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市场三十年大事记(1990—2007)
摘要:1990年,文化部先后下发《关于加强“卡拉ok”娱乐活动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台球、电子游戏娱乐活动管理的通知》。这两份通知逐步规范了台球、电子游戏机、卡拉ok娱乐活动经营秩序。
中国文化三十年大事记之1990——1995
1990年,文化部先后下发《关于加强“卡拉ok”娱乐活动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台球、电子游戏娱乐活动管理的通知》。这两份通知逐步规范了台球、电子游戏机、卡拉ok娱乐活动经营秩序。
1990年,录像厅普及。在录像机和录像带价格高昂、扮演市场主角的80年代,录像放映几乎是普及度最高的大众娱乐项目,这个趋势到1990年达到峰值,最多时全国有5万多家大小录像厅。在行业火爆的同时,“黄”放“非”成为地方治安的大患。1995年,全国取缔镭射放映,5000多家镭射厅被关闭。
1993年10月,文化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文化市场工作会议。会议深入研究了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出台了几个部门规章和文件,并首次表彰全国文化市场管理先进集体和个人,命名100家全国文明娱乐厅,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出席会议并讲话。
1993年,文化部颁布《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管理办法》。该办法对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申报和审批、场地和设施、经营与管理、奖励和处罚等做出规定。这是第一个以部长令的形式对文化市场进行管理的政府行政规章,它是我国对文化市场逐步实行法制化管理的开始。1993年被视为文化娱乐市场发展新阶段的开始,完全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赢利性娱乐场所之间的竞争开始出现,更多娱乐形式出现,1983年从国外传入内地的保龄球和其他一些娱乐品种这一年在大众层面普及。
1994年,文化部召开全国文化市场监督检查工作会议,着手组建全国文化市场稽查队伍。文化部颁布了《文化市场稽查暂行办法》,并决定全国统一核发《文化市场稽查证》,加强市场管理。可以说那些年每年都有不同针对性的全国性专项整治,这是第一次召开专门的执法工作会议。
1995年,经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化部开始了建国以来第一次文化娱乐市场普查。这次的普查结果表明:文化娱乐市场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同时起伏。普查还显示,在文化娱乐市场的构成门类中,舞厅、卡拉OK厅、台球厅、旱冰场等机构数目减少,结构比重下降,综合娱乐场所和各种新兴娱乐项目有了不同程度增长。
从1994年到1999年,国务院先后发布《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这标志着文化市场立法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page]中国文化三十年大事记之1996——2001
1996年,文化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对新兴文化娱乐经营项目管理的通知》。针对高档娱乐场所过量出现,文化部要求各地合理控制总量。这次调整后文化娱乐市场的机构数目大幅度下降,但其他主要指标,如资本金、主营营业收入、税金、创造增加值等基本达峰值。
1999年3月17日,国务院发布《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该条例自1999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2000年,全国先后发生“洛阳大火”等几起娱乐场所的严重事故,引起对娱乐业的一次大范围整顿。国务院专门发布针对娱乐场所管理的文件,主要精神包括:所有娱乐场所凌晨2点必须停止营业,停止所有娱乐场所的审批。整顿期间,针对娱乐业管理具体施行中,文化部门和公安部门职责不明确等问题,有关部门开始酝酿对1999年《条例》的修订。
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的通知》。全国陆续开展了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网吧场所、歌舞娱乐场所、音像市场、网络游戏以及文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等专项整治行动,维护了文化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也加速了文化市场的结构调整。
[page]中国文化三十年大事记之2002
2002年8月5日至6日召开全 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大会总结了二十年来文化市场的管理经验,分析了当前文化市场面临的新形势,探讨文化市场繁荣发展的基本思路;会议还表彰了全国文化市场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学习贯彻文化部新修订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规和规章,并组织分组讨论进行经验交流;同时将我司起草的《文 化市场发展纲要》、《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文化经纪人管理办法》等文件提交会议征求意见。这次会议是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文化市场工作会议,也是 1994年以来又一次以文化部名义召开的以文化市场管理为主题的全国性会议,中央各大新闻媒体都做了广泛深入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2002年8月13日,为了充分展示我国政府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的鲜明态度、坚定立场和巨大决心,进一步警示违法经营者,提高广大消费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组织了全国违法音像制品统一销毁活动,一次性销毁各类违法音像制品2750多万(盒)张。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等国内媒体以及日本NHK电视台、日本关东电视台、拉美社、塔斯社、法新社、香港文汇报等媒体均对此作了专题报道,社会反响极好。这是第一次邀请国外媒体参与报道违法音像制品集中销毁行动,向全世界表明了我国政府打击盗版,维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和力度,在国际上影响很大。
2002年9月在北京科技会展中心举办的第四届艺术产业论坛,邀请了近30位专家进行主题演讲,其中包括来自德国、美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知名学者和企业家。
[page]中国文化三十年大事记之2003
2003年2月发布了 《2003-2010年文化市场发展纲要》。《纲要》按照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的要求,借鉴发达国家走过的成功道路和我国文化市场二十多年的管理经验教训,就健全文化市场体制,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提出框架思路,《纲要》还根据文化市场各门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
