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社会体制 教育体制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制订纪实

2010-07-14 09:15 中国网

摘要:“ 四个现代化, 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基础在教育。”邓小平同志的这个思想, 现在已完整地体现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之中。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 中央立即将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作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任务提到了重要工作日程。

胡启立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预备会上介绍《决定》的制定过程 巫加都 摄



  胡耀邦、邓小平、赵紫阳、彭真、万里等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主席台上

万里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



  为教育体制改革指明方向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制订纪实

  中南海纪事 杨瑞敏

  1985年

  “ 四个现代化, 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基础在教育。”邓小平同志的这个思想, 现在已完整地体现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之中。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 中央立即将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作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任务提到了重要工作日程。

  去年十一月, 由胡耀邦、赵紫阳同志亲自挂帅成立了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文件起草领导小组, 着手进行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文件的起草工作。在起草《决定》的日子里, 许多中央领导同志对教育体制改革都非常关心, 经常亲自过问, 作指示, 批文件, 为起草《决定》倾注了心血。

  去年十一月底至十二月中旬, 胡启立同志风尘卜卜地到安徽、江苏等四省对教育工作进行专题调查。回京后不久, 他就对教育体制改革中一些重大方针政策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们原则上的肯定。小平同志批示“很赞成” 。

  去年十一月十四日, 在耀邦同志主持召开的中央科技、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 耀邦同志就系统地阐述了他对《决定》的初步构思, 为起草《决定》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口从去年十一月领导小组成立, 至今年五月二十八日《决定》问世, 象这样由耀邦、紫阳同志亲自主持的领导小组会议, 先后共开过三次。对《决定》几经讨论、修改, 形成了第八稿。接着, 五月三日和十三日, 胡耀邦又分别主持召开了中央书记处会议, 对第八稿和第九稿逐字逐句地进行讨论, 会后又经过修改, 形成第十稿, 并提交全国教育大会讨论。之后, 起草小组又根据大会提出的意见, 对《决定》进行了研究、修改, 形成第十一稿, 于五月二十七日提交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 二十八日正式发表。起草《决定》的过程, 同时也是不断征求意见、集思广益的过程, 先后曾开过不少座谈会, 征求中央有关部门、部分省市自治区负责教育工作的同志、部分高等院校负责人、专家, 以及民主党派的同志的意见。四月中旬, 中央办公厅把第五稿发给全国各地、各部门征求意见, 先后收到近三百份意见。

  今年人代会期间, 还征求了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此外, 在北京还请了九位美籍华裔学者座谈, 征求他们的意见。甚至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即将开幕的前几天,教育部还专门派人到美国, 就《决定》第八稿征求美籍华裔学者的意见。据粗略统计,全国先后参加讨论《决定》的约在一万人次以上。《决定》吸收了各界人士的许多宝贵意见。所以, 应该说, 《决定》既凝结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心血, 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普及义务教育, 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在一个十亿人口的中国, 义务教育如何才能普及这是建国三十五年来想解决但却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

  五月三日下午, 中央书记处讨论教育体制改革的会议一开始, 耀邦同志就提出了义务教育的问题。胡耀邦说, 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对两亿人口的大中城市来说, 没有多大困难,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 只要各级领导抓紧, 也是容易办到的现在困难最大的是老少边穷地区, 财力、物力、人力都调不去,在短期内普及义务教育不现实。看来必须承认这个现状, 不能和其他地区同样的要求。

  他的话音刚落, 赵紫阳同志就接着说,普及教育一定要承认中国国家大、人口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教育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如果经济不发展, 要发展教育是困难的。普及义务教育, 至少有百分之七八十人口的地区不难做到, 但对经济发展较缓慢的地区, 则应当明确地提出另外一种要求, 这就比较符合中国的实际。薄一波同志表示非常赞同耀邦、紫阳同志的意见。他感慨地说, 现在已经是一九八五年了, 我们的认识要迈进一步, 要懂得中国就是中国, 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我们早该懂得这一点。

