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社会体制 社会治理

滨海新区创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纪实

2011-06-03 23:07 求是理论网

摘要:近年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大工程、大企业纷纷上马落户,建设工地密集,机器轰鸣,塔吊林立,工程如火如荼……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脉动强劲。作为被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正式确定为全国35个市、县(市、区)社会管理创新的综合试点之一,滨海新区不仅要争当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更要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排头兵。

近年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大工程、大企业纷纷上马落户,建设工地密集,机器轰鸣,塔吊林立,工程如火如荼……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脉动强劲。作为被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正式确定为全国35个市、县(市、区)社会管理创新的综合试点之一,滨海新区不仅要争当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更要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排头兵。

以创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为动力,滨海新区将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内容纳入“十二五”规划,全面开展新区社会管理创新系列课题研究,着手编制新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五年规划,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努力争当创新社会管理的排头兵,为百姓营造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

服务零距离建立四级服务体系

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什么?新区人的理解就是,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为此,滨海新区将社会管理从原来的区级、功能区和街镇三级向下延伸到了村(居)一级,在330个村(居)建立起6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站,民政、社保、公安、司法等10多个部门走进社区,联合办公,办事效率大大提升。同时,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每个社区聘请了10多名社工,服务百姓,实现为居民服务零距离。活跃在社区里的社会工作者,成为推动邻里和谐的加速器。

在此基础上,为从源头发现化解矛盾纠纷,滨海新区又建立了新区、功能区、街镇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和村(居)综治信访服务站。通过层层综治信访服务组织,从公、检、法、司、信访等部门选配优秀干部,重点负责直接调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和信访。同时将按照有常设工作人员、有必备办公条件、有明确职责任务、有规范运作程序、有严格考核奖惩的“五有”标准做实街镇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并推广村(居)综治信访服务站,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八项职责任务。确保新区矛盾化解工作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镇、难事不出新区,层层筑牢维护稳定的防线。

地处滨海新区汉沽中心城区的寨上街,以“和谐110”和综治信访服务中心为主体建立了街、居、楼门院三级纠纷排查调处网络,近年来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47起,调处成功率达98.2%。

如今,放眼滨海新区,通过四级综治信访服务组织的上下联动,对各类矛盾纠纷采取“门诊、急诊、会诊、出诊、复诊”五种方法,使绝大部分矛盾纠纷得到了及时有效化解。

前不久,杭州道街文明里小区部分居民认为周边新建高层住宅影响采光,并有可能对邻近住宅有所破坏,多次阻止施工并准备大规模集访。街道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及时召开社区干部、党员、居民代表、开发商、城建部门参加的恳谈会,最后达成对房屋跟踪监测并出具鉴定书的一致意见,有效避免了一起可能引发群众集访的矛盾纠纷。

据统计,自滨海新区建立四级信访服务体系以来,各级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11600多人次,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

探索新途径全方位服务流动人口

走进位于滨海新区的天滨公寓,新颖独特的设计,绿树成荫的环境,智能化的电子安防系统,篮球场、羽毛球场、图书室、棋牌室等各种公共设施齐全……这并不是哪个高档小区,而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的蓝领公寓。

近年来,滨海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坚持为外来务工人员创造温馨舒适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作为构建和谐滨海新区的重要工程。针对大企业和在建大项目集中的特点,实行工程项目与员工公寓同步规划、同步启动,积极推行流动人口集宿式、公寓式管理模式。

滨海新区政府出台了优惠政策,由用工单位向流动人口员工提供符合基本卫生和安全条件的集体宿舍;在流动人口和农民工集中的工业园区,按照集约用地原则,由政府或社会机构投资建设集体宿舍或公寓,以可以承受的租金出租给流动人口和农民工。同时,在政府、社会机构或用工单位兴建集体宿舍或公寓,成立住宿管理机构,明确专人,加强内部安全管理。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已先后在开发区、保税区、中新生态城等流动人口集聚的区域,建设各类员工公寓27处,总计可容纳15万人住宿,此外多家企业都已建设了自己的员工公寓。

与此同时,在辖区集中用工企业全面推行集治安防范、矛盾调处、劳动用工、社会保障、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生育、卫生防疫为一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业主责任制,把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责任落实到用工单位和经营业主。

在招聘流动人口50人以上的企事业单位,确定了兼职协管人员;在招聘流动人口500人以上的大企业和成建制劳务团体,成立了服务管理机构,确定了专职管理人员,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从2010年起,滨海新区在全国推出面向外来人口户籍准入政策的创新之举。每年评选出千名“优秀外来建设者”,可获得天津“红印户口”。而且,通过表彰,对已落户的滨海新区“优秀外来建设者”,新区将在每年新增保障性住房中安排出一定比例,用于“优秀外来建设者”购买或租赁。同时,在家属随迁、子女就学入伍、社保统筹、民政救助等方面,给予同城待遇。

通过一系列创新的举措,为流动人口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并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员加入到滨海新区建设者的行列之中,使他们能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

实现有效管控构筑多元立体防控体系

滨海新区辖区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0万人,快速发展也使治安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为此,滨海新区积极构筑专群结合、动态立体、全覆盖的防控体系,实现对社会治安的有效管控。

警情主导警务,警力跟着警情走。滨海新区公安局有关人士介绍,新区实施巡警、民警、武警联动,棋格布警与机动巡控相结合,增加有警时间和密度,最大限度布警街面,同时梯次布局多层次拦截圈,快速有效处置重大紧急警情,并将技防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和管理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同时,创新群防群治模式也成为治安动态防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海新区政法委维稳处处长潘金生说,滨海新区着重发展专职保安员、职业辅警、义务巡逻队、安全信息员、平安志愿者等5支民防队伍,大力推行以治保会为核心的群防群治工作模式,创新“邻里守望”、“店店联防”、“村际联控”、“定点守护”、“定段巡视”等多种群防群治方法。

在此基础上,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状况,滨海新区成立了“应急联动中心”,组建特警突击队,配置了高科技警务装备。针对诸多大型工程项目沿海而建,海上治安形势日趋复杂的情况,着力加强海域治安防控网络建设,年内将建立1个大型警用码头和6个小型海警码头,并配置现代化警用舰船,调整海上执勤模式,增加日巡逻密度,实现对海域辖区的全天候管控。

此外,针对新区地域大、空域广的特点,有效发挥直升机快速、便捷的功能,年内将购置警用直升机,组建直升机特勤队,搞好空中巡查,增加巡逻次数和覆盖面,在反恐处突、打击犯罪、抢险救灾、护送伤员、运送物资、服务发展等方面发挥空中优势。

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宗国英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滨海新区要瞄准争创全国第一的目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重点领域探索创新,打造新时期社会管理的‘滨海模式’。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具备新区特点、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路子,为百姓造福谋利,从而带动滨海新区的整体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