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儒:大力推进我国场内衍生品市场建设
摘要: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关于衍生品市场的争论不绝于耳。在昨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中国资本市场研究会会长刘鸿儒针对这一争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呼吁大力推进我国场内衍生品市场建设,尽快推出股指期货。
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关于衍生品市场的争论不绝于耳。在昨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中国资本市场研究会会长刘鸿儒针对这一争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呼吁大力推进我国场内衍生品市场建设,尽快推出股指期货。
刘鸿儒说,这次金融危机主要是因为场外衍生品过度发展,并不是场内市场出了问题。经过160多年的发展,场内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在规避金融市场风险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场外衍生产品过度发展、监管不足造成流动性危机和信用危机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期货界要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和判断,不能在金融危机、衍生品、期货三者之间划一个简单的等号,更不能因为对金融危机的误读而影响到我国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他指出,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我国期货市场之所以能够保持平稳运行,没有出现大的风险,与这些年来国内着力推进严格的保证金监控制度、以净资本为核心的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体系和期货开户实名制等一系列基础性制度建设密切相关,与期货交易所统一果断采取强制减仓等风险控制措施、期货公司等中介机构内控制度不断完善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密切相关,还与投资者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期货市场投资者不断成熟密切相关。风险在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是难免的,但它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我们监督有力、措施得当,就可以把风险降到最小的限度。
他表示,要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继续推进我国期货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建设。借鉴这次金融危机的教训,同时考虑到我国新兴加转轨这个阶段的市场信用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我们要大力推进场内衍生品市场建设。发展场内金融衍生品市场有利于扩大资本市场的规模提高效率,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有利于增强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他最后强调,股指期货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准备,目前市场条件已经成熟,应该尽快推出,并建议立足于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服务资本市场发展的大局,继续深化、发展现有的商品期货市场和积极研究探索其他的场内基础金融衍生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