  薄一波的话, 引起了很多同志的思索过去, 一提起普及义务教育, 许多人马上就想到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大普及, 不能漏掉一个角落, 否则, 就不能算普及义务教育。中央领导同志指出, 这是一种老观念,现在必须重新认识这个问题, 树立一种新观念。试想对外开放, 为什么要先开放沿海城市,而不是先开放别处农村经济改革, 为什么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而不要求大家同时富起来中央领导同志说, 普及义务教育也是这个道理, 不能一刀切, 要承认不平衡, 因地制宜, 区别对待, 有步骤有层次地逐步展开。采取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 就从理论和实践上, 解决了发展中国教育事业中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 意义是深远的。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中央提出了两项重大措施—把建设一支有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 作为实行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来抓。首先, 要做扎扎实实的工作, 逐步改善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待遇及生活条件, 鼓励他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目前能做到的首先是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增长幅度高于机关和其他事业单位, 中小学教师调资的时间从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算起, 而事业单位则从七月一日算起专门给中小学教师设教龄津贴。

[page]


  中央领导同志说, 中国在政治上人人平等, 所以在劳动报酬上也要求人人平等, 互相攀比, 向高的看齐, 这是相当普遍的观念。我们这次就把中小学教师的问题特殊解决一下, 要跟大家说清楚。此外, 还必须对现有的教师进行认真的培训和考核, 把发展师范教育和培训在职教师, 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中央领导同志说, 这是因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以后, 地方将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经济和文化潜力, 来发展教育事业。而且许多国家的经验都证明, 由地方政府负责基础教育的管理和发展好处很多。现在, 中央的财政收入实际上只占全国财力的一半, 近一半在地方。在这种情况下, 中央把中小学教育统统包下来是包不了的。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以后, 中央该拨的教育经费一个不少, 同时, 还要逐年增加。把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就会推动基础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改革中等教育结构

  去年十一月十四日下午, 胡启立同志在科技、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说, 当前, 教育战线最薄弱的环节是职业教育, 这句能是关系到改变教育脱离四化建设实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 教育体制改革中, 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胡启立的讲话, 指出了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个缺陷, 提出了四化建设中一个亚待解决的问题。目前, 许多企业中高、中、初级人才比例失调的情况, 就足以说明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紧迫性。

  据对中央七十二个部、委、局、公司的统计, 这些单位助理工程师及相应职称以上人员, 同技术员及相应职称人员之比为一比零点六七。有的企业工程师与技术员的比例前重倒挂, 为七比一或九比一。而发达国家工程师与技术人员的比例, 一般为一比三至一比十。此外, 在全国四千万技术工人中,技术等级也很低, 其中非熟练工人比重很大, 高级工人所占比例很小。而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工人队伍的技术构成是高级工人占百分之三十三, 中级熟练工人占百分之五十七, 半熟练工人仅占百分之四点七。

  建国三十五年, 我国共培养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四百一十一万人, 中专毕业生七百二十二万人, 大学毕业生与中专毕业生的比例为一比一点七六。技工学校和职业中学毕业生的比例就更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胡启立同志去年十一月在南昌部分高校负责人座谈会上说, 现在有一种思想倾向社会舆论只重视大学, 而鄙薄职业技术教育, 认为没有出息的人才去上职业技术学校, 这种观点是非常不对的。此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长期以来, 存在着一种传统的劳动就业观念, 认为就业不需要经过职业技术教育。这种观念同我们过去的劳动就业制度有直接关系, 一个人只要有劳动能力, 就可以进工厂, 而不需要政治、文化、技术的必要准备。与我国的情况相反, 许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联邦德国把职业技术教育看作经济起飞的“ 秘密武器” 、“ 经济发展的柱石” 。日本某些评论家说“ 职业技术教育挽救了日本的一个困难时期, 对国家作出了直接的贡献。” 苏联部长会议最近通过决议, 在十年内, 把职业技术教育再翻一番, 使工程师、技术员和技术工人的比例,由目前的二比三比五, 变为二比三比十。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 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中央做出了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的重大决定今后各单位招工, 必须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把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联系起来, 以调动用人单位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page]

