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总论

忆起当年关广梅

2009-07-31 22:41 辽宁日报

摘要:长在农村,招工进城,当一名副食商店的营业员。关广梅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改革的焦点人物。

长在农村,招工进城,当一名副食商店的营业员。关广梅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改革的焦点人物。

1984年,关广梅承包了本溪市蔬菜公司消防副食商店。第一年,这个连年亏损的商店就实现利润18万元。1985年,关广梅成为本溪市第一个租赁经营者。到1987年,她已经管理着一家包括8家租赁经营群体在内的商业集团。

与计划经济截然不同的经营机制、管理方式和分配方法,引起了社会各界或是或非的种种关注——承包人如果说了算,工人还是不是企业的主人?国有企业被租赁了,是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迷惘的关广梅给《经济日报》写了一封信,她只是想弄明白,为什么“过去微利、亏损,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的企业反而是社会主义,现在有了利润的企业反而是资本主义”。

这封信及《经济日报》随后刊出的长篇通讯《关广梅现象》等文章,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商业企业实行个人承包和租赁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即所谓姓“社”、姓“资”的大讨论。

这场实质上关系着中国经济改革性质认识的大讨论,犹如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让人们在积极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不再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简单推断,而是从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来认识问题。

渐渐地,关广梅从改革先锋、新闻人物的光环和纷争中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当年她作为党的十三大代表在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说的话却至今无法让人忘怀:“不管是顺利还是遇到困难,我都将坚持改革,因为改革是中国的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