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生态文明 生态总论

曾培炎: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提出和实施

2010-03-19 11:42 党的文献

摘要:历史上每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都有很多值得回忆的地方,西部大开发也是如此。近年来,很多朋友和记者问我,西部大开发的起点在哪里?这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如何展开的?回顾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抉择,从江泽民同志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开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战略决策、明确方针、制定政策到付诸实施的全过程。这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而只有深入了解这一决策的背景和过程,才能体会到其中蕴藏的理性和睿智。

历史上每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都有很多值得回忆的地方,西部大开发也是如此。近年来,很多朋友和记者问我,西部大开发的起点在哪里?这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如何展开的?回顾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抉择,从江泽民同志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开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战略决策、明确方针、制定政策到付诸实施的全过程。这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而只有深入了解这一决策的背景和过程,才能体会到其中蕴藏的理性和睿智。

与以往开发西部的行动相比,这绝不是一次历史的简单重演,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开发的成功实践,体现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机遇面前的坚决果断和远见卓识,是当代中国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范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必将留下光辉的足迹。

一、江泽民同志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实现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方针。早在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就强调,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一个大局是:"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带的形成,就是根据这个大局实施的战略部署。另一个大局是:"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同志还强调:"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而且这是一个大政策。"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地区协调发展的思想,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重大战略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充分酝酿和逐步完善的过程。

东部与中西部关系的新思考

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提出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得到了各方面的积极拥护和支持。在第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文件一共50条,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重大创举,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新情况、新矛盾。江泽民同志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点。他当时兼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我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同时担任国家计委副主任。1995年初,他要求中财办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1995年6月下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到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考察,我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在吉林的一天晚上,他把我叫到房间里,让我谈谈前段布置的重大调研课题的进展情况。他作了很多重要指示,其中谈到,近几年东部地区发展比较快,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他担心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较慢,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还会继续扩大。他说,发展市场经济必然会有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要未雨绸缪,研究一些政策,处理好先富与后富、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问题,逐步缩小差距,这样才能最后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共同富裕的目标。那晚谈了近两个小时。最后他说,你把今天谈的这些内容整理一下,我到长春开会的时候,听听大家的意见。

6月26日,江泽民同志在长春主持召开东北三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座谈会,东北三省省委书记、省长出席会议。会上他除了谈国企改革的问题,还谈到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其中就包括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关系。

9月28日,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讲话里,江泽民同志系统地谈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也就是著名的"论十二大关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成为其中的一个方面。他说:"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来统一全党的认识。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从'九五'计划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势的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中西部地区要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使资源优势逐步变为经济优势。""东部地区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这些论述反映了江泽民同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新思考。

陕甘考察酝酿加快西部开发

1995年陕西、甘肃两省遭受了严重的旱灾。12月下旬,我和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陪同江泽民同志前往考察。在陕西商洛地区,有些村子由于贫穷和近亲结婚,人口素质受到严重影响。甘肃定西是有名的干旱和贫困区,那里的农民群众靠积雨水窖维持全家一年的生计。为了节约用水,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很少洗脸,成了半拉"黑人"。看到这些,江泽民同志心情很沉重。他反复说,群众贫苦,我们当干部的应该寝食难安啊!目睹西部地区贫困落后的种种现实状况,他深深地沉浸在历史的远思之中,多次与我们一起探讨和追述西部地区在历史上如何越来越陷入荒凉和贫困的演变情况。

在12月25日听取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以后,江泽民同志发表了讲话。他首先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形容自己'寝不安席,食不甘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对这几句话是很赞赏的。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振兴大业,还任重道远。""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自觉发扬这种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加倍努力工作。"

他指出,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悠久,为缔造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近代以来,为实现祖国独立,西部地区人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也作出过巨大的历史性贡献。我国很多民族聚居在西部,长期的文化交流与和睦相处,形成了民族大团结和共同进步的优良传统。西部地区蕴藏着各种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有待全面开发的重要资源基地,也是我国下个世纪经济全面振兴的重要依托,还是我们巩固国防的军事战略要地。

