益诉求,直选产生的居委会,在实际工作中,也能够更贴合公共利益。 ——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处相关负责人

北京经验

户代表“直选”将成主流

九道湾试点之后,全市越来越多的社区,采用“一人一票”或“每家一票”的民主方式选举居委会。

2009年,上一届全市社区居委会换届中,居民“直选”居委会的比例不足10%。

去年8月,北京提出到2020年,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和户代表选举比例将达到50%。对于直选完成居委会换届的社区,市财政局表示,各区县财政将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

目前,全市2634个社区居委会正在全面换届。有20%以上的社区,将采取居民直选或户代表选举方式,构建新一届居委会。其中,绝大多数仍采取户代表方式解决。

北京市社科院城市所所长、北京社区研究基地主任于燕燕教授认为,中国的社区是以家庭构成的,家庭当中对选谁不选谁,大致会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每个家庭派一个代表投票,户代表参选在中国的城镇社区里,更现实,更合理,也不会影响选举的公正公平。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