2003年5月10日文化部发布了《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和《关于实施<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和《通知》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建立了对互联网文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实现了互联网文化发展有章可循,互联网文化管理有法可依。
2003年4月召开 “娱乐软件产业发展暨网络游戏管理对策研讨会”。来自中国内地、港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知名企业代表160多人参加了会议,为我国网络文化发展与管理献计献策。这是第一次由文化部门组织的网络文化战略研讨会,在全国网络界和世界娱乐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10月23日至26日,文化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产业部主办,北京歌华和中国电信承办的首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国务委员陈至立还向博览会发来了贺词。此次博览会,宣示了中国政府关于网络文化的发展与管理政策,为国内外信息文化产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推动了信 息内容产业和网络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来自韩国、日本和国内众多的游戏商家参展,博览会期间还召开了多次高层论坛,社会影响很大。
[page]中国文化三十年大事记之2004
200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 发了《文化部等部门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的意见》,并于19日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决定由文化部 牵头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国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行动。据统计,全国网吧专项整治期间,仅2-8月,各职能部门就检查网吧180万家次, 出动执法人员250万人次,罚款1亿多元,暂扣电脑等设备13.8万台,责令停业整顿1.8万家,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1631家。
2004年9月26日至29日,文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广州举办首届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本次博览会共有220多家境内外音像企业、行业机构和国际组 织参展,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马来西亚以及中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参展单位52个。据不完全统计,博览会4天时间,专业观众人数达3万多人 次,共达成合作或交易意向34000单,总金额接近10亿元人民币。音博会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音像业界面向国际社会的首次集体亮相,对加强中外文化 产业合作、促进音像产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4年,文化部批准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和上海宽视网络有限公司联合筹建上海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这是文化部批准的首家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动漫基地主要开展游戏产业的培训、研发、产业孵化和国 际合作等工作,将成为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孵化器,为我国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和资金支持。
2004年10月28日至31日,文 化部联合有关部门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了第二届中国网络文化博览会,以“网融世界、创意中国”为主题,积极引导中国信息产业从网络为王向内容为王转型升级,引导以动漫游戏为代表的中国网络文化产业从引进为主向原创为主转型升级。李长春、刘云山同志参观了网博会。长春同志对网博会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4年11月5日至9日,举办第五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中国画廊推介展暨国际邀请展。展览共有52家参展单位,其中国内32家。此次参展的国内画廊 自愿联合成立中国画廊诚信联盟,并向公众发布《中国画廊诚信宣言》。诚信联盟的成立对于促进行业自律,加强行业合作,提升行业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page]中国文化三十年大事记之2005
2005年初,为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推动国产音像制品出口工作,财政部、文化部专门设立了国产音像制品出口专项资金,决定对切实可行的出口项目和出口业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补贴和奖励,这是国家财政资金首次投入到文化服务贸易领域。
2005年11月10日至13日,文化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共有200多家中外企业参展,展场面积达16000平米,合作意向达到24亿元。
2005年7月文化部文化市场司联合上海市文广局在上海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暨论坛,积极展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成果,以形成我国动漫产业权威的展示、交流平台。
2005年10月3日—6日,文化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广电总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顺利举行,参展企业252家,展场面积25,000平方米。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已成为我国网络文化发展的一个品牌,成为国内外网络文化企业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2005年8月1日,在各省以地市为主开通了“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利用社会举报,扩大市场监管范围,延伸行政执法视角,有利于文化市场执法人员对违法行为的打击。