他指出,中央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大政方针,就是"到下世纪初要开始朝着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方向前进,到下世纪五十年代,西部地区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党同志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工作的同志,"要为实现西部地区未来发展的光明前途而奋斗不已"。"到了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全国各个地区都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这几代人就为祖国为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历史之功,我们就无愧于我们的先人,无愧于我们的革命前辈,也无愧于我们的后人。"

江泽民同志在这篇讲话中,虽然还没有像后来那样使用"西部大开发"的提法,但是在他的脑海中,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已经成为重大的任务。

此后,江泽民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加快西部地区发展问题。1996年3月"两会"期间,他在参加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的讨论时指出:青海省和其他西部地区,是我们的前人还没有来得及全面开发的地区,我们今天就是要干好这些前人还没有来得及干好的事业,为后人的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1997年8月5日,江泽民同志在一份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批示:"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page]

"两会"党员负责人会议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

经过几年的酝酿,1999年3月3日,江泽民同志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的党员负责人会上的讲话中,曾庆红用特急件转来的江泽民在1999年"两会"党员负责人会上的讲话稿。正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我当时担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兼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秘书长,得知江泽民同志这个讲话的内容是在几天之后。

记得是在3月13日下午,我和国家计委的有关负责同志正在研究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曾庆红打来电话。他说:江泽民同志几天前有一个重要讲话,请你看一下,其中关于西部大开发一段论述你们要作些研究。随后,他用特急件将讲话稿转给了我。我注意到,在讲话中,江泽民同志用了很长一段话来阐述西部大开发的问题。

他在讲话中指出:"中央已经明确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开发的方针,并且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对于加快中西部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西部地区那么大,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但大部分处于未开发或荒漠化状态。西部地区迟早是要大开发的,不开发,我们怎么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中国怎么能成为经济强国?美国当年如果不开发西部,它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从安排全国众多的劳动力,为他们找到力所能及的广阔的就业出路来说,希望也在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上。""西部地区一旦加快步伐,加大力度全面开发起来,搞水的搞水,种草的种草,栽树的栽树,修路的修路,开矿的开矿,搞农业的搞农业,那就可以安排成百万成千万的劳动力。这是我们发展的大战略、大思路。"他在这段话的最后说:"请大家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特别是有关部门要加强研究,统筹规划,提出大开发的实施步骤、政策、办法和组织形式等。"

新世纪到来之前,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准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联想到此前,江泽民同志几乎每年都要谈及西部开发,此次在各省区市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上正式谈这个问题,并且强调是大开发,显然有他深入的考虑。这篇讲话向全党和全国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开发西部将成为我国新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当时,"两会"已接近尾声,我脑子里萦绕的主要是两项工作,一是如何扩大内需,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二是开展"十五"计划的前期工作。我意识到又将有一项重要任务落在国家计委肩上。我将这篇讲话批转国家计委党组成员传阅,要求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并立即在委内成立一个专门小组先进行内部研究。

4月,国家计委相继召开了四个座谈会,分别听取部门、地方、专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意见。月初,邀请区域经济、农林水利、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专家在北京研讨。中旬,先后在陕西、重庆召开西北、西南地区两个座谈会,听取地方同志的看法。下旬,召开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这些调研和座谈,主要围绕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展开,同时也对西部大开发的目标、任务、方式、政策进行了探讨。

实事求是地讲,当时的认识还不完全一致。一方面,大家认为,西部大开发十分必要,应尽快提到国家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特别是西部的同志情绪高昂,希望国家能增加对西部的投资,西部能享受到改革开放之初沿海地区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也有些同志对搞西部大开发的时机和中央财政的支撑能力有疑虑。有的提出,对于开发西部,感觉还不是时候,在具体操作上无从下手。有的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很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应该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政府资金投入西部地区的经济效益远低于投入东部地区,主张继续把有限的财力集中在东部地区。

