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总体改革 改革综合

《起点——中国改革步入30年》前言

2007-01-01 11:31 起点——中国改革步入30年

摘要: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我国的改革即将走进第30个年头。今天,改革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市场化改革正处于新的攻坚阶段,任务还很艰巨;另一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对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我国的改革即将走进第30个年头。今天,改革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市场化改革正处于新的攻坚阶段,任务还很艰巨;另一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对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阶段的改革,面临着日益突出的两大矛盾:一是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突出矛盾;二是全社会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之间的突出矛盾。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新阶段的改革需要实现三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以发展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近30年的经济体制转轨走到今天,市场化改革正向资源要素领域推进,向垄断行业推进,向财税金融领域推进。改革不仅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也为解决经济领域的公平问题提供基础性的制度保障。
    二是加快推进以建立公共服务体制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在进入全面利益关系调整的关键时期,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对于从制度上解决民生问题,使多数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意义极大。 
    三是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已成为基本的现实。各类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利益表达和社会参与既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大趋势。 
    在全面制度创新的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规范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社会体制改革要求规范政府与社会的边界,政治体制改革要求规范和约束政府权力。因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实在在开始成为新阶段改革的关键和重点。 
    2003年SARS危机以来,我和我的同事们研究的重点课题是政府转型。从改革发展新阶段的现实需求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是政府转型,就是要实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历史性转变。本书收录了我在2005年9月至2007年5月期间撰写的部分论文和演讲稿,基本上反映了我在此问题上的相关思考。 
    在我国改革开放即将进入30年之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改革研究的学者,我衷心地希望我国新阶段的改革发展走得更好,走得更顺。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有助于对新阶段改革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研究探讨。 
    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同事方栓喜、何冬妮、龙晓玲、陈所华、杨睿、肖潇等在本书选编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本书在编辑中只对原稿做了个别文字的修改,一些篇章难免在内容上有重复之处,敬请读者谅解。
    迟福林
    2007年5月25日于海口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