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股份制企业国企摘掉“红帽子”
摘要:得知自己所在企业是邢台在册的第一个股份制企业,刘惠生五味杂陈,第一个在市场竞争中获益的企业,也必然第一个经受市场大潮的洗礼。刘惠生所在企业是邢台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其前身是全民制企业河北省邢台汽车配件总公司。1989年3月24日,该公司摘掉了“红帽子”,变更为股份制公司,成为了在册的第一个吃螃蟹的国有企业。
得知自己所在企业是邢台在册的第一个股份制企业,刘惠生五味杂陈,第一个在市场竞争中获益的企业,也必然第一个经受市场大潮的洗礼。
刘惠生所在企业是邢台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其前身是全民制企业河北省邢台汽车配件总公司。1989年3月24日,该公司摘掉了“红帽子”,变更为股份制公司,成为了在册的第一个吃螃蟹的国有企业。
“那时候,经营汽车配件的企业少,我们这里的零件一车一车向各县发送。”谈起当年企业的红火,刘惠生有些兴奋。邢台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各种汽车配件,改制后企业迅猛发展,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惠生进入该企业。
汽车配件公司改制一事就像一把烈火点着了整个牛城,筹集资金的快捷和改善治理结构的自由,使许多国有企业纷纷效仿。据统计,之后3个月内就有5家企业摘掉了“红帽子”,这还仅仅是如今在册的数量。
尽管后来在汽修厂、汽车4S店及个体配件经营者的冲击下,邢台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走了下坡路,但它这一改革创新,产生了巨大效应和推动作用。此后,在汽修、中介、物流、食品、房地产等各个行业,股份制公司如雨后春笋纷纷兴起。
股份制改革给国有企业带来了活力,也取得了决策层的支持。1993年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宣布建立以股份制改革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
而今,股份合作制企业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其入股结构,也从初创阶段的单一法人投股向多个自然人投股,由资金投股向人才、资源、知识产权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混合型方向发展,股份制公司数额也达到了上万个,成为了邢台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经济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