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战略中的企业与政府的角色
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此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也要求,完善“走出去”管理体制。
——2005年8月1日高尚全在人民日报理论部召开的“中国企业应如何走出去”的研讨会上的发言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此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也要求,完善“走出去”管理体制。
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企业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角;另一方面是政府,政府提出走出去战略,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必要的扶持和服务。
对走出去的企业来说,竞争对手不仅有本土企业,还有已经进入市场的跨国公司。与竞争对手相比,新进入的企业在信息、渠道、社会认同度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一切需要从头开始。因此,走出去对企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企业在走出去之前需要谨慎。根据走出去的企业的成功经验,走出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走出去必须增强核心竞争力。十六大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要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的品牌。中兴通讯把自主创新放在首位,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经过十年努力,中兴通讯海外市场的份额已经占销售总数的40%,并入选美国《商业周刊》2005年度全球信息技术公司百强排行榜。
二是走出去必须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必须有效控制风险,而不是一哄而起,盲目扩张。大规模的兼并风险很大,必须慎重决策。所以,是否“走出去”、何时“走出去”取决于企业的自身条件和发展需要,如果不具备条件,没有做好准备的话,宁可先不出去。还有些企业以为,要走出去,就先要在国外设个办事处或代表处,这种作法已被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因为设机构是要有成本的,要租办公室、租住房,还要有懂外语、懂业务的专门人才,一年下来,怎么也要10万美元以上。在当前通讯如此发达,交通如此便利,市场没有看准,业务还没有启动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设一个自己的机构,每年花不少冤枉钱。
三是走出去要选择好对象。如中兴通讯公司走出去,首先选择从非洲入手。他们借鉴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通过考察非洲发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通信水平还达不到我国八十年代的水平,在通信基础建设和传统技术设备上有巨大的市场,中兴公司把握住这个机会,利用自己的价格优势和技术,首先在非洲市场上取得了成功,打开了国际市场。然后,逐步扩大到印度、巴基斯坦、巴西、印尼等国家,现在第三世界占了中兴公司的大部分海外市场份额。
四是走出去必须培育一支与国际化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中兴通讯建立了一套国际化人才培育机制。在国际市场上开拓业务,必须要与当地市场沟通,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所以人才本地化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中兴通讯在2.5万名员工中,海外市场员工占10%,海外市场中本地员工占了一半以上。
五是走出去必须适应全球化管理,搞好优质的市场服务。作为一个国际化公司,不仅是把你的产品卖到国外,更重要的是你的服务要跟上,竞争能力重要的是体现在你的服务能力。中兴通讯建立了基于国际互联网的远程登录系统。一个地区的工程出了问题,不必从总部派人赶赴现场,而是通过这个系统,可以调动全球的力量解决问题。
对政府来说,政府要按照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提供服务的原则,加快建立为企业走出去的管理服务体系。
一、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由审批管理为主转向提供服务为主。弱化政府在企业走出去的行政审批职能,简化审批程序,从以前的投资审批和管制为主逐步过渡到投资保护、投资指导、投资监管及提供服务为主。
二、利用政府优势,提供公共信息。企业走出去要面临一个全新的市场,要搜集投资环境、国别政策、法律法规、优惠政策等信息。对当地信息的搜集要花费较高的成本,并且有些信息企业难以获得。每家企业都要进行一番考察也是资源的浪费。在这方面,政府应利用自身优势和外交渠道,完善对外经济合作业务信息系统,建立业务信息库并搭建信息交流交换平台,向企业提供信息,实现较大范围的国内外投资促进方面的资源共享,减少企业盲目投资。
三、为本国企业在国外经营活动创造较好的国际环境。积极参与国际多边投资框架谈判和区域经济合作,深入研究不同区域经济组织特点,加强双边经贸合作框架下对外经济合作的磋商机制,积极与有关国家签订经济合作方面的政府间双边协定。通过加强多双边交流和磋商,依靠外交手段促进并保护境外投资,减少和排除企业合作中的壁垒,为企业之间的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便利。
四、加强境外的国有资产的监管。走出去没有监管不行。把国有资产搬到国外去,有的甚至形成夫妻店,赚钱的自己留下来,亏损的由国家来承担。所以对走出去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加强监管非常必要。要建立并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要在这种情况下扩大自主权。如果这种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就扩大自主权,国家承担的风险就更大。