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文化体制 文化总论

文化体制改革大事记(1979-2012)

2012-04-20 14:31 人民日报

摘要:1979年,广州出现第一家音乐茶座,市场力量开始向传统文化领域渗透。

1979年,广州出现第一家音乐茶座,市场力量开始向传统文化领域渗透。

1988年,国务院相关部门陆续颁布文化市场管理法规,文化市场的概念得以确立。

2000年,“文化产业”一词被正式写入中央文件,但长期以来,制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混淆,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束缚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重大部署。党的十六大报告厘清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2003年6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确定在9个地区和35个文化单位进行试点。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文化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2006年3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结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经验,部署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2006年8月,中办、国办下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08年4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重要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  两个月后,拍摄了众多“商业大片”的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申请获证监会批准通过,成为内地第一家成功上市的影视制作公司。虽然这是资本市场上的一件寻常事,但却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步。

2010年7月,中央政治局以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为专题举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明确提出了“三加快一加强”的文化改革发展总体布局。

2010年8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011年5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合肥举行。

2011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2011年12月,中办、国办下发《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12年2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太原举行。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