在认真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讲话的基础上,经过两个多月的研究,综合各方面观点,国家计委形成了四点意见,我向江泽民同志作了扼要汇报。一是我国要在21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没有西部地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只要有条件,就要尽早加快西部地区发展。二是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新形势下,抓住时机,实施西部大开发,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部发展潜力很大,只要策略对头,方法得当,开发西部不会成为国家的包袱。三是如果东西部地区发展长期不平衡,就会影响全国发展。经济问题也可能扩展到政治和社会层面,容易引发各种矛盾,影响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四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加剧恶化,如果现在还不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使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并逐渐改善,可持续发展就会落空。从综合国力来讲,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发西部的条件。

系统阐述西部大开发战略构想

1999年6月初,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再次谈到西部大开发问题,他明确指出,有两亿多人口的西部地区,农民刚刚实现低水平的温饱。如果他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就会成为扩大内需很大的拉动力量。加大中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的力度,不仅可以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对于扩大内需,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项工作,必须同我们对下个世纪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考虑结合起来,同加快中西部地区建设、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结合起来。他进一步强调,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如果看不到这些条件,不抓住这个时机,不把该做的事情努力做好,就会犯历史性错误。

紧接着,6月17日,江泽民同志在西安主持召开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在这次会上,江泽民同志更加系统地阐述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他谈到,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应该向全党全国人民明确提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特别是要抓紧研究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这是一项振兴中华的宏伟战略任务,实现了这个宏图大略,其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社会的深远意义,是难以估量的。全党同志和全国上下必须提高和统一认识。没有西部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他指出,之所以用"西部大开发",就是说,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在过去发展的基础上经过周密规划和精心组织,迈开更大的开发步伐,形成全面推进的新局面。我们要下决心通过几十年乃至整个下世纪的艰苦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这个讲话经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很快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9月19日-22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召开。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城镇建设,都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应该提上议事日程,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拿出方案,加紧实施。在这次全会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从3月"两会"党员负责人会上的讲话,到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讲话和西安座谈会讲话,再到十五届四中全会讲话,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决策,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

2005年2月,在西部大开发五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明确指出,实践证明,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和指导方针是正确的,要坚定不移地把西部大开发继续推向前进。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从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提出,到现在已是十年过去了。今天回顾当年的决策过程,更能深切感受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历史机遇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敏睿智、英明果断和远见卓识。

[page]

二、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

江泽民同志在西安召开的会议上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后,国家计委紧锣密鼓地开始研究实施方案。形成初步设想之后,我想再听听西部地区同志的意见。1999年10月,国庆五十周年刚过,青海西宁已经有了深秋的凉意。省迎宾馆会议室的讨论却十分热烈,国家计委在这里召开了"十五"计划思路西部地区座谈会,主题是"集思广益,共谋西部发展大计",重点讨论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我在会上作了题为"加快西部地区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讲话。西部地区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副省级领导和计委主任参加了会议,国家计委也有十几位司局长参加。会议期间江泽民同志打来电话,了解中央"十五"计划建议起草的准备工作。借这个机会,我将座谈会的情况向他作了汇报。我说,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各方面已经开始进行准备。同志们在会上提出,现阶段开发西部,应当有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国家需要出台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财政支持,加快科技进步,优先发展教育,吸引和培养人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等,还应当建设一批标志性工程。江泽民同志听了以后很高兴,说这些意见都很好,还要求我们加强研究,尽快拿出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方案。

这一年,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到西部地区考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赴陕西、云南、四川考察工作后,又在10月下旬赴甘肃、青海、宁夏,就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调研。他指出,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各地区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我们一定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近年来多次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站在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他说,要科学地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任务、政策、措施和步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10月下旬,江泽民同志访问英国、法国、葡萄牙、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沙特阿拉伯六国,我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陪同。这次访问进行得很顺利。结束了紧张的行程,在从沙特阿拉伯回国的飞机上,江泽民同志的思绪从纷繁的国际事务转向国内。他把我叫到前舱,问起西部大开发的情况。我将国家计委的初步设想向他作了一次详细汇报,并建议,把西部大开发这样一个大战略落到实处,需要举全国之力,目前是否可以考虑提出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由中央召开会议进行专题讨论。如有可能,应成立专门机构,统筹推进这项工作。江泽民同志边听边点头,看来他早已有所筹划和考虑。

