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经济体制 市场体系

80年人口座谈会:控制生育政策应该执行25到30年

2009-10-28 09:42 辽沈晚报

摘要:田雪原受命起草向中央书记处的报告。他在《报告》后面撰写了几个《附件》。其中之一,是《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多长时间为宜》。他指出,提倡生一个孩子既非权宜之计,搞上三年五载就草率收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非永久之计。

导读:田雪原受命起草向中央书记处的报告。他在《报告》后面撰写了几个《附件》。其中之一,是《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多长时间为宜》。他指出,提倡生一个孩子既非权宜之计,搞上三年五载就草率收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非永久之计,搞上半个世纪或一个世纪,是不可能承受劳动力下降和老龄化严重、不堪重负压力的。而是一定时期,具体说,主要是控制一代人的生育政策,即25~30年的一项政策。

计划生育宣传画 资料图

   1980年举行的五次人口座谈会之后,“只生一个”成为新人口政策的重要标识。

   ■那一刻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两个月后写入新修改的《宪法》,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讲述者

   田雪原:1938年8月生。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1980年3月到5月,中央书记处委托中央办公厅连续召开五次人口座谈会。作为人口科学研究者,田雪原受邀参加。“只生一个是否可行”被作为主要议题,在会上展开讨论。

   面对人口失控,“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生育政策,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论证了各种问题可以被克服之后,“只生一个”成为新人口政策的重要标识。

   为马寅初翻案

   上世纪60年代初,田雪原在北京大学上学时,适逢老校长马寅初遭到第二轮批判。早在50年代,马寅初就提出了控制人口的理论。由于“左”的思想影响,马寅初被批为“中国的马尔萨斯”,“人口越多越好”成为主流声音,人口问题成为无人敢触动的“禁区”。

   因为失去有效控制,人口规模日益膨胀。据统计,1950年我国总人口为5.52亿,1970年增加到8.30亿,年平均增长20.60‰,远远高于世界平均速度。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1971年,国务院批转《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把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还在北大上学期间,田雪原就研读过马寅初《新人口理论》等文章,也看过不少批判马老的文章,对马老的遭遇感到不平。1979年8月5日,《光明日报》全文发表了他的《为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翻案》一文。这篇文章产生很大影响,作为为新人口论平反的重头文章,对人口理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制定了“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晚”指结婚生育年龄晚,“稀”指生育孩子的时间间隔要拉开,“少”是指生育的孩子数量要少。这三者中,“少”是核心。当时,全国普遍流行的宣传口号是:“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1978年,国家第一次明确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的要求。

   田雪原说,此间,有些地方的群众要求“只生一个”,发出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倡议。

   1979年12月,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成都开会。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在会上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是我们计划生育工作的着重点转移。过去我们说,‘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现在提出来‘最好一个’,后面那个‘最多两个’没有了,这是我国目前人口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要求。”“中国的人口增长像一辆已经发动起来的汽车,有很大的惯性力,仅靠它自己慢慢停下,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田雪原说。面对高速增长的人口,来自民间的呼声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结合起来,终于踩下了“急刹车”。

   “老大憨”是否存在

   1980年3月的一天,中南海西楼会议室内,一场影响亿万家庭的大讨论开始了。田雪原记得,他走进会议室时,看到里面坐了将近一百人。除了国家计委、经委、公安部、民政部、卫生部、教育部等部门的领导,还有中科院、社科院、首都高校人口学、医学、遗传学、生命科学和控制论等方面的专家。

   这是中央书记处委托中央办公厅召开的人口座谈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是否可行,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这在当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是史无前例的事情。与会人员发言热烈,很多人用“失控”一词来评价当时的人口增长势头,大家都感觉人太多了,但是只让生育一个孩子,又嫌太少。这就是国与家、宏观与微观之间的矛盾。

   有人提出: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话,叫做“老大憨,老二聪明,但是最聪明的还是老三,俗话说猴仨儿猴仨儿”!此言一出,一片骚动,是啊,人口数量控制再好,如果智商下降、人口素质下降,这个责任谁负得起?