2005年1月12日,根据文化部和全国整规办的统一部署,组织各地开展全国违法音像制品统一销毁活动,集中销毁6335万多张(盘)违法音像制品。这是我国开展音像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销毁活动。
为落实第16届中美商贸联委会达成的有关协议,有效保护电影版权,加强和促进中美文化交流与合作,7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与美 国电影协会经友好协商,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中美电影版权保护协作机制的备忘录》。并于8月30日和10月25日举行了两次联席会议,双方进行了深入的交 流,交换了意见和建议,加强了沟通和理解。通过交流,我方积极宣传我国文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和成效,增加互信和合作。
2005 年7月8日,全国网吧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在北京召开了建立网吧管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会议,并印发了《建立网吧管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方案》,要求试点城市制定工作方案,报文化市场司审核后方能开展试点工作。北京、上海、长沙等9个试点城市现都已制定并上报了试点方案,目前网吧长效管理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2005年11月10日至13日,文化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共有200多家中外企业参展,展场面积达16000平米,合作意向达到24亿元。
2005年12月20日—23日,文化市场司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2005年全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年会。
[page]中国文化三十年大事记之2006
2006年1月12日,文化部组织全国主要地市级城市开展违法音像制品统一销毁活动,全国共销毁违法音像制品6621万余张,是我国开展音像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销毁活动,起到了警示告诫违法经营分子,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引导社会舆论导向。
2006年3月2日,文化部印发《二ΟΟ六年音像市场整治工作方案》,开展以“阳光行动”为重点的音像市场整治工作,严厉打击违法音像制品经营活动,加 强对重点环节、重点地区、重大案件的督查督办,加大刑事和行政处罚力度,重点解决合法批发、零售、出租店铺经营盗版的问题。
2006年,为维护国家文化主权、文化安全,保护知识产权和广大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央领导批示精神和文化部“十一五”工作规划,“全国卡拉OK场所内容管理服务系统”建设试点工作正在长沙、郑州、青岛、广州等城市积极开展。
2006年,为加强网络音乐管理,提高我国网络音乐原创水平,经过半年多的调查研究,制定并发出了《文化部关于网络音乐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网络音乐发展和管理的基本目标和主要措施,同时明确了进口网络音乐产品的内容审查程序和要求,这是文化部在互联网文化内容管理中继网络游戏管理之后又对一 个新兴领域实施引导和管理的重要政策性文件。
2006年6月28日-7月1日文化部与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了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为促进网络文化产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6年6月29日,在上海召开了全国文化系统动漫工作会议,就落实《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
2006年9月25日至30日,在北京展览馆主办了首届中国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博览会,博览会展位面积15000平方米402个展位,共有75家参展单位,3000余幅作品参展。博览会期间举办了专场拍卖会,成交额为5375万元。同时还举办了以“艺术与收藏”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对中国艺 术品市场涉及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讨论。
2006年10月26日-29日在北京展览馆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本届网博会以“网络联通世界,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全方位展示了网络文化的发展过程和所取得成果。李长春、刘云山、陈至立同志参观了博览会并做重要指示。
作为中外音像行业交流贸易的重要平台,第三届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于11月16日至18日在广州举办,共有200多家中外企业参展,展场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
浙江省艺术品经营行业协会于2006年11月6日成立了,这是我国第一家艺术品经营单位的自律性组织,它对于树立诚信、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会员权益、促进市场繁荣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page]中国文化三十年大事记之2007
为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文化部积极推动国产音像制品出口,支持音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2007年1月和4月,文化部出资并组织国内音像企业分别参加了法国嘎纳国际音乐节和香港音乐会展。
根据国务院部署,国家成立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由文化部牵头开展日常工作。
2007年,在扶植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的指导下,文化部先后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和第二届中国原创手机动漫大赛等大型国际展会,鼓励原创,积极培育手机动漫市场,带动传统动漫产业向数字化、科技化发展。
2007年文化部下发通知决定不再增加全国网吧总量,各地均不得审批新的网吧,在现有网吧存量市场中推行连锁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不断提升网吧服务水准和行业形象。
2007年4月,文化部开展以“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为主题的“第九届全国音像市场法制宣传”活动,确定每年的4月26日为违法音像制品销毁日。
2007年3月16日,文化部下发《关于开展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年活动的通知》,提出通过开展“队伍建设年”活动,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正派、形象良好的专业执法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