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我国先后经历五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摘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5次较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即将开始的第六轮机构改革,暗合的是30年来中国的市场化之路。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5次较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即将开始的第六轮机构改革,暗合的是30年来中国的市场化之路。
第一轮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
时间:1982年代表机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1982年3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报告,此前不久,国务院已经开启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轮机构改革。邓小平曾言,这是一场革命。
此轮机构改革,设立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由国务院总理兼任。
此轮改革还设立了对外经济贸易部,这个部委在中国15年的加入WTO的谈判中,立下汗马功劳。
此外,这次机构改革在现代政府管理上迈出关键一步的是,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
第二轮矛头直指政企不分
时间:1988年代表机构:中石油
第二轮改革矛头直指政企不分。
此轮机构改革组建了新的国家计划委员会,机构改革方案将其定位为国务院管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部门。
此轮机构改革之后,还出现了几个“部级”的公司,石油部撤销组成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核工业部撤销组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
此轮机构改革给现代政府管理留下了最宝贵的经验,公务员制度。
第三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时间:1993年代表机构:航空航天工业部等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1993年3月召开的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政企不分再次出现机构改革的必要性中。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的罗干表示,“这次机构改革和以往机构改革的不同,就是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作为改革的目标。”针对政企不分的问题,罗干提出,要坚决把属于企业的权力放给企业。
部委改公司在这次改革中再次出现,航空航天工业部撤销,分别组建了航空工业总公司和航天工业总公司。
第四轮9个专业经济部门撤销或降格
时间:1998年代表机构:电力部、煤炭部等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朱镕基当选为新一届中央政府的掌舵人。据《南方周末》报道,当时尚未当选总理的朱镕基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中针对新一轮机构改革曾言:“我抱着粉身碎骨的决心来干这件事!”
此次机构改革直指前两轮改革都未能根治的顽症——政企不分,将9个专业经济部门一次撤销或降格,改革之后,电力部、煤炭部、化工部等9个部委成为历史。此次,国家计委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第五轮和目前“大部制”思路最接近
时间:2003年代表机构:国家发改委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第143个WTO成员国。
2003年3月6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向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的发展,现行政府机构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这轮改革中,叫了几十年的国家计委成为历史,其新名字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致力于统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商务部成为新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商务部的组建,是和目前“大部制”思路最为接近的一个部委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