1999年最后两个月里,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召开三次会议,专题听取国家计委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初步设想的汇报。11月5日,朱镕基总理主持国务院第52次总理办公会议。11月11日和12月30日,江泽民同志分别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我和国家计委副主任王春正作了汇报。

在这几次会上,中央领导同志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认识高度一致,就如何落实提出很多重要的指导性意见。我记得,李鹏同志说,这是个大事,西部开发范围的划定不能完全按地理界限来考虑,要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在开发中,要注意解决好西部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等问题。朱镕基同志说,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系统工程。退耕还林是一举多得的事,可以在条件好的地方先搞试点。国债资金要向西部倾斜,重点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把发展的基础打牢。李瑞环同志说,我完全赞成西部大开发,这件事不简单,要看到它的长期性,在开发实施中要重视解决好水的问题。胡锦涛同志说,西部大开发意义重大,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他还结合在西部地区工作的经历说,退耕还林还草的方式是受欢迎的,西部地区有那么多坡耕地,具体到每个县和乡是不一样的,在实施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其他常委同志也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党中央、国务院几次听取国家计委的汇报,并经过充分讨论,西部大开发的初步设想不断完善、趋于成熟。根据几次会议讨论的意见,国家计委对汇报稿进行了修改,报请中央审批。第二年元旦刚过,2000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转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初步设想的汇报〉的通知》,即中发[2000]2号文件。这一文件阐明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重点任务、政策措施,成为指导西部大开发的纲领性文件。

、国务院成立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

通过成立跨部门领导小组来组织实施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和政府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有效工作方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各个部门,大都按照专业和行业进行职能分工。有的重大任务一个部门难以完全统领,这就需要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其形式有的是领导小组,这些小组一般都下设办公室;有的是部际联席会议,由主要负责部门担任牵头单位。总的来看,在重大决策具体落实和实施过程中,建立跨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有利于减少层级、提高效率。

为加强对西部大开发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根据中央决定,国务院成立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2000年1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成立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的决定》,即国发[2000]3号文件。朱镕基总理任组长,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任副组长,组成人员包括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教育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国家民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农业部、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外专局等19个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同年6月,领导小组成员增加至党中央、国务院23个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

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地区开发的方针、政策和指示;审议西部地区的开发战略、发展规划、重大问题和有关法规;研究审议西部地区开发的重大政策建议,协调西部地区经济开发和科教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推进两个文明建设。2000年1月1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成立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的决定》(国发[2000]3号)。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国家计委单设机构,具体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我兼任办公室主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王春正、中财办副主任段应碧兼任办公室副主任。之后,中央调来深圳市市长李子彬担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兼西部开发办副主任,负责西部开发办的具体工作,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任副主任。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的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西部地区开发战略、发展规划、重大问题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建议,推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研究提出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结构调整、资源开发以及重大项目布局的建议,组织和协调退耕还林(草)规划的实施和落实;研究提出西部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的政策建议,协调经济开发和科教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以及承办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政府。同年5月国务院决定,对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进行调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任组长,我担任副组长。此时我已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党中央、国务院27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兼任主任,王春正、李子彬、段应碧、王志宝同志任副主任。后来,中央任命王金祥、曹玉书同志担任西部开发办副主任。

2008年3月政府换届后,国务院决定继续保留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任组长,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任副组长。党中央、国务院24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撤销国务院西部开发办,有关职能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承担。

回顾这八年时间,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人员始终不多。刚成立时只有10个编制,一年半以后增加到24个。由于任务繁重,常年从其他单位临时借用工作人员。进入这个部门的同志,大都是各单位的优秀干部和骨干力量。大家走到一起,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认真履行职责,团结合作,勤奋工作,经常加班加点。他们的工作涉及西部大开发的方方面面,包括研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标志性工程,提出重大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建议,参加西部开发五年规划、年度计划和人才规划的编制工作,参与重大项目的组织协调,等等。西部开发办发挥了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的参谋助手作用,他们尽职的态度、求实的作风、高效的服务,为西部大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一些同志,至今仍活跃在西部大开发的工作岗位上。

