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再折腾了
摘要:我思考,现在民营经济的发展有没有什么障碍,包括体制上的障碍、思想理论上的障碍有没有?我想还是有,不然为什么现在推进改革,发展民营经济那么困难,我今天发言的题目叫“千万不要再折腾”了。
很高兴来参加“2009中国改革•民营企业高层论坛”,原来我准备了一个发言稿,题目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挑战”,但是我上飞机之前考虑,觉得这样的发言一般化。我思考,现在民营经济的发展有没有什么障碍,包括体制上的障碍、思想理论上的障碍有没有?我想还是有,不然为什么现在推进改革,发展民营经济那么困难,所以在飞机上,昨天晚上没休息好,就思考这个问题。我今天发言的题目叫“千万不要再折腾”了。
我想先从一封信开始说起,有这样一封信:“高尚全同志,最近以‘共和国六十周年感言’为题写了四篇小文章:1.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2.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3.也谈改革开放;4.从新民主主义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将此组小文送你和《改革内参》编辑部一阅,也算是我履行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的职责了。四篇加起来篇幅稍长,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反正四篇都可以独立成文,多费心了,祝您夏安!”
这个人的名字我就不说了,因为他是我的老朋友,但是我们俩的观点上有所不同。
我想根据他的四篇文章,集中归纳起来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怎么样评价共和国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第二个问题,怎么样正确对待非公有制经济和私营企业主;第三个问题,怎么样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一、如何评价共和国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全国都在庆祝,怎么样评价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这是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我不赞成否定前三十年的成绩,因为解放全中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国工业体系的建立都是在前三十年,所以成就我们是应当充分肯定。但是我也不赞成过高的评价前三十年,贬低后三十年的伟大成就。
这四篇文章里头讲到,他说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也都走过曲折的道路,都有各自的失误,前三十年的缺点和错误是第二位的,成绩和成就是第一位的,后三十年的缺点和失误是第二位的,成就是第一位的。他说后三十年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建立在前三十年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作者还说,“文革十年提出抓革命、促发展,尽管因为阶级斗争的冲击,受到一些损失,但是国民经济只有两年下调,其余都是增长的,而且一些重要的领域取得了比较重要的成就。”对于文革的评价,大家心里都有数。他还却说,“没有文革的预热,八九十年代苏东巨变,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灾难,最后的结果会倒向何处,谁也不敢断言。”
他强调,“共和国的前三十年,也有改革开放,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改革的三十年。”“远的不说,就在1919年湘江评论上,当时29岁的毛泽东就意气风发的提出了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思想等八个方面的改革。81年到86年第六个五年计划提出要坚决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所以说,前三十年也可以说是改革的三十年。”他意思是后三十年是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也是改革开放。作者批判了“前三十年是封闭半封闭”的提法,“过去毛泽东主张对外‘做生意’,要‘实现友好合作’,要‘学习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所以说改革开放这是在共产党后三十年才有的话是不符合事实的。胡锦涛同志在去年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大会上讲到,我们三十年实现两个伟大的转变,一个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转向开放的社会。胡锦涛同志多次讲过,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决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绩和功绩是不容否定的,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说前三十年也是改革开放,为什么要贬低后三十年。
二、如何正确对待非公有制经济和私营企业主
本来这个问题在十五大已经解决了,但是作者却提出来,阶级和阶级斗争主要存在于意识形态上,而且在经济领域也有表现,因此要抓阶级斗争。作者认为,“经过改革开放的演变,中国的阶级结构是不是起了变化?剥削阶级是否又已重现,现在光是和私营企业主就比1956年私营工商业户就大过许多倍,这个问题应该实事求是的看待。即使还认为阶级斗争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但在我国文革后的时期阶级斗争事实上长期存在,包括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有时会非常激烈突出,1989年的六四事件就是例子”。他还说,“八十年代几次学潮动荡,六四风波、西山会议,08宪章等事件;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和蔓延,无一不是各派政治力量的较量,或者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的反应。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对手,有的公开地要换旗易帜,有的以潜移默化的手段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这些惊心动魄的事实,说明阶级斗争就在我们身边。”
别的就不说了。所谓“西山会议”,是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在2006年春召开的一次改革形势的分析会议,在座的许多同志也参加了这个会议,应该说这个会议从总体上说是开得好的,分析了改革形势,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建议。个别的发言者有这样几个观点,第一,在法治社会,所有的党派团体都是平等的,都应当登记履行法律的手段,中国共产党也不应例外;第二,军队要国家化;第三,要有一个制衡机制,党内要分两派。这些观点到底有什么错误大家可以评论和批判。但你不能把整个会议污蔑为国民党的“西山会议”,是要共产党下台的会议,除了别有用心还能说明什么呢?
