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总体改革 改革综合

叶、陈、王抵制“两个凡是”

2011-01-01 17:13 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

摘要:1977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会议之前,叶剑英对华国锋的讲话稿提出两条意见:“一是‘天安门事件’是冤案,要平反;二是对邓小平同志的评价,应该把提法换一下,为小平同志出来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两个凡是”的方针,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各种抵制和反对。

1977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

会议之前,叶剑英对华国锋的讲话稿提出两条意见:“一是‘天安门事件’是冤案,要平反;二是对邓小平同志的评价,应该把提法换一下,为小平同志出来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叶剑英的意见非同小可。逮捕“四人帮”成功,主要依靠叶剑英,华国锋心里有数,全国也都是很清楚的。粉碎“四人帮”之后,华国锋曾经请叶剑英出来主持党中央的工作,叶剑英不同意。

根据华国锋的指示,这一段华国锋和叶剑英如有共同活动,比如接见国内重要会议代表等,《人民日报》头版通栏大标题是这样做的:“华主席叶副主席接见×××”。华国锋与叶剑英并列。

而且,谁都知道,当时军队领导权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叶剑英手里。

华国锋心里十分沉重,他对叶剑英是不能不让步的。

挑战接踵而来。在会上,陈云、王震等许多老同志起来反击“两个凡是”,郑重地、坚决地提出为“天安门事件”平反,要求恢复邓小平的工作。

陈云在事先准备好的书面讲话中说:我认为绝大多数同志到天安门去是为了悼念周总理。需要查一查“四人帮”在“天安门事件”上是否插手,是否有诡计。邓小平与“天安门事件”是无关的。为了中国革命和党的事业的需要,听说中央有些同志提出让邓小平重新参加党中央领导工作,是完全正确、完全必要的,我完全拥护。

王震慷慨陈词:“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这是毛主席讲的,周总理传达的。1975年他主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他是同‘四人帮’作斗争的先锋。‘四人帮’千方百计地卑鄙地陷害他。天安门事件是反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谁不承认天安门事件的本质和主流,实际上就是替‘四人帮’辩护!”

陈云、王震的发言虽然不让在会议简报上刊登,但却得到许多与会同志的赞同。华国锋有点被动了。他深知粉碎“四人帮”之后,这些身经百战的元老在中国政坛上的分量和巨大的影响力。

在形势的压力下,华国锋讲话说,最近一个时期,在党内和群众中围绕着邓小平同志的问题和“天安门事件”的问题有不少议论。在这样一些问题上,我们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要有一个根本的立足点,这就是要高高举起和坚决维护毛主席的伟大旗帜,中央对于解决邓小平的问题和平反“天安门事件”问题,是坚决地站在维护毛主席的伟大旗帜这个根本立足点上的,如不这样做,就会发生有损我们旗帜的问题。

关于邓小平问题。华国锋说,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决定的,批是必要的。“四人帮”批邓另搞一套,对邓小平进行诬陷打击,是他们篡党夺权阴谋的组成部分。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央决定继续批邓,是经过反复考虑的。这样做,就从根本上打掉了“四人帮”及其余党利用这个问题进行反革命煽动的任何借口,从而有利于稳定局势。至于邓小平过去的功过,毛主席早有全面的评价。1973年邓小平同志重新工作后,是有成绩的,也犯有错误。经过五个多月揭批“四人帮”的斗争,解决邓小平同志的问题,条件逐步成熟。要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关于“天安门事件”。华国锋说,在“四人帮”迫害周总理,压制群众进行悼念活动的情况下,群众在清明节到天安门去表示自己对周总理的悼念之情,是合乎情理的。但是,确有少数反革命分子把矛头指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乘机进行反革命破坏活动,制造了天安门广场反革命事件。我们的同志应该警惕“四人帮”余党和反革命分子的阴谋,不要在“天安门事件”这样一些问题上再争论了。

华国锋在讲话中有了一些松动,这是他面临巨大压力不得不做出的一点让步。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