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综合

去西方考察的第一个经济代表团

2010-01-16 11:54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粉碎“四人帮”后,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入和实际工作者,不甘心沿着老路爬行,开始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设备的大胆设想,呼吁中国打开国门,了解世界、走向世界。

粉碎“四人帮”后,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入和实际工作者,不甘心沿着老路爬行,开始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设备的大胆设想,呼吁中国打开国门,了解世界.走向世界。

当时,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根据中央的意图,忙着组织出国考察访问的代表团。多年领导国家经济建设的实践,使他深邃地洞察到,要振兴中华,就得打开国门,一方面,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另一方面,扑向大洋,去开拓世界市场。

继1978年4月,赴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出发之后,5月初,谷牧任团长,率领由轻工鄢、水电部、农业部的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30余人组成的经济考察代表团,去西方考察经济。这在共和国经济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西方各国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这一举动极为重视,有的国家总统亲自到机场迎接中国代表团,接待规格相当高。

这次考察活动,从5月初一直进行到6月上旬,先后考察了前联邦德国、英国、瑞士、丹麦、比利时等国家,一路考察,一路议论,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活跃了思想,对中

国改革开放的紧迫感更加强烈了。考察回来后,他们分别写了很有启发意义的考察报告,上报中央,深受中央决策层的重视,深受经济界的关注。

这次系统的考察和这一期间经济理论界的拨乱反正,都为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正确路线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值得人们注目。在不久后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为了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有益经验;开阔思路和眼界,会议专门印发了《苏联在二三十年代是怎样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经济的》、《战后日本、联邦德嗣、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等参考资料。与会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召鼓舞下,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主张和建议。

“可以向外国借款。外国人可以到中国来合办工厂。”

“我们的上层建筑有两个方面不合理,一是用行政的办法管理企业,不讲经济核算,不讲经济效果,吃大锅饭;二是体制不合理。不能推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闭关自守等于慢性自杀,但也不能什么都引进。”

“在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方面,我们要采取各种方式,能合资的就合资,能和外国合作生产的就合作生产,能买专利就买专利,能请专家就请专家。”

“从福建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地区特点和有利条件。利用侨乡这一特殊条件。大量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放手大搞出口贸易。”

上述意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公报明确指出:要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韵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也积极发展随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这些思想和决策在三中全会后逐步发展,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

这是一次非同一般的出国考察,它是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勇于放眼看世界的壮举,为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为创办经济特区以及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提供了不少可借鉴的先进经验。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