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生态文明 生态总论

顺德是“民本经济”的典范

2009-01-09 11:32

摘要:在中国的2800个县域中,顺德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顺德的“鼎鼎有名”,不仅在于其出产了许多名牌产品,还在于其是以“改革”出名的地方。这在中国县域中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

顺德作为改革的“先行者”,为中国体制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我长期在国家体改部门工作,所以对顺德还是十分熟悉的。

从中国体制改革角度而言,顺德在产权改革方面为全国做出了示范。如果说中国农村改革的代表是安徽小岗村,那么中国企业改革的代表就是广东顺德。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顺德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提出了“靓女先嫁”的口号,进行产权改革,救活了大批的企业。

前一段时间,国内曾经就产权改革的问题进行激烈争论,话题是国有资产的流失。我注意到,在这个争论中,很大部分人将产权改革与产权流失混为一谈,其实它们并非同一个概念。产权流失在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国有企业中都存在,就算不改革,它也会继续流失下去,而且可能会流失得更快。这就是所谓的“冰棍现象”。这个现象是由国有资产效率低下决定的。当然,我们要重视产权改革中的公平和正义的问题,我们要让改革在阳关下进行。在产权改革中,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原因无外乎两个:国有资产被低估或腐败行为影响交易。通过规范的产权改革,是可以排除国有资产被低估或被权钱交易影响。

顺德能够连续4年排在中国百强县的榜首,能够成为中国首个GDP突破千亿的县域,能够成长300多家亿元级的制造企业,其原因都可以说是顺德体制改革结果。

顺德的改革,很好地造就了一个“民本经济”的局面。

“民本经济”是我多年来所提倡的一个概念。民本经济是相对官本经济而言的,我们过去搞的计划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官本经济,通过长官的意志和行政方式来配置资源。而民本经济则强调,人民是创业的主体、经济的主体、产权的主体,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人民两个字,就是要体现以民为本位,体现人民当家做主。

民本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最有效的途径。邓小平同志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所谓共同富裕,就是人民共同占有财富。财富靠谁创造?是靠人民创造而不是靠政府恩赐。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各种经济主体产权在平等竞争的规则下,通过优胜劣汰促进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增加财富的过程。经济体制轨转的过程,本质上也是由原来的官本经济转向民本经济的过程,也就是由政府主导的创造财富的过程转向由人民为主导创造财富的过程。民本经济是按人民自己的意志、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创造财富,配置资源,是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民本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富有效率和效益的经济。民本经济是立足于民、富民利国的经济。民本经济可以更好地激发人民的创新精神,随着资本的扩大和生产规模的扩张,通过个人资本的启动和联合,各种混合经济、投资基金经济、社会保障基金经济、股份制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资本的社会化是一种明显的必然趋势。有了这样的创新环境,人民和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企业发展好了,人民富裕起来了,各种税收也就上来了,政府也就有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更好地服务大众了。

民本经济是相对于官本经济而言的。就是以民为本位,民有民营民享的经济,即人民是产权的主体、经营的主体、创造财富的主体。民本经济有四个特点:一是经济形式以民营为主;二是社会投资以民间资本为主;三是社区事业以民办为主;四是政府的管理以创造环境为主。

我认为,建立民本经济,要做到“三破三立”:一是突破国家花钱政府投资的旧体制,建立激励民间投资的新体制;二要突破只有国强才能民富的旧观念,树立民富才能国强的新观念;三是突破单一的财产观念,树立全社会的财富观念。

当读完林德荣同志所著的《顺德为什么能?》后,更坚定了我对提倡发展民本经济的决心。从顺德的改革和发展,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民本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好方向。

2003年的时候,我就在各种场合疾呼:现在改革远远还不是完成了,恰恰全国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处于攻坚阶段,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就是政府体制的改革。

我最近注意到,广东省印发《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决定》,提出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要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方面“先行一步”,在未来五到十年内率先实现科学发展。

我也通过媒体了解到,广东把深圳和顺德作为体制改革的试点,希望这两个城市为广东的行政体制改革“破题”,率先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依法运行的行政管理体制。顺德的任务仍然很重,顺德政府应继续发挥“敢为天下先”的顺德精神,寻求新的突破。

这是非常有远见的做法。我想对于顺德的探索来说,她不仅是为广东“破题”,更是为中国的2800多个县域行政管理体制“破题”,为中国县域的科学发展“破题”。从这一点来说,顺德的这次改革意义就更是深远了。

所以,顺德的未来更值得我们期待。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关注中国县域经济的人一定要关注顺德的原因。

我认识林德荣同志是在2004年。那年的11月,为了纪念《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20周年,广东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在顺德举行了一个改革论坛,他们邀请我参加。在会议期间,林德荣同志陪着我参观了顺德的一些地方。作为一个地方媒体的记者,他能对这个地方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研究、思考,是十分可贵的,这也说明他对这个地方有很深的感情。我也希望他今后做出更多的研究成果。

是为序。

200919

(作者为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附书稿目录——

顺德为什么能——一个县域的中国价值

顺德,中国2800个县域中的领跑者。

一个世纪之前,她是广东的首富县,中国民族资本最早在那片土地上萌芽;

一个世纪之后,她是唯一连续4年的中国百强县冠军,她是中国首个GDP突破千亿的县域。

在记住过去的中国制造的年代,请记住,这里有300多家亿元级制造企业;

在憧憬未来的中国创造的年代,请记住,这里是中国专利发明最为繁盛的县域。

在制度变迁的中国发展的年代,请记住,这里是企业产权改革的发育地,在改革开放的历史上,曾与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相提并论。

为什么偏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一个县域竟能让我们记住这么多?

