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总体改革 改革综合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邓小平再复出

2008-11-01 09:56 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摘要:谁将带领中国摆脱困境,走向振兴?不但许多曾与邓小平同志长期共同战斗和工作过的老一辈领导人想到的是他,广大群众心目中也自然想起他们敬佩的邓小平同志。叶剑英、陈云、李先念等老一辈领导同志向中央建议恢复邓小平同志的职务,让他尽快出来工作。

“四人帮”的覆灭,宣告了“文革”的结束,饱受十年动乱之苦的中国人民,重新看到了民族振兴的希望。

谁将带领中国摆脱困境,走向振兴?不但许多曾与邓小平同志长期共同战斗和工作过的老一辈领导人想到的是他,广大群众心目中也自然想起他们敬佩的邓小平同志。叶剑英、陈云、李先念等老一辈领导同志向中央建议恢复邓小平同志的职务,让他尽快出来工作。

1977年2月,中央一些报刊发表了《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其实质是要维护毛主席晚年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包括“批邓”和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天安门事件”都不能翻案。

社论的发表使许多老同志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在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两个凡是”的不同意见的同时,也在为推动邓小平的复出而加紧做工作。1977年3月10日至22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会前,叶剑英同志对华国锋同志的讲话稿提出两条意见:“一是‘天安门事件’是冤案,要平反;二是对邓小平同志的评价,应该把提法换一下,为小平同志出来工作创造条件。”3月13日,陈云同志在书面发言中指出:“为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需要,听说中央有些同志提出让邓小平同志重新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是完全正确、完全必要的,我完全拥护。”王震也对阻挠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和邓小平复出的人进行了批评。他说:“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这是毛主席讲的、周总理传达的。1975年他主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他是同‘四人帮’作斗争的先锋。‘四人帮’千方百计地、卑鄙地陷害他。‘天安门事件’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全国人民阶级觉悟和路线大大提高的集中表现,谁不承认‘天安门事件’的本质与主流(是革命的),实际上就是替‘四人帮’辩护。”

经过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反复做工作,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强烈要求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的情况下,1977年7月16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了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恢复了邓小平同志的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邓小平同志在会上的讲话中说:“作为一名老的共产党员,还能在不多的余年里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个人来说是高兴的。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应该老老实实地履行党员的责任,听从党的安排。”

7月30日晚,邓小平同志突然出现在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的主席台上。这是邓小平同志复出后首次出席公众活动,给全场8万观众一个极大的惊喜,现场顿时响起了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对邓小平同志在公众场合的公开露面,外国通讯社迅速作了报道,成为当时重大的国际新闻。这场中国队对香港队的足球赛事,由于邓小平同志的出现,引起现场观众们的轰动和欢呼。

这次复出后,邓小平同志站在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上,指挥着中国这艘巨轮,沿着他设计的航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驶向小康、富裕的目标。如果说1975年的整顿是对改革道路的探索,而此后的30年,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都与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密不可分。在叶剑英元帅80岁寿宴上,叶帅称邓小平“是我们老帅中领班的”。他在老帅们心目中已经形成了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也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同志的再次复出,就不会有改革开放的今天。历史选择了邓小平,人民选择了邓小平。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