十五大明确把私营企业主作为一个阶层,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提出来,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因为这样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但是作者却说:“到2006年私营企业主发展到497万户,为1956年的16万户的30余倍。”“这个比建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还膨胀了几十倍的群体,够不够算一个阶级?这个群体只能归属于资产阶级”,“这个新的资产阶级不仅出现了,而且有自己的经济诉求(如要求进入垄断性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和政治诉求(如某些人大代表身份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提出与共产党分庭抗礼的政治主张),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作者还说:“现在出现的公降私升的趋势。”公有经济的比重下降了,私有经济的比重上升了,“如果我们淡化阶级观念,走向阶级斗争熄灭论,这样发展下去,有走苏东复辄的危险。”“所以必须像毛泽东同志教导的,要不忘阶级和阶级斗争。”
三、如何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作者说,“我国意识形态界直到现在还有人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当做尚未解决的问题来讨论。一些人在提出花样百出的社会主义概念和口号,比如说,民主社会主义、人民社会主义、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等等,这些社会主义还使劲的往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里面钻,例如说什么我们这几年实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民主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可以说是人民社会主义。”很难理解,时至今日还有这样的学阀,不准人们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谁要是探索就给谁扣大帽子。马克思主义要在实践当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和历程还没有走完,还要继续探索、深化和发展,这是大家知道的道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尤其是社会主义到底为了什么,这样的问题难道我们不要深化认识吗?所以现在我们更好的讨论,我们社会主义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过去很简单的教条的理解,社会主义就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就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社会主义就是国有化。我们的邻国,到现在还不能养牛,因为牛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必须实行生产资料公有。这种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不能为主义而主义,社会主义离开了人民这样一个主体,不是为了人民的福祉,社会主义还有什么生命力。
我曾经说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可以说是人民社会主义。2001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级顾问会议,讨论一个主题:深圳怎么样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区。在讨论当中有一位顾问提出,深圳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区,要作为一个样板,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会议进入冷场,大家希望我讲一下。我在会上讲了四点:第一,以民为本,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市场经济,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行的基础,过去我们搞计划经济;第三,共同富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第四,民主政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马洪同志会后找我,他说:你讲的很好,你有没有材料?我说没有材料,即兴讲的,他说你把材料整理整理。他建议除了以上四条外,再加一条,就是中华文化。我后来接受了他的意见,我加了一条:中华文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五条当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我讲的人民社会主义有两个特定的含义: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发展是为了人民,改革发展是要依靠人民,改革发展的成果要人民分享。第二,要坚持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我们过去计划经济是把两个主体错位了,政府作为创造财富的主体,把纳税人的钱集中在政府手里,政府再投入到各行各业,这样创造财富能行吗?财富的源泉怎么能涌流出来?所以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把人民作为创造财富的主体。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可以说人民社会主义。人民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属于人民。这有什么错呢?
我为什么要讲这三个问题呢,因为这三个问题都是关键性的大问题,都涉及到马克思主义要不要发展的大问题,要不要与时俱进的大问题,涉及到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要不要坚持下去的大问题,涉及到党和国家关于对非公有制经济要不要发展的大问题。因为按照作者的理论,我们今天的论坛上不是要讨论中国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而是要讨论阶级斗争问题,要批判资产阶级,要讨论如何国进民退的问题。我们应当按照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这样做到底对谁有利,现在民营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占总量的60%左右,吸收的就业人数占城乡就业的70%以上,你能倒退吗?历史的沉重教训证明:我们千万不要再折腾了,折腾下去,我国社会生产力会遭到极大的破坏,折腾下去老百姓就会没有饭吃。台湾的朋友说,过去你们搞文化大革命,他们搞建设,因此台湾变成“四小龙”了。现在倒过来了,你们大陆搞改革开放,我们台湾现在搞“文化大革命”了,因此经济不发展,人民生活没有提高,国际竞争力大大下降。在2005年9月9日,中央主管意识形态的领导同志会见我时,我反映说:“有人提出‘当前要反右防左’,老百姓就怕折腾,因为折腾就会影响改革发展和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就怕折腾。”这位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要按中央精神办事。我们在文化大革命中吃过了苦头,所以不搞大批判,不搞折腾,现在不搞,将来也不会搞。”所以大家记得去年10月28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报告中讲到“不折腾”的时候,掌声雷动,因为大家都受到折腾的苦头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再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