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时代写颂歌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文化改革发展问题,指出“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联系自己的创作实践学习全会精神,我有很深的感受和体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文化改革发展问题,指出“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强调必须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联系自己的创作实践学习全会精神,我有很深的感受和体会。
前不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旗帜》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上演,受到了热烈欢迎。作为这台晚会的音乐总监,我和众多音乐家们一道,用音乐真挚地表达了对党的热爱,感到十分自豪。
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努力探索晚会音乐的最佳表现形式。这台晚会的音乐要想成功,必须深入了解党的发展历史,深刻认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深切体会全国各族人民对党的信赖和爱戴,怀着对党深厚的感情,同时又注意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才能创造出更准确、更生动的音乐表现形式。为此,我们把这台晚会音乐定位为多种风格有机的结合、统一,既热烈喜庆又充满深情,既大气厚重又色彩斑斓,既保留传统又充满当代气息。如晚会第一篇章“人民的心声”中的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我们运用了以才旦卓玛为首的老中青三代藏族歌唱家共同演唱的形式,音乐深情地流淌、层层递进,由抒情渐变成活泼、阳光,生动表现岀一代代藏族儿女对党的无限热爱之情。又如第二篇章“难忘的岁月”中《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东方红》,我们大胆设计了原生态唱法与交响合唱结合的方法,在欢快的歌舞中,“东方红,太阳升……”一个西北汉子高亢嘹亮的歌声如异峰突起,随之雄浑的交响合唱“共产党像太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领袖与人民的关系及老百姓对共产党的衷心爱戴。再如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原本人们十分熟悉的齐唱歌曲,我们也加以精心设计:在舞台上出现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画外音后,由一个解放军指挥员发自内心地缓慢清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到高音处,突然爆发出震撼人心的腰鼓声,人们随着鼓声的节奏放声歌唱、载歌载舞,激情再现了人民欢庆解放的喜悦和对共产党的敬佩之情,既有新意又鼓舞人心。再如第三篇章“民族的脊梁”中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好》、《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我们走在大路上》等经典歌曲,我们大胆采用音乐剧的说唱、咏叹等形式来表现那一代青年人的革命理想和浪漫情怀,每首歌就像一个微型音乐剧,对唱、轮唱、重唱此起彼伏,既新颖独特又充满生活气息。
晚会的音乐设计还有许多独具匠心之处,如《七律·长征》的音乐加入了悲壮、昂扬又凄美的女高音色彩,显得更加动人心魄;在《保卫黄河》的激越雄壮中又融入一种机智果敢的特质,特别是歌词中“黄河在咆哮”的“哮”字原来只有一拍,我们将它延长至十一拍,突出了呐喊与热血沸腾的感觉;在歌舞《向着胜利》段落中,我们将《团结就是力量》的合唱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音乐旋律相互交织、层层叠加,表现出正面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与“白区”各界群众齐心合力推翻蒋家王朝的坚强决心和强大力量,在表现战斗最激烈处,音乐又一反常态地突转为《红旗颂》深情、博大的旋律,彰显出人们对美好明天的信心与渴望。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风雨同舟》、《江山》等,我们也使用了更为情境化、戏剧化的音乐处理,使人们既感受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又获得了一种新的审美享受。总之,整台晚会的音乐创意、设计,我们都想传递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党和人民永远心连心,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做一个弘扬主旋律的模范践行者。回顾自己多年来的创作,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名军队艺术家,只有始终将弘扬主旋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
一直以来,我力求自己的音乐作品能够充分显示出鲜明的军队特色、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能够透出一种美、一种力、一种思想、一种精神;能够使人民群众、全军官兵在歌声中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我创作的歌曲如《当兵的历史》、《边关军魂》、《不要问为什么》、《西部放歌》、《天路》等都是基于这样的追求。在这些作品中,我注重挖掘思想内涵,希望人们的精神世界得以升华。我不反对“小情感、小情绪”,但我更追求崇高的境界。我创作《世纪春雨》、《望月》、《桃花谣》、《芦花》等歌曲的出发点,就是不拘泥于小桥流水、花前月下的阴柔之美,而是代之以清新委婉、明快大气的旋律,以此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我认为,真正的艺术家不应该是“迎合”,而应该是“引领”,否则,我们的创作指导思想就会偏离正确方向,也必将被历史所淘汰。
弘扬时代主旋律,应该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基点。作为一名军队文艺工作者,更要牢记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社会责任,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强音,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文艺精品。这些年来,我创作了《走进新时代》、《一切献给党》、《永远跟你走》、《江山》、《旗帜颂》、《走向复兴》等一大批歌曲,在音乐的旋律中树立起党的形象,让广大老百姓从本质上了解我们的党,更加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在创作实践中,我清楚地体会到:歌颂党、赞美祖国不能只是喊口号,一定要出于真情、来自实感、自觉地去创作,同时还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如在创作歌曲《走进新时代》时就遇到这样的问题,这是一首歌颂全国亿万人民在党领导下走过光辉历程的歌曲,分量很重。如何用旋律来升华这一思想主旨,则对我的音乐创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写第一稿时,我铺陈了大量气势雄伟、恢弘壮观的音乐,但左思右想又觉得这样的音乐老百姓听了会感到有距离。党和人民本来是心心相印的,如果音乐虚张声势、高高在上,势必适得其反。所以我又创作了第二稿,就是现在为大家所熟知的这首音乐,讲述而不是灌输,交谈而不是报告,优美而不乏气势地把走进新时代、奋发向未来的思想主题通过音乐流淌出来,潜移默化地让听众去接受。同样,在创作歌曲《江山》的过程中我也使用了这样叙事般的音乐,用真情、柔缓的旋律把党“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辣酸甜”和“日夜不忘老百姓康宁团圆”的宗旨彰显出来,力图增进情感上的沟通。当写到“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时,又让音乐的高潮层层推进,高亢、舒展的旋律,仿佛在呼唤、告诫着所有的党员,只有把“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时刻牢记心上,我们的党才能保持更强大的生命力。歌曲播出后受到社会各阶层的称赞和好评。我先后收到2000多封听众来信,江苏徐州的一位下岗工人来信说,下岗后家里生活很困难,对生活一度失去了信心,在电视里听了《走进新时代》、《江山》等歌曲后,引起了共鸣,受到了感染,重新点燃了对生活的希望。这使我非常欣慰,说明我的工作没白做。同时也说明,文艺创作只有坚持先进性,唱响主旋律,才能达到鼓舞人、激励人的目的,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赞誉。
(作者: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