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溪舞:工业带动深圳腾飞
摘要:60年前,他随当年的131师解放佛山;60年后,他以深圳工业经济崛起的亲历者的身份,接受了佛山媒体的采访。从调动至深圳时对佛山的不舍,到讲述深圳从边陲小镇到现代化城市,深圳工业发展从弱到强的历史,他为我们娓娓道来。
60年前,他随当年的131师解放佛山;60年后,他以深圳工业经济崛起的亲历者的身份,接受了佛山媒体的采访。从调动至深圳时对佛山的不舍,到讲述深圳从边陲小镇到现代化城市,深圳工业发展从弱到强的历史,他为我们娓娓道来。
他,就是周溪舞,一个前不久本报寻访活动中找到的老战士,一个对佛山与深圳感情浓厚的老人。
从佛山到深圳“开荒”
昨日,记者在深圳市中医院见到了周老。虽然身体不适,但他双目有神,言谈中思路清晰。1981年8月,周溪舞从佛山调至深圳市,任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直接分管对外经济,先后分管过财贸、金融和工业、交通。而在此前,他已在佛山工作了32年。
说起当时这段调任经历,周老还有一段“思想斗争”。当时,周溪舞是佛山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中共佛山地委副书记,分管经济。由于1949年开始便到佛山工作,对佛山地区情况熟悉,周溪舞当时不愿意离开。但是,身为党员,周溪舞最后还是义无反顾地执行了调令,从珠三角重镇佛山到了深圳“开荒”。但对佛山那份特别的感情,却一直存于老人心底,至今在他家中,仍有不少佛山公仔的收藏。
见证深圳经济体制改革
周溪舞调到深圳时,深圳刚设立经济特区不久。但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内,深圳发生了巨变。首先是工业的崛起。“深圳已经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周溪舞说。
交谈中,周溪舞送给我们每人一本书——《亲历——深圳工业经济的崛起》,这是他对深圳设立经济特区最初十来年发展历程的回顾。
“深圳走过了以工业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轨迹。”周溪舞说,这是特区设立初期确定的战略思想,而为了实现这样的战略,深圳在种种阻力之下,进行了很多改革。
“从外资最需要的地方先开始改革。”周溪舞说,比如外资进来,首先碰到的是怎么招工人、怎么发工资,因此就从劳动工资制度改起,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铁饭碗”开始打破。
周溪舞将此后几年的改革概括为12项,其中包括计划体制、价格体制、流通体制、劳动人事制度、工资制度等。“深圳的工业经济能如此快速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大关键。”周溪舞说。
环保是发展的关键
虽然身在深圳,但周溪舞对佛山的发展依然很关心。“佛山的发展很快。”周溪舞说,佛山本来就是老牌的手工业城市,现在变成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发展势头很好。
周老说,现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已经形成了一条城市带,大家在经济上互补,形成了城市圈,再借助与香港、澳门的深入合作,珠三角经济圈未来的前景非常好。
“等到高技术水平的产业发展起来了,产业经济就能更强大。”周溪舞说,传统工业为主,技术水平不高,这是广东省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未来需要培育新的产业。
周溪舞对环保也特别关注。他说,如何使得经济、城市的发展与环境相协调,这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一定要选择那些环保水平高、技术水平高的产业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