顺德为什么能?

如果我们能够知道顺德为什么能,我们就可以知道中国为什么能。

林德荣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林德荣,1970年生于福建省武平县,现为广东《珠江商报》副总编辑,主任编辑职称。曾在福建、上海、广东等地报社从事新闻工作。1998年底开始在顺德从事新闻工作,是顺德发展“黄金十年”很好的记录着和观察者。

早年学的是机械,曾经的文学青年,狂热地写过诗歌。在报社工作的十几年中,主要是做时政记者、编辑和报纸评论工作。从1995年开始为所在党报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主撰者。1997年在《人民日报》知名评论栏目“人民论坛”发表评论后,时任总编辑范敬宜专门批示评论部“注意联络,密切培养”。撰写了上百万字新闻作品,共获得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5次,省级新闻奖一等奖2次,省级以上新闻奖总数达40多次,市级以上新闻奖达70多次。

近年曾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院,美国西北大学凯洛克商学院,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等大学进修学习。

前言有关顺德的一些细节

序言

引子金融海啸背景下的区域发展模式

广东要擦亮顺德这块品牌/顺德改革的历史选择/“候鸟经济”与“本土经济”/从产业的角度考虑城市问题/顺德人的本土意识/中国品牌密度最高的地方科学发展,改革求解

第一章历史长河:一百年前的广东首富县

一次农民起义和一个县的设立

顺德是清末广东首富县

《三字经》作者是顺德人

第二章伟人足迹:邓小平两次到过的地方

邓小平的两次顺德之行

江泽民在顺德开座谈会

胡锦涛两到顺德

第三章顺德制造:解密“中国制造”的钥匙

制造业改变的顺德

从“摇头摆尾”到“两家一花”

顺德工业化的“反求工程”

开放开启的工业化之路

“靓女先嫁”,一声呐喊

顺德最有“价值”的优势

搞家电一定要到广东顺德

小城市喊出的“顺德制造”

顺德制造,代表中国民族工业方向

服务与企业故事

在家门口就可拿到省级质检报告/日本媒体对格兰仕的惊呼/美的在越南建海外生产基地/顺德刺绣的文化细分/以商引商,广东亿讯扎根顺德

第四章产业集群:15个国字号区域品牌背后

中国产业集群的“顺德模式”

顺德的产业集群十分明显/申报区域品牌的“敢为人先”/顺德产业集群的“六级跳”

第五章现代化试点:中国最早的省管县实践

顺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始末

试点两年的变化

顺德现现代化试点的“中考”答卷/顺德为什么能/“顺德经验”具有强大示范效应

第六章顺德:“我”的城市化道路

顺德的第三次跨越

广东规划的七个大城市之一/以新观念建设大城市/搭建起顺德中心城区框架

城市化是现代化重要标志

中心城区的变化

大良把城市作为最重要资源/容桂从城镇到城市的飞跃

第七章顺德农民:“我们”的城市化道路

最难的是让农民成为城里人

以市场化和城市化为取向的改革

推行农村体改后土地政策的变化

典型一——容桂经验:

解开束缚农民“离土不离乡”绳索/股权固化一石三鸟

典型二——大良之变:

升平居委会转变了职能/复位与回归/大良城市人口占九成

第八章观点革命:顺德对中国市场经济的贡献

改革篇

改革是顺德的品牌/阳光政府与殡葬改革

发展篇

时间是顺德发展最宝贵资源/民营经济,顺德的选择/让民营经济活力迸发/从土地资源到企业资源/一次盛会,一次机会/降低顺德发展成本/建立鱼水般政企关系/以工业化改变“后发地区”创税英雄和顺德发展/人水和谐与水乡发展/顺德,能不能再当科学发展排头兵

城市篇

经营城市,城市建设的市场化取向/从资源角度看河涌/产业精英和城市化

人才篇

 “顺德班”和学习型社会/顺德的人才“高地”/“金梧桐奖”和“人才小气候”/官员下海与重商氛围/外企精英带来的文化冲击

第九章学习新加坡:它山之石,或可攻玉

顺德的新加坡情结

学习新加坡经验,打开顺德眼界/看新加坡如何帮扶企业/考察者说

新加坡考察观感

大树底下的城市/城市河流:从运输到休闲/“以人为本”拂面而来/

透明的城市/网络化图书馆

第十章顺德跨越:中国首个GDP超千亿县域

顺德的2003

超前引领,观念一变天地宽

一次静悄悄的新跨越

从经济社会到民生社会

结束语“跳出顺德看顺德”

以开放的心态思考未来/从行政力量到市场力量/成为“布局者”,获得真正价值

后记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