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经济体制 农村改革

黄毛丫头当了部长

2009-10-01 09:24 当当网

摘要:据一些老同志事后告诉我,在中共中央华东局扩大会议上讨论名单时,有人说,黄毛丫头怎么能当部长?他们说一些军队的干部很支持我。从那以后,"黄毛丫头"的说法传遍了全国。我调到中央水利部后,一次中央在北戴河开会,散会后见到李先念同志,他招呼我坐他的车送我回去,他说,你就是那个黄毛丫头?

马国川:那就是说,解放前您和水利打交道已经有三次了,淮河、运河,然后又到黄河。这些经历对您后来的工作有什么影响? 

钱正英:很有影响,让我认识了水利是怎么一回事,对于这些重要河流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水利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比如,在黄河工作的时候,我有时间就阅读黄河的历史文献,包括清朝河督靳辅和他的"参谋长"陈潢的,以及明代治黄专家潘季驯的文稿都找来看,也包括国民党请来帮助治理黄河的那些美国专家、德国专家以及我国自己的专家李仪祉先生等的文献。 

马国川:看来您当时还是特别注意学习的。 

钱正英:不学习怎么行呢。 

马国川:回到华东后,您担任了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兼治淮委员会工程部副部长。 

钱正英:据一些老同志事后告诉我,在中共中央华东局扩大会议上讨论名单时,有人说,黄毛丫头怎么能当部长?他们说一些军队的干部很支持我。从那以后,"黄毛丫头"的说法传遍了全国。我调到中央水利部后,一次中央在北戴河开会,散会后见到李先念同志,他招呼我坐他的车送我回去,他说,你就是那个黄毛丫头? 

马国川:27岁的"黄毛丫头"能够被任命为一个大区的水利部副部长,主要恐怕是您在山东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钱正英:可是我大学还没毕业呢!调到上海第一件事就是去书店买了一套大学四年级未学完的教科书。 

马国川:您第一件工作是什么? 

钱正英:第一件工作是:苏北行政公署以工代赈修新沂河,开工以后,因为经验不足,经费不够,"骑虎难下"。究竟能不能再修下去,应不应再修下去?争论很大。我到华东水利部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调查新沂河该不该搞。调查后我认为,新沂河还是该搞的,但是一定要上级政府给予支持。华东军政委员会派我带着新沂河的调查报告到中央水利部去,党组书记李葆华接待了我,他带我到周总理那里汇报。 

马国川:这是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总理吗? 

钱正英:第一次见,兴奋又紧张,最后总理决定支持这个工程,所以工程就做下来了。 

马国川:当时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部长是谁,有几位副部长? 

钱正英:部长是冷遹,黄炎培先生的同事,党组书记刘宠光是副部长,我的老上级,另一位副部长汪胡祯是留学美国的著名专家,我排在最后一个。那时刘宠光兼淮河水利工程总局的局长。1950年大水,淮堤决口,安徽受灾惨重,政务院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成立了治淮委员会,主任由华东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主任曾山兼任,第一副主任是安徽省省委书记,常务副主任是刘宠光兼任。但那位省委书记不欢迎刘宠光,要求换人。治淮委员会有三个部,曾山派我和其他两位同志一起去,一位担任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一位担任财务部长,汪胡祯原来就是兼任工程部部长,我给他当助手,担任工程部副部长。

马国川:在治淮委员会您做了哪些工作? 

钱正英:我到了安徽,水利部的苏联专家到淮河来指导工作,我陪着他。他建议在淮河润河集抢建一个蓄洪水闸,匆匆忙忙搞出一个设计方案。淮委要我去当总指挥,要求在汛前完工。完工以后,我们自己感觉不踏实,因为按苏联专家的设计,由于时间仓促,没有按常规在闸门下游修建防冲消力池,而是简单挖了一个防冲的槽。第二年我已经调到水利部了,对这个工程不放心,我们中国专家经过模型试验,补修了闸下的消力池,没有跟苏联专家沟通。1954年淮河大水,一开闸就把这个水闸冲掉了。我就赶紧赶到淮河。到底是设计的问题,还是施工问题?也没法说了。我向周恩来写了一个自请处分的报告,请李葆华转交,总理说主要是缺乏经验,没有追究。 

1952年淮河地区下雨,内涝成灾。安徽省省委书记说我们治淮方针有问题,组织了一个干部会,发动安徽的干部把我攻得一塌糊涂。会后那些干部对我说,他们是"奉命批判"。曾山也参加了这个会议,没有说话就回去了。我当时已经怀孕,挺着个大肚子,和几位淮委同志送曾山到火车站,大家默默无言。曾山随后到北京汇报,中央派水利部副部长李葆华到蚌埠主持开党内会议。李葆华回中央汇报后,中央说安徽是"事后诸葛亮"。这次会议开完,我就被调回上海生孩子。当初和我一起去的两位同志被整得很惨,都被整成了"叛徒"、"反革命",开除党籍,"文革"后才平反。我10月份生孩子,还没有满月的时候,各大区的军政委员会撤销。中央发表公告,调我到中央水利部当副部长。我是在产假期间听广播才知道这个消息的。 

马国川:事先也没有跟您谈? 

钱正英:根本不知道。我爱人在交通大学工作,我住在交通大学的宿舍里产假没有完呢,听广播才知道。原来我是准备产假完后回安徽去的。产假一完,我就到北京报到了。 

马国川:现在回头看,1952年为什么调您到国家水利部工作,应该清楚了吧。 

钱正英:不清楚。 

马国川:您29岁就成为副部长,当时水利部部长还是傅作义将军,他的年龄差不多是您的两倍。 

钱正英:成立水利部的时候,毛泽东请周恩来征求傅作义的意见,问他愿意当哪个部的部长,傅作义选择的是水利部。周恩来还请他提名一个副部长做他的助手,他没有挑他的部下,而是提名水利专家张含英。党组书记兼副部长是李葆华,他是李大钊的儿子,那时候已经是中央候补委员。这是一个非常正派的人,如果不是他保护,我几次运动都过不了关。所以一个书记很重要,书记正派,干部就不会出事;书记不正派,下面就不好搞。在工作中我和李葆华也有争论,有些争论还很激烈。在修建密云水库的时候,为水电站装机多少,我们有不同意见,他坚持要增加装机,我认为他根本是外行,就在电话里边跟他争论,最后把电话机摔了,我的秘书看得都发呆了。可是吵完了就完了,他非常大度,能够容忍不同意见。 

马国川:在水利部您主要是负责什么? 

钱正英:就是业务。 

(本文节选自马国川《共和国部长访谈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出版)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