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文化体制 文化总论

以创新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07-12-15 10:28 求是

摘要:​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及实现途径,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当今文化发展方位的新判断、地位作用的新认识、发展战略的新思考,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及实现途径,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当今文化发展方位的新判断、地位作用的新认识、发展战略的新思考,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

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本动力在于文化创新。要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弊端,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释放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增强文化的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推动浙江文化大省建设跃上新的台阶。

一、着力推进思想理论创新

立足于新的起点实现新的发展,要继续发扬创业创新精神,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尊重和保护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指导推动实践的新发展。

要注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研究和总结。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组织力量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新经验升华为理论,把实践创新转化为理论创新,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实践的发展。

要注重对重大决策部署的研究。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整合研究资源,建立研究平台,深入研究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论背景、实践意义和实施过程、实效评估,推进理论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决策、转化为政策。

要注重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关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一批能较好回答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理论成果,推出一批宣传形势政策的理论读物,把理论创新的成果具体化、通俗化、普及化,使科学理论真正发挥帮助群众释疑解惑、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二、着力推进文化发展理念创新

在新的时代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决冲破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观。

要把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既要高度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又要充分考虑文化的产业属性,在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的同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努力实现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要把握好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的关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要通过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经营性文化产业要通过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文化需求。

要把握好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发展的关系。把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理念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文化设施布局、文化经费投向,还是文化生活安排、文化产品生产等方面,都要体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促进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协调发展。

要把握好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的关系。一手抓存量改革,激活现有文化单位资源,把存量做优做强;一手抓增量发展,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运用科技发展成果,以全新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要把握好国办文化与民办文化的关系。把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作为重点,把调动非公有制经济等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着力点,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要把握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积极应对国际文化市场竞争,在努力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推动文化“走出去”。

三、着力推进文化内容创新

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多样化的趋势,把思想性与艺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教育性与娱乐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奉献给人民群众。

要进一步准确把握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重点内容。加强现实题材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打造反映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加强历史题材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以现代艺术的表现方式和载体,努力打造传承优秀传统美德、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的文化产品。加强面向基层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更好大众化、通俗化的优秀文化产品。

要进一步健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有效机制。健全创作机制,构筑创作平台,实施创作工程,促进优秀作品和人才脱颖而出。建立健全创作生产的组织化机制,加强规划论证、资源整合、生产管理和扶持激励,推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建立健全创作生产的市场化机制,推进艺术创作规律与市场规律的有机融合,积极引导社会创作主体,扶持原创性作品,充分调动我省作家艺术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进一步调动精神文化生产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着力增强国有文化单位的创作活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使其成为文化产品生产的主力军。着力提高民营文化企业的创作能力,积极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领域,推动民营文化企业成为文化产品生产的生力军。着力发挥新兴文化业态的创作潜力,积极培育动漫制作、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业态的创作主体,使之成为文化产品生产的重要增长点。着力形成创作团队的创作合力。

[page]

四、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进一步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充分激发文化创造力。

要加快培育充满活力的文化创新主体。进一步突破改革的重点难点,把国有文化单位和民营文化企业培育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创新主体。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加大内部改革力度,推进管理、人事、分配、社保、投入保障等制度改革。经营性文化单位要加快推进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文化集团要以核心主业为基础,形成主业突出、综合能力强的多元发展格局,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扶持一批重点民营文化产业基地做大做强。

要加快完善有利于文化创新的宏观管理体制。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改进文化领域宏观管理,切实加强规划引导、政策保障和资产管理,继续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不断强化政府的文化管理和服务职能。

要加快形成鼓励支持文化创新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文化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作用,引导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创新主体。落实培育创新型文化企业的相关政策,扶持中小创新型文化企业发展,支持和鼓励各类文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结成创新型组织。加强文化技术中介服务,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

五、着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立足科技发展前沿,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丰富文化表现形式,拓展文化传播方式,积极抢占文化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不断提高文化生产和传播能力。

要大力提高传统文化生产经营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数字化等新技术的运用,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传统文化产业转变发展方式。运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流通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文化流通产业,提高文化商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效率。

要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影视动漫产业发展,努力打造集制作、研发、教学于一体的影视动漫产业。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加快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努力做大做强有线数字电视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使高新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

要大力提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提升我省文化产业的整体创新水平。把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纳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文化生产和传播核心技术研发,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与知名品牌,把我省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