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与期待
摘要:山西日报诞生于解放前夕,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同龄。到今年4月26日,创刊已经整整60周年了。时光之迅疾,不能不让人感慨系之。创刊时,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我也不到三十岁,如今都已进入耄耋之年。
1961年,本报时任总编辑吴象(左二)、副总编辑杨尚枫(左三)等同志在农村采访。
山西日报诞生于解放前夕,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同龄。到今年4月26日,创刊已经整整60周年了。时光之迅疾,不能不让人感慨系之。创刊时,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我也不到三十岁,如今都已进入耄耋之年。
在1948年筹建山西日报时,我由华北人民日报奉调转入山西日报这个新成立的集体,先后担任过记者、通讯部长、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继史纪言、毛联珏之后担任了6年总编辑,直至“文革”动乱,在山西日报工作了十七八个年头,加上其他岗位,先后共在山西工作40多年。这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重要经历。以后无论再到哪里,在山西和山西日报的往事常常会涌上心头,浮现眼前。我始终把山西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把山西日报看成是培育自己锻炼成长的母校。
山西日报奠基人和首任总编辑史纪言,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报人。他经常强调,作为省委的机关报,重要的在于党性和人民性相结合,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意见和愿望。创办初期,刚刚恢复省的建制,正是百废待兴、千头万绪之时,他着重倡议建立了两项制度:一是定期派人下乡、下厂考察报纸,二是定期召开职工民主大会。继任总编辑毛联珏对此非常重视,亲自带头执行,每年各一次,并不断巩固、完善,成为基本制度。它激励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了调查研究、联系群众的观念和作风,形成了较好的团队精神。那个时期山西日报之所以能在全省各方面工作中发挥出巨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推动作用,主要由于省委领导的重视。但是,这两项制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值得发扬光大。
按农历纪年,60年是一个甲子,它意味着一个圆满的结束,也标志着一个崭新的开始。我高兴地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日报在宣传报道上取得许多新成就、新经验,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内容与形式不断有所创新。与此同时,报社报业自身也得到很大发展,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特别是在2004年挂牌成立了山西日报报业集团,成为一个集众多报刊和新闻网站为一体的、资产达到6.68亿元的报业航母。回首当年,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对此,我表示衷心的祝贺,并期待以60周年为新的起点,认清肩负的责任使命,适应时代进步的新形势、我国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愿望,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坚持正确导向与讲求宣传艺术、丰富生动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机统一起来,为繁荣党的新闻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反映人民心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值此创刊60周年之际,特寄诗一首,以示祝贺之忱:
甫落硝烟报诞生,星移斗转发新声。五湖四海人才聚,笔阵横开赖“三公”。战友同心风雨路,华章共谱入汗青。祖孙三代并州客,第二故乡别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