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嫌姚文元不“左”
摘要:在华国锋等人的主导下,当时很多批判“四人帮”的文章使用的话语都是“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模式,传达出来的信息也散发着浓烈的“左”的气味。
在华国锋等人的主导下,当时很多批判“四人帮”的文章使用的话语都是“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模式,传达出来的信息也散发着浓烈的“左”的气味。
《文汇报》1976年10月21日发表一篇揭批“四人帮”的文章说,“四人帮”是“党内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是不肯改悔的正在走的走资派,是无产阶级最危险、最凶恶的敌人”。
《人民日报》1976年10月22日发表文章说,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一次伟大实践,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1976年10月23日发表的文章说:“揭出‘四人帮’反党集团,又一次证明毛主席关于资产阶级‘就在党内’的论断无比英明,无比正确。‘四人帮’反党集团是党内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他们上台,就是资产阶级上台,修正主义上台,法西斯上台,资本主义复辟,我们的党就要变修,国家就要变色,人民就要遭殃……”
更为奇特的,是嫌姚文元不“左”。
《人民日报》1977年1月16日发表解胜文的大批判文章《批判姚文元的阶级斗争“终结”论》。该文揭露说姚文元年轻的时候,曾经写文章抹杀阶级斗争,鼓吹阶级斗争也有低潮终结的时候,这说明姚文元是个右派。这样的批判暗示什么呢?当然是要把阶级斗争搞得更加激烈。
这些现象说明,批判极右的结果,是极“左”思潮在社会上继续泛滥流行,是“文化大革命”的意识形态继续荼毒中国,是中国人民继续蒙受愚弄,无法清醒和前进。
但是,华国锋批“极右实质”的主张,在实际贯彻中不能不打折扣。
“四人帮”本来就是极“左”。随着揭批运动深入,势必要摆脱“批极右”的轨道,触及“四人帮”的极“左”。
1976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任平撰写的《一帮祸国殃民的害人虫》一文,批判“四人帮”以“革命”压制生产的“左”的谬论,说:“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搞好社会主义建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项基本任务。”
11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轻工业部批判组的《自力更生,洋为中用》一文,批判了“四人帮”的封闭主义,说:“对外国的好经验、先进的科学技术都要学习,都要吸收过来为我所用。”
有的文章还揭发批判了“四人帮”迫害知识分子、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的罪行。
这都是揭批“四人帮”的极“左”。
限制和反限制的矛盾日益激化起来。揭批“四人帮”运动也在冲破重重限制的过程中,开辟着思想解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