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摘要: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一、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弘扬延安精神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历来高度重视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延安精神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在民族危难时刻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的政治自觉和自信,而且体现了党对先进文化创造的高度自觉和自信。延安精神是党领导先进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已经深深融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就是守护好、建设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就是坚持文化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就是巩固党执政的文化根基。
我院地处延安精神的发祥地,是专门培养全军政工干部的政治院校。建院34年来,我院充分发掘驻地红色资源,坚持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坚定不移地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育,自觉把弘扬延安精神作为神圣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的信念从未动摇,脚步从未停滞。建院之初,院党委面对“办什么样的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作出了《关于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决定》,规定参加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是每一名学员的必修课。针对社会上一度出现的 “革命传统过时论”等错误思潮,院党委旗帜鲜明地再次作出《关于新形势下深入进行延安精神教育的决定》。我院长期坚持从校内、军内传播延安精神到面向社会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弘扬延安精神不动摇、不断线,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被誉为“弘扬延安精神的时代先锋”。2010年7月,学院的事迹被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确定为全国全军重大典型并进行了集中宣传。
延安精神不仅属于历史,而且属于现在,属于未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用好红色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这为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先进文化传统,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延安精神,使之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二、把握文化建设新趋势,不断赋予延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不断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开拓创新中充分展示先进文化的创造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多年来,学院党委始终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坚持与时俱进弘扬延安精神,赋予延安革命传统教育新的内涵,确保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历久弥新。我们始终紧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紧贴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实际,紧盯官兵和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紧抓人民群众和广大学员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大力传播延安精神。不断适应官兵和群众文化认知水平和认同方式的新变化,坚持在延安精神传播路径和手段信息化上下功夫。不断挖掘和拓展弘扬延安精神的新资源,开辟弘扬延安精神的新课堂。
延安精神产生于革命战争时代,但它蕴含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反映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体现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凝结着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了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适应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因而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和永恒的精神支柱。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活跃,人们的价值取向、文化取向多元多样,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准确把握精神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不断赋予延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三、强化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做延安精神的模范践行者
弘扬一种先进的精神文化,要靠坚持不懈地教育宣传和躬身践行。伟大的延安精神教育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我们党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弘扬延安精神,离不开全体共产党人对延安精神的学习实践。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牢记“两个务必”,保持延安时期那么一种忘我精神、那么一股昂扬斗志、那么一种科学精神,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
30多年来,学院党委始终坚持用延安精神建院育人,指导学院建设各项工作。构建以“求是”为核心价值追求的校园文化,作为全院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确保办学育人的正确方向;始终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开拓创新的品质,坚持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学员,确立 “需求牵引、问题中心、能力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全面推动学科理论、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确保人才培养适应未来战争需要;始终坚持挖掘延安精神这个宝藏,全院上下真学真信真情实践延安精神,形成了“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院训精神和“忠诚使命、求实力行、团结拼搏、忧患进取”的精神品质,为部队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政工干部,使他们成为部队“过得硬、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人才;始终坚持以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情操和崇高品格为榜样,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育人与育己相结合,让延安精神内化为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涌现出一大批模范践行延安精神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学院教学工作和全面建设呈现可喜局面,先后获得“全军教学优秀单位”、“全军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延安革命传统教学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军队级一等奖、“国家精品课程”。
宝塔山下,延河岸边,孕育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体现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体现了我们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延安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而且是全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它的价值是永恒的。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使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张本正,西安政治学院院长;刘强,西安政治学院政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