   休会后,有人开始查找材料,进行论证。最后,大家形成以下共识:

   首先,说“老大憨”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与会同志查阅的国内外资料表明,第一个孩子并非就不聪明,成名成才者为第一个孩子的,大有人在。

   其次,老百姓的这种说法跟过去多生多育有关。因为生的孩子多、生活困难,老大往往是“半个爹”或“半个妈”,要照顾弟弟妹妹,往往更加忍让,给人“憨”的印象。如果只生育一个孩子,老大不再承担这一职责,“老大憨”就不存在了。

   第三,当时,我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虽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尚未确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但有经济学家认为,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已经走到了死胡同,必须进行改革,发展商品经济。而发展商品经济,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婚育观念就会发生变化。伴随而来的,是未婚先育、流产比以及离婚率升高等现象的增多。因此,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但生育和留下来的孩子不是所怀的第一个孩子的比例会增加。

   田雪原说,有了这三条共识,会议终于下了提倡生育一个孩子的决心。

   劳动力不够怎么办

   论证了智商问题后,又有人提出,如果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出现劳动力短缺怎么办?当时,社会劳动生产效率不高,劳动力的多少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这是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

   田雪原等人对此的回应是,生育一个孩子以后,出生人口减少,但是一个新生儿成长为劳动力要等18年以后,当前不会有影响。18年以后怎样呢?劳动年龄人口还是要继续增长的,大致要增长到2020年前后;回到目前的水平,要到2040年以后。我国人口问题的性质,是人口和劳动力过剩,即人口压迫生产力,而不是像发达国家那样生产力压迫人口。起码在未来半个世纪内,不会出现劳动力总量短缺。依据生育率和人口变动,为了避免若干年后可能发生劳动力短缺,提前对生育率做出某种调整,也是可以做到的。

   田雪原说,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出生率下降和出生人数减少,在未来三四十年内,还会出现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升高、老少被抚养人口之和所占比例下降的时期。即社会负担较轻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黄金时代”,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机遇期。

   又有人提出,只生一个孩子肯定会引起老龄化。对此,田雪原等专家的观点是,一定程度的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是实现人口零增长必经的阶段,并不可怕。只要把生育率控制在合理水平,老龄化就能保持在社会经济能够承受的限度内。

   田雪原说,按照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老龄化程度不能超过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进入21世纪,65岁以上的老人不能超过26%。这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警戒线”。

   警惕“421”

   一个个问题被论证解决之后,又一个新问题被抛出来:如果只生育一个孩子,若干年后会导致421家庭结构,即4个老人、一对年轻夫妇和一个孩子组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结构是难以为继的。

   田雪原等专家认为,“2”和“1”存在的前提,是两代人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和生育一个孩子;如果我们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着眼于一代人,独生子女者结婚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就从根本上脱离了这个前提,不存在为“1”的问题。

   有人提出,生一个孩子搞上半个世纪、一个世纪也不为过,中国人口应该减少一点;也有人反对这样的意见,认为那样一来,“421”就要不可避免地来临,劳动力供给和老龄化问题无法解决。

   田雪原受命起草向中央书记处的报告。他在《报告》后面撰写了几个《附件》。其中之一,是《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多长时间为宜》。他指出,提倡生一个孩子既非权宜之计,搞上三年五载就草率收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非永久之计,搞上半个世纪或一个世纪,是不可能承受劳动力下降和老龄化严重、不堪重负压力的。而是一定时期,具体说,主要是控制一代人的生育政策,即25~30年的一项政策。

   1980年3月到5月,人口座谈会接连开了5次,从中南海西楼会议室转到人民大会堂,最后形成文件回到中南海,几经周折才确立了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的生育政策。

   9月,《中共中央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揭开人口控制新的一页。

   从牺牲到自觉

   此后,无论是乡间还是城镇,“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被悄然顶替,刷在墙上的标语变成了“只生一个好!”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两个月后写入新修改的《宪法》,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1984年,生育政策调整,各地普遍实行了农村独女户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

   田雪原说,提倡生育一个孩子实行之初,难度很大。那时候,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并不高,而孩子提供给家庭的劳动——经济效益、养老——保险效益等却比较高,尤其在农村。他认为,提倡生育一个孩子不是最好的办法,而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为了尽快将人口增长率降下来,在一定历史时期采取的生育政策。因此要对“只生一个好”那样的宣传口号做具体分析。对谁好?对国家好、对民族好、对经济建设好;对个人家庭却不一定好:没有兄弟姐妹好?农村家庭少一个劳动力好?不一定。因此,那时候,主动生育一个孩子的是觉悟高的表现。对于只生一个孩子的家庭,国家给予奖励,就是因为他们做出了牺牲和奉献。

   当前,“只生一个”时期的部分“80后”已进入婚育年龄。部分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80后”,按政策可以生育两个孩子。但很多在大城市生活的人们,仍然选择生一个孩子。

   “只生一个”由“牺牲”转向了“自觉”。田雪原说,现在生育一个孩子、培养到成人得要多少金钱和精力?另外,又有多少人年老了,能靠孩子养活呢?孩子不啃老就不错了!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