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最优选择
摘要:美国家庭储蓄率和总储蓄率上升,中国居民消费大幅上升,全球平衡得到校正,这是最理想的,但可能也是最难的,不容乐观。
全球经济从不平衡走向平衡,有如下六种情景。
情景一:美国家庭储蓄率和总储蓄率上升,中国居民消费大幅上升,全球平衡得到校正,这是最理想的,但可能也是最难的,不容乐观。
情景二:美国家庭储蓄率和总储蓄率上升,不再需要中国过多的产品,中国GDP进入较低的增长阶段。或者是由于通货膨胀导致实际有效汇率变化,从而发生这种调整,这是我们力求避免发生的情况。
情景三:美国家庭储蓄率上升;中国居民消费有提高但幅度不够,同时增加城镇化投资,两者之合力使过剩储蓄及其外流充分下降,这也是一个可接受的选择,但要对城镇化的投融资方式和工具进行相应的改革。
情景四:美国家庭储蓄率和总储蓄率上升,不再需要那么多出口,中国有可能会向其它发展中国家转移产能。这一情景也是好的方向,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未来消费的提升。
情景五:美国总储蓄率的提高并不那么顺利和持续,公共消费仍居高不下;而中国的调整较为顺利,部分产能转移出去,或者尚存的过剩储蓄分流到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这时候仍有可能出现美国对于某些发展中国家和产油国保持有贸易不平衡和储蓄流动的问题。
情景六: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大家都进行了调整,但都不太成功,使国际经济的不平衡格局持续,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越来越严重。
沿着上述情景分析,我们应力求出现情景一,这是我们的最优选择。同时,要尽力避免情景二和六,这都是对我们最不利的。
接下来,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情景三、四、五,尽最大努力将调整沿我们理想的方向前进,通过中国的相应体制改革,包括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等措施,最终达到我们的最优选择,全球经济重现平衡,中国经济真正进入科学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