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经济体制 金融改革

关于增储黄金、优化外汇储备的五点建议

2009-07-10 16:37

摘要:根据温家宝总理、李克强、王岐山副总理的批示,《优化我国外汇储备的战略行动方案》课题组近期又在北京和上海与国资部门、产业界、金融界及学术界等专家进行了座谈讨论,提出如下五点建议。

根据温家宝总理、李克强、王岐山副总理的批示,《优化我国外汇储备的战略行动方案》课题组近期又在北京和上海与国资部门、产业界、金融界及学术界等专家进行了座谈讨论,提出如下五点建议:

一、抓住当前增储黄金的重大机遇

当前,美元和欧元等主要货币在长期内逐步贬值的趋势已经确立,为维护国民财富安全,我国必须尽快增储黄金,优化外汇储备结构。而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恰恰为我国通过黄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在非洲、蒙古等黄金储量丰富的国家投资急剧减少。诸多黄金资源国都欢迎国外投资者前去收购、开采金矿。

——境外许多矿业集团和冶炼厂都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为了维持生存,它们正急于出售金矿资源和股权以缓解自身的危机。

我国应牢牢抓住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重大机遇期,若待金融危机过去,世界经济恢复,增储成本和难度都将大大提高。因此,我国应尽快将增储黄金上升为国家战略,在5-6年内增加黄金储备至6000吨左右,从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黄金储备国。

二、多渠道增储黄金

黄金可以分为金融性黄金、矿产资源性黄金和商品性黄金。目前中国的黄金进口额度由人民银行审批,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 2008年的进口量仅为50吨,数量非常有限。而且,金融性黄金的交易都集中在国际金融领域,交易信息透明,一旦大量增储,国际投资者将会通过惜售和提高金价的策略限制中国增储黄金。而产业界则相反。矿产资源性黄金和商品性黄金市场规模大,交易条件较为宽松。另外,从矿产资源领域收购的原生金没有经过加工、增值,因而成本较低。因此,除金融领域外,还应通过多个渠道增储黄金,并将主渠道从金融领域转移到产业界的矿产金和商品金领域。在增储过程中,以国家黄金产业龙头企业为主,利用各种渠道占领海外黄金矿产资源市场,如:(1)利用民营企业公关搭平台;(2)利用国企、农林境外投资及军工贸易换资源;(3)利用外援支持信贷换资源;(4)利用香港辐射东南亚及周边散金市场,投建黄金冶炼及精炼厂;(5)利用非洲资源多、选冶能力差的现状,投建黄金选冶中心。若以上措施实施得当,加大投入,加速占有,加速开采和开发力度,实现年增产400-500吨黄金,年增收加工冶炼金600吨以上,从而实现年增储黄金1000吨以上的目标。总之,只要渠道合适、机制合理,我国完全可以在未来5-6年内,增储黄金至6000吨左右。

三、打造增储黄金的战略平台

既然增储黄金的主渠道是产业界,因而其运作平台或工具就应该是以经营矿产性黄金和商品性黄金为主的企业。中国黄金集团前身是国家黄金局,是专门开展黄金交易及开采的中央企业,也是中国在世界黄金协会的唯一会员单位。拥有的黄金资源储量最大(1200),其中350吨资源已经形成产能,是最适合的平台。

然而,当前中国黄金集团的总资产仅为300亿元,净资产100亿元,资本金只有20亿元,资金实力明显不足以完成增储黄金的任务。

为此,建议尽快对中国黄金集团增资扩权,将其打造成产业界国家的战略增储平台。根据增储黄金的任务,增资的额度约为100亿美元,同时还应授予其黄金进出口权,用于国外金矿的收购、兼并、开采和商品金的收购。总体方案有2套:

第一套方案:由产业界和金融界共同注资,该方案分两步实施。

——由国家通过国资委对中国黄金集团注资,规模在600亿人民币元左右,主要从事国内外矿山收购、黄金开采与黄金进出口任务。

——由中国黄金集团与金融系统的汇金公司各出资约300亿人民币元,共600亿人民币元左右,联合成立黄金金融公司,将其打造成产业界与金融界的转换交流平台,实现黄金的战略性收储。

第二套方案:由金融系统出资,产业部门经营管理。该方案的特点在于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强项联合。金融部门的优势在于资金充足,而产业部门的优势是经营管理经验丰富。具体路线有三个:

——由汇金公司出资100亿人民币元向国资委收购中国黄金集团的全部股份,并再对其注资100亿美元。汇金公司仅进行股权管理,而经营管理则由中国黄金集团负责,并仍归口国资委。

——由汇金公司和中国黄金集团分别出资100亿美元和10亿元人民币共同成立黄金金融公司专事增储业务。其中,汇金公司占99%的股权,中国黄金集团占1%的股权,经营管理由中国黄金集团负责。

——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出资设立国家黄金储备专项产业基金,基金总规模以2000亿美元为限(约占外储10%,可增储黄金6000-7000),再由国家外汇管理局与中国黄金集团共同出资10亿元人民币,联合成立黄金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对基金进行资产管理,其产业经营管理主要由中国黄金集团负责。

四、优化外储结构和收益,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

首先,从静态收益看。在增资中国黄金集团100亿美元后,如果再向其贷款200亿美元,则中国黄金集团每年的可用资金就达到300亿美元,每年至少可以增加1000吨黄金储备。5-6年左右可将2000亿美元转化为黄金,约占外汇储备的10%,以确保国家财富安全。

其次,就动态收益看。如能在黄金储备达到一定规模后(3000吨左右),以黄金储备为基础,按一定倍率发行黄金券(约为6万亿人民币元价值),在境外流通,这样可以使黄金货币化,变“死黄金”为“活黄金”,并取得相应的铸币权收益和货币运营收益。黄金券实质是流通在外的中国币,根据货币流通的乘数效应,其使用规模和流通规模会进一步扩大(约为20万亿-30万亿人民币元价值),这不仅可获得更多收益,还特别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为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争取更大发言权和主动权奠定基础,进而在世界经济、政治、外交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五、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鉴于此事意义重大,时间紧迫,且涉及金融、产业等不同部门权力和利益,还需要外交、情报等部门配合。因此,必需建立一套高层、高效的统筹协调机制运作此事。建议在启动时国务院主要领导主抓,秘书长具体协调,有关部委实施。

附件一:优化外汇储备操作方案座谈会议纪要

附件二:世界主要国家黄金储备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