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生态文明 生态总论

袁纯清再谈山西转型跨越发展

2011-06-20 09:19 山西青年报

摘要:山西发展因煤而兴,问题却也因煤而生。在经济变革和发展中,山西形成了“一煤独大”的重型产业格局,煤、焦、冶、电、钢铁产值对GDP的贡献率在八成以上。过度的能源依赖使得山西深陷资源诅咒。

山西发展因煤而兴,问题却也因煤而生。在经济变革和发展中,山西形成了“一煤独大”的重型产业格局,煤、焦、冶、电、钢铁产值对GDP的贡献率在八成以上。过度的能源依赖使得山西深陷资源诅咒。

所谓的资源诅咒,在经济学上是指自然资源的丰富反而拖累了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经济学家们常常以此来警示经济对于资源过度依赖的危险性。2008年的上半年,山西成为了中国唯一一个经济负增长的省份。2009年,经济的增长速度则在中国垫底。山西经济试图要通过综改区的试验突出重围,走出一片新的天地。6月19日,省委书记袁纯清在接受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采访中,再次谈到山西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批复过程。

山西发展因煤而兴,问题却也因煤而生。在经济变革和发展中,山西形成了“一煤独大”的重型产业格局,煤、焦、冶、电、钢铁产值对GDP的贡献率在八成以上。过度的能源依赖使得山西深陷资源诅咒。

所谓的资源诅咒,在经济学上是指自然资源的丰富反而拖累了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经济学家们常常以此来警示经济对于资源过度依赖的危险性。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这个诅咒就在山西的身上更加突显。

2008年的上半年,山西成为了中国唯一一个经济负增长的省份。2009年,经济的增长速度则在中国垫底。省内的几个“以煤立市”的城市也已经出现了资源枯竭,后续发展乏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山西经济试图要通过综改区的试验突出重围,走出一片新的天地,可以说是被逼出来的选择。6月19日,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接受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采访中,再次谈到山西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批复过程。

“山西成为综改区是上下共识”

2010年12月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的第二天,国务院新闻办就发布了关于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消息,由此,山西成为了中国第9个国家级的综改区。这个国家级的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区,是目前为止批准的唯一一家全省域、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6月19日,袁纯清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说,山西被确定为综改区,最早是因在2009年,习近平副主席到山西来考察时,山西的同志向习近平反映“山西挖了那么多煤,经济发展却不是很快,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也不多,而且生态破坏也比较厉害”,这个问题引起了习近平的高度重视。当时习近平同志就提出委托相关部门来山西做一个调查研究,看如何调整山西的经济结构,转变山西的经济发展方式,中央怎样给予山西支持。这个调查完成后,报告给中央的几位主要领导同志,包括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都高度重视,并把这件事情交由国家发改委和山西省一同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最后向国务院打了报告。

袁纯清说,山西被定为综改区应该说是上下的一种共识,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同志曾经说过“每当到了煤、电、油紧张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山西,挖煤运煤山西从不打折扣,山西对国家有贡献,应该获得支持”。

袁纯清对记者吴小莉说,山西曾向发改委上报过四个数据:山西挖1吨煤,将产生近6到7吨的伴生物,特别是伴生物中的煤矸石,现在山西堆了上百个平方公里,煤矸石经太阳一晒就裂口子,一下雨就会产生二氧化硫,降酸雨;山西挖一吨煤,要损坏2.42吨地下水的资源,而一年要挖7亿吨煤;山西挖煤的地下巷道有近两万多公里;山西生态损失高达3千个亿。“听完这些数据,发改委表示 ‘今后如果有一些现代煤化工的项目,如果国家要批准建设,山西应该作为首先来考虑,支持山西,因为山西贡献太大了’。”袁纯清接着对吴小莉说,在向中央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山西曾经提出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在当年年底前将综改区批下来,以便纳入到国家的“十二五”总体规划中。结果,到了2010年的12月,仅仅过了10个月的时间,批复就如期下发,审批过程之顺利超乎许多人的想像。

“资源要整合才能更好地利用”

