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经济体制 金融改革

新基金走上前台 基金业严格规范发展道路

2008-09-14 00:44 证券日报

摘要:小荷才露尖尖角——(宋)杨万里1997年12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实施准则,对包括基金契约、基金托管协议、基金管理公司章程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内容及格式进行了严格规范,让基金业一开始就遵循严格规范发展的道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宋)杨万里1997年12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实施准则,对包括基金契约、基金托管协议、基金管理公司章程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内容及格式进行了严格规范,让基金业一开始就遵循严格规范发展的道路。

国内首批两家规范的基金管理公司——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国泰基金管理公司终于在1998年3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正式成立,成为中国新基金业的起始标志。1998年3月23日,开元证券投资基金和金泰证券投资基金做为第一批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发行的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开上网发行,3月27日成功设立,并于1998年4月7日分别在两个交易所上市。基金开元、金泰的成功设立及上市交易,表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正式启动,这是我国证券市场和基金行业向前发展推进的又一重大标志。

无规矩,无以立方圆。

——中国古语我们今天所讲的基金,主要是指1997年11月14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以后成立的证券投资基金。

在此之前,“基金”一词对于国内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并不陌生。从1991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各地分行曾经批准设立了一批投资基金。最早的是1991年10月设立的“武汉证券投资基金”和“深圳南山风险投资基金”,而最早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设立的则有1992年设立的“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

在中国的基金行业中,这类基金被通俗地称为“老基金”,而《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以后成立的基金则被习惯性地称为“新基金”。

从1991年10月,我国最初的一批老基金“武汉证券投资基金”和“深圳南山风险投资基金”宣告成立开始,截止1996年底,全国范围内共有“老基金”75只,另有基金类受益券47只。这些老基金分散在全国23个省市,在地方证券交易中心进行柜台买卖,其中还有25只先后与沪深交易所联网交易。

起初,老基金发挥其规模筹资和家投资的专长,进行实业投资或证券投资,但是,由于历史等原因,“老基金”投资运作不规范,资产整体质量欠佳,除极少数老基金以外,大多数基本上只能称之为“类基金组织”。主要表现在:第一,制度不够完善。许多基金越权审批严重,部分当事人不具备发起和管理、托管基金的资格;同时许多基金组织结构混乱,基金发起、管理、托管方权责未严格划分,甚至由一家单位同时兼任两个角色,未能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

第二,资产质量较差。90年代初当老基金蓬勃兴起的时候,正值股市低迷,房地产投资泡沫膨胀,很多老基金的房地产及实业投资比重都相当高,随着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这些以房产投资为主的基金逐步陷入困境,基金资产流动性减弱,不良资产增加,基金收益率也日益下降。

第三,信息披露不规范,投资者权益得不到很好保护。有些基金的律师、会计师制度形同虚设,有关基金募集后的投资方向、投资回报等基本财务状况不能得到及时、全面的公开,投资者无法按期获得准确的信息。

第四,基金规模较校平均每家基金只有1亿基金单位规模,最大的也只有5亿多基金单位,不能充分发挥规模投资、分散风险的优势,而容易被庄家操纵、导致价格巨幅波动;同时在地区性交易中心挂牌的基金各踞一方,未能形成全国统一的基金市场,基金流动性差。

在大力发展新基金的同时,国内原有的老基金也开始走上清理和规范的道路。

首先,对已到期或资产质量太差,经规范仍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老基金采取清盘方式,不允许续期或继续经营,以达到释放风险的目的。

其次,对未到的期的老基金,进行全面清理。

第三,对清理后的老基金,采取严格规范、妥善处理的方法。

第四,纳入正常监管范围的老基金,已在交易所交易的可继续交易,符合上市条件但未在交易所交易的,可申请在交易所交易。

经过多方努力,1998年12月2日,老基金“海南银通”和“广证受益”的管理人交通银行(601328,股吧)海南分行、广东证券基金部分别公告:上述两只老基金受益券将于1998年12月31日期满终止,于1999年1月4日停止交易,从“广东南方证券交易中心”撤牌,并将于1999年1月中旬公布清盘结果。老基金的清理规范工作从此正式拉开了帷幕。

2001年4月17日,随着沈阳兴沈、沈阳久盛以及富岛基金的摘牌,最后一批老基金告别深沪证券市场,老基金的清理和规范工作至此基本结束。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