[page]

四、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

在中发[2000]2号文件下发之后,国务院决定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主要议题是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决策和指示精神,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和相关政策。

2000年的农历大年初一是2月5日,会议本可以放到春节之后召开,但为了尽快将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下去,国务院决定在春节之前召开。办会任务交给了国家计委。在确定会场的时候,具体负责同志颇费了一番周折。岁末年初,各大单位都在开会,原本经常承办中央有关会议的京西宾馆和国务院一招、二招等场所,早已预订出去。最后是铁道部大力支持,把铁道大厦腾出来,解决了会场问题。

按以往惯例,开这样一个全国性大会,从发通知到报名再到开会,一般来说至少要提前一个月筹备。而这次会议,从1月13日下达中央2号文件,16日成立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到19日开会,前后只用了一周时间准备,为后来西部大开发的高效推进开了一个好头。

这次会议,从1月19日下午开始到22日中午结束,开了三天。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全国各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19日下午召开全体会议,温家宝副总理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西部大开发的意义、重点和要求。20日起,与会代表学习文件,进行分组讨论,具体衔接有关计划。21日,朱镕基总理请主要代表到中南海,专门召开一个座谈会,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温家宝,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出席了会议。

朱镕基总理在座谈会上强调,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领会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扎扎实实地推进西部大开发。他说,有的同志认为,西部地区基础差,投入产出率低,国家在西部地区投入五元的产出效益,不如对沿海地区投入一元的产出效益。这里需要指出,强调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对的,但要全面地、辩证地看待效益问题。一是不能只从单个项目看效益,还要看综合效益。就建设一个项目来说,东部地区的成本可能低一些,但现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矛盾已经相当突出,国家如果不增加对西部地区的投入,东部地区传统产业的产品,如钢材、水泥、玻璃等就没有市场,哪里还有效益可言?二是不能只看当前效益,还要看长远效益。在西部地区投资,有些是近期就可以有明显效益的,有些需要一定时间,效益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三是不能只看局部效益,还要看整体效益。国家对西部地区增加投资,不仅有利于西部地区发展,也为全国经济协调发展创造条件,应当从经济发展全局看效益。四是不能只看经济效益,还要看社会效益。加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改善全国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都是很重要的,有利于促进全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五是不能只看到西部地区的薄弱环节和不利条件,还要看到优势。比如,有些地方自然和地理条件得天独厚,能源、原材料资源丰富,有些地方也拥有雄厚的科技和人才力量,有不少当地特色产业。在这些有优势的地方投入同样的资金,经济效益不见得比东部地区差。当然,推进西部地区开发,也要尽可能地重视提高投入产出效益,合理使用建设资金,用较少的钱办更多的事。

温家宝副总理在讲话中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他还指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性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发展科技教育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

会议期间,我作了题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总体规划,为西部地区开发打下坚实基础"的发言;王志宝作了关于"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示范工作"的发言。与会同志赞同把交通、水利、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作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和建设资金来源,也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关于退耕还林还草,大家认为试点方案基本可行,试点期、试点范围的选择是适宜的,并对粮食、种苗补助、退耕范围和规模等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议。

这次会议对于各地区各部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重大决策上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会同志普遍认为,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完全正确、非常及时。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讲话全面阐述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开发重点,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增强了信心和决心。国务院领导同志专门抽出时间与大家座谈,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西部大开发这样一个重大历史决策的审慎而科学的态度。西部地区的同志备受鼓舞,感到发展有了盼头,前进有了动力,致富有了希望。东部地区的同志纷纷表示,西部大开发对他们既是压力,又是机遇,要支援西部建设、开拓西部市场,为全国发展的大战略服务。中部地区的同志表示,要服从大局,发挥承东启西的优势,加快结构调整,更好地发展自己。

西部地区开发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实施阶段,西部地区开启了发展的新纪元。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