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天下先——广汉
摘要: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干兴邦精神,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干兴邦精神,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978年春,广汉县金鱼公社(现广汉市金鱼镇)在全国率先“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长奖励”的“包产到组”责任制的改革实验。10月,四川农村改革的序幕悄然拉开。此时,离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还有两个多月。
1978年10月,在广汉县委书记常光南提出“包产到组”的改革思路,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赞同。
1978年,金鱼公社116个生产队实行生产责任制改革试点,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包产到组”责任制的公社。“包产到组”纠正了过去“吃大锅饭”的现象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年,全公社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23%,创下了粮食增产的历史最高纪录,是全县所有公社中增产最多的公社。
邓小平——(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所有四川的广汉县金鱼公社的“包产到组”和安徽凤阳县的小岗村的“包干到户”,不约而同地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导。四川和安徽一道揭开了中国农村的序幕。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公社体制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农村管理体制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1980年,广汉县向阳公社(今广汉市向阳镇)摘掉了人民公社的牌子。挂上了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成为全国第一个撤销人民公社的地方。向阳公社,这名不见经传的乡村揭开了四川乃至全国的“社改乡”序幕,赢得了“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的美誉。
6月,挂了22年的“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牌子终于被摘下来。换上了“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建立了乡党委、乡政府和农工商总公司。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生产队改为村民组。1980年底,广汉县22个人民公社先后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向阳公社“社改乡”的经验通过试点逐步在全省推广。1981年,四川省委在新都县石板公社、邛崃县桑园公社、新民公社继续试点,到1984年底,全省99.9%的公社都实现了撤社建乡。
向阳公社在全国都一个摘下“公社”牌子的行动轰动了全国,影响了海内外。国内外很多报刊都称其“开创了中国农村行政体制改革的先河”。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一向阳公社“社改乡”为开端的农村行政体制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开。
广汉因有三星堆闻名天下,可大家就忽略了他在农村体制改革中敢为天下先的作用!我现在真的要重新认识了解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