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信息库欢迎您!
首页 文章 政治体制 行政体制

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06-03-09 15:57 人民日报海外版

摘要: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一些争论。应当看到,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都是与改革滞后相关的,特别在某些争论较多的领域,往往都是改革不到位的领域。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明确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一些争论。应当看到,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都是与改革滞后相关的,特别在某些争论较多的领域,往往都是改革不到位的领域。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明确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20多年改革的实践表明,我国的政府改革大体保持了与经济体制改革近似的“渐进”过程和特征。可以说,离开政府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是不可能的。当前社会中的各项重大改革,无论是金融体制改革还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都与政府职能转变有关。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等问题,表面上看是孤立的,但背后也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关。因此,要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作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要从全能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可以归结为“一、二、三”。

一是解决一个主要矛盾。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反映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政府的主要精力和主要财力应当集中到满足公共需求,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上。“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体现了这个要求,首次划定了政府公共服务领域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促进就业、减少贫困、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以及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国防等”,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将更多的财力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是搞好两个服务。一是政府要为经济主体公平竞争创造环境,搞好服务。市场经济要公平竞争,竞争出效益,同时政府要更加注重公平。通过税收和财政转移制度,调节贫富之间的差距。二是为老百姓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老百姓的生存发展,要解决吃饭问题,要改善生活问题,要解决环境问题,要注意社会保障问题等等。三是创新三个理念。一个理念是企业和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与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投资的主体不是政府,应是企业和老百姓。第二个理念是“非禁即入”的理念。凡是法律不禁止的老百姓和企业都是可以进入的,这就为自主创新扩大了空间。第三个理念就是政府只能干法律规定的事情,即“依法行政”,凡是法律不规定的事情,政府就不能干。这样政府的行为受到了法律的约束,不能有随意性。另外,政务公开,可以大大减少腐败。

首页
相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