对于媒体报道,我省一些地区面临资源枯竭,而对山西煤炭产业的未来产生忧虑的现象。

袁纯清回答说,资源会越来越少是相对来说的,比如现在探明煤炭储量是2700亿吨,我们开采了120亿吨,按照开采率50%计算,就是挖掉了300亿吨煤炭,还有2400亿吨还可供开采,2400亿吨按照70%算,就是1680亿吨,按照一年10亿吨计算,还可以开采160年。还有就是现在我们发现这些煤炭,是在一千米以上的,那一千米以下还有没有,还不知道,假如一千米以下还有,比如还有两千亿,那就是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讲的资源枯竭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袁纯清接着解释道,比如说在大同、阳泉,它有城区、有矿区,矿区在地下,矿井是挖在城区的,在底下挖矿,上面是城区的管辖,那现在逐渐地这个矿区可能要挪位,挪到别的开采区,所以资源枯竭不是说完全说没有了,只是条件不一样了,包括距离,深度,煤质等方面。接下来,袁纯清以孝义为例,回答了有关资源整合的提问。他说,孝义作为资源型转型的一个区域,第一是要少挖煤,搞别的产业,第二是资源型的产业要成规模,比如过去炼焦,有五万吨、十万吨的,现在都要整合成百万吨级的,焦油也要成规模加工,这样既可以提高效益,也可以减排。“整合资源,才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

“山西要走自己的路子”

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煤炭不仅是能源资源,也是碳材料资源,更是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资本,山西的工业新型化在一定程度上要围绕煤来展开和推进。所谓工业新型化,从趋势上讲,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粗放能耗型增长到集约节能型发展的工业化;从驱动上讲,是依靠科学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工业化;从产业上讲,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化;从形态上讲,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的工业化;从经济学角度讲,是投入产业比高、经济效益好、增长速度快的工业化;从目标上讲,是落后生产力得到淘汰,先进生产力得到发展,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的工业化。

2010年7月29日下午,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提出 “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7条路径,以实现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实现由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的转变。为此,袁纯清做了很多次调研。2010年12月,山西获批综改区之后,陆续派出了8个调研组,分赴上海、天津、武汉、成都、重庆等8个综改区调研,随后袁纯清又带队去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地调研。

在回答吴小莉提问的调研目的和体会时,袁纯清说,目标是开阔眼界,去学习别人,寻找合作的机会,招商引资。山西是一个内陆型省份,江浙沪等省市无论在县域经济、科技创新、城市化建设和新型产业等方面都走在山西前面,他们需要煤炭,山西积极支持,但同时山西也希望他们到内地来,有些产业做梯度转移,支持山西发展。

谈到资源型经济转型,在国际上不乏成功的先例。比如德国的鲁尔实验区、美国休斯顿实验区和日本北九州实验区,都是通过打造生态工业园区,引领和推动转型发展的典范。

2011年4月,袁纯清率领山西省代表团在德国北威州友好访问,其中就重点考察了北威州的转型案例鲁尔区。在上个世纪中叶前的100多年里,鲁尔区一直是德国煤炭和钢铁的生产基地,二战结束之后,它直接带动了德国经济的腾飞。即便如此,到了上个世纪的60年代,石油、天然气的供应对以煤钢为主的鲁尔区还是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煤矿和钢铁公司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鲁尔区在危机中被迫走上转型之路。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举全德国之财力打造的鲁尔区,已经成为了欧洲最大的新经济区。而现在,一场类似当年德国整治鲁尔区的战斗也在三晋大地打响。

袁纯清表示,鲁尔区的转型做得很好,城市环境由过去的漫天烟雾变为蓝天白云、绿树成荫,这种变化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和震憾,同时也得到共识——转型是可以做成的,只是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结合实际来说,鲁尔区的煤炭资源不如山西的多,客观上我们有更多的优势,因此山西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还得继续挖煤,在挖煤的基础上实现转型,开创自己的新路。

袁纯清说,循环经济是资源的高端利用形式,也是资源资本在更高层次融合互动的有效载体。山西作为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意义,因此一定要抓住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的机遇,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发展的新动力、新模式,贯穿于转型跨越发展全过程,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