  关键是扩权搞活

  五月十四日, 启立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预备会上说,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是使学校面向社会主义建设, 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高校毕业生分配, 是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交接点。人才培养合不合格, 是否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毕业分配则是一次大检验。而毕业生分配又和招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分配, 实行由国家“ 统招统分” 的办法, 学生从进校门到走上工作岗位, 一切都由国家包下来。这样一来, 学生学习不好, 不愁毕业分不出去, 学校开设的专业同社会需要不对路或教学质量低, 不愁毕业生没有单位接收用人单位用人也不珍惜人才。这些吃大锅饭的做法弊端较多, 近年来, 一些学生学习劲头不大, 学习成绩差一些学校不关心专业设置方向, 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脱节用人单位不珍惜人才, 造成人才既缺乏又浪费, 都同“ 统招统分” 的招生和分配制度有直接关系。

  因此, 要使高等学校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最重要的一步是改革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 抓住了这个环节, 特别是毕业生分配, 就抓住了高教改革的牛鼻子,整个高等教育就会活起来。为了适应新形势对人才的需要, 几经研究, 决定对招生和分配办法作兰点重要改革一是继续实行计划招生。在毕业生分配时, 在国家计划指导下, 给学生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权力。二是将近年来行之有效的用人单位委托学校培养学生的制度确定下来, 并逐步扩大。三是在计划外招收少数自费生。通过这些形式, 打通人才通向全民、集体和个体等各种所有制的渠道。同时, 通过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直接挂钩, 沟通了学生、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这样, 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用人单位珍惜人才, 特别是对高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等, 都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使学校既有压力, 又有动力, 增添了活力。此外, 中央领导同志还强调, 必须扩大高校的自主权, 使高校在调整专业服务方向、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提名任免副校长和任免其他各级干部, 利用自筹资金, 开展国际教育和学术交流等方面, 具有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动调节能力。

  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在子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 需要改进和更新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要下大决心, 克服长期以来封建社会遗留的陈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五月三日下午, 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同志在讨论《决定》第八稿时指出, 我国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至今影响很深, 从家庭到学校以至整个社会, 都是只教孩子要听话, 而很少启发孩子勤想问题, 会提问题, 勇于创造。在教学方法上, 多半是填鸭式的, 以灌输为主,让学生大量地死背硬记。在管理上, 也是采取一套保姆式的办法。许多领导干部用人也是只选听话的, 爱提意见的人不受欢迎。万里同志认为, 改变这套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极为重要。他说, 现在如果不从小就培养孩子敢于提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不发扬孩子们的创造精神, 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能赶上去的。耀邦同志接着说, 我赞成万里同志的意见。有的国家十二三岁的小孩背上挎包走几千里, 我们的孩子行吗我们就是讲听话。什么叫智我看应该提出一要有现代化的科学知识, 而不是二十年代的二要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没有这两条, 还叫什么智!

  耀邦同志又说, 要培养合格的人才, 学校里必须要有好的政治空气, 好的精神状态, 这就需要有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没有这些, 教育改革是搞不好的。今天, 我们凭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教育, 把新一代的聪明、智慧、勤劳、勇敢的精神发扬光大。

  五月十三日上午, 胡耀邦第五次亲自主持会议, 讨论《决定》第九稿。当天傍晚,他吃过晚餐在院中漫步, 边走边沉思着。蓦地, 他对身边的同志说, 《决定》要加上“ 要激励学生为祖国的富强奋勇进取、建功立业” 。这句话表达了胡耀邦同志对教育战线广大师生的衷心祝愿, 同时, 也是党中央对广大师生的